七八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京城寻宝记 > 第118章 风雨歪脖树

第118章 风雨歪脖树(1 / 1)

自从从京都归来之后,我们三个人便马不停蹄地赶到了聚宝斋的后院。在那里,我们支起了一张破旧的桌子,然后小心翼翼地将从南禅寺带回来的那幅军事布防图的照片平铺在桌面上,准备仔细研究一番。 老张嘴里叼着一根烟卷,烟雾缭绕中,他眯起眼睛,全神贯注地盯着图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标记,仿佛要透过这些标记看穿背后隐藏的秘密。老邻居则手持一个放大镜,一寸一寸地仔细检查着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而我呢,则呆呆地盯着图角那个熟悉的“德”字符号,脑海中不断闪现出与之相关的种种记忆和猜测。这个小小的符号究竟代表着什么呢?它与这幅军事布防图又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你们看这里,"老邻居突然指着图上景山的位置,"这个标记和德王府密库的一模一样。" 老张凑过去:"这不就是崇祯爷上吊的那棵歪脖树附近吗?" 我心头一震:"难道......" 第二天凌晨四点,天还没亮,我们三个就摸到了景山公园东门。老张的战友王班长早就等在墙角,一见我们就压低声音说:"就给你们一小时,五点半巡逻的就要换班了!" 我们跟着他溜进公园,直奔那棵着名的歪脖树——其实早就不是原树了,真正的老槐树在特殊时期被砍了,现在这棵是后来补种的。 "图上的标记就在这底下,"老邻居指着树根附近的一块石板,"但咱们总不能在这儿挖吧?" 王班长突然从背包里掏出个金属探测器:"用这个!" 探测器刚靠近石板就发出刺耳的"滴滴"声。老张二话不说,掏出随身带的小铲子就开始撬石板。石板一掀开,下面露出个生锈的铁环! "我靠!"老张一把抓住铁环往上提,竟拽出个巴掌大的铜匣子! 铜匣上刻着"大明崇祯十七年",还挂着一把精致的小铜锁。老邻居从兜里掏出根铁丝,三下五除二就把锁捅开了。 匣子里是张对折的羊皮纸,已经发黄变脆。我们小心翼翼地展开—— "这......"老张的声音都变了调。 纸上画着张精细的地图,标注着从山海关到南京的路线,沿途密密麻麻全是红点。最上方一行朱笔小字:"若京师不守,依此南迁,图中标记皆为密库,藏银两、兵甲、粮草,可支三年。" "崇祯皇帝的南逃计划!"老邻居的手抖得像筛糠,"他早就准备好了退路!" 王班长突然按住耳机:"有人来了!快收起来!" 我们刚把东西藏好,一束手电光就照了过来:"干什么的!"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我们怀揣着期待和好奇,早早地来到了故宫。经过一番周折,我们终于通过老邻居在故宫的关系,得到了查阅崇祯年间档案的许可。 走进那座古老而庄重的宫殿,仿佛穿越回了历史的长河。空气中弥漫着岁月的气息,让人不禁心生敬畏。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穿过一条又一条的走廊,最终来到了存放档案的库房。 库房里的樟木箱整齐地排列着,每一个箱子都承载着一段被遗忘的历史。我们小心翼翼地打开最里间的樟木箱,里面的纸张已经微微泛黄,但依然保存完好。 在众多的档案中,我们一眼就看到了那本《崇祯起居注》。它静静地躺在箱子的角落里,仿佛在等待着我们的发现。当我们轻轻翻开书页时,一股陈旧的墨香扑面而来。 然而,就在我们仔细阅读的时候,却发现其中有一页被撕掉了。那页纸的边缘参差不齐,显然是被人硬生生地扯下来的。我们不禁感到一阵惋惜,这缺失的一页可能隐藏着重要的历史信息。 不过,幸运的是,下一页还留着淡淡的墨迹。虽然字迹有些模糊,但仔细辨认还是能够看清上面的内容。我们如获至宝,连忙凑近仔细研究起来,希望能从这残留的墨迹中找到一些线索,揭开那段被尘封的历史谜团。 老邻居用拓印纸轻轻一按,显出一段文字:"三月十八日夜,命太监王承恩将密匣藏于煤山,谕德王世子......"后面的字看不清了。 "德王世子?"我猛地想起朱老,"难道......" 我们立刻给朱老打电话。听到我们的发现,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最后只说了一句:"我明天到北京。" 朱老来的时候,带了本破旧的族谱。翻开其中一页,记载着:"崇祯十七年三月,世子携密旨出京,藏于......" "藏于哪儿?"老张急得直搓手。 朱老指着残缺的页面:"祖上口传,藏在德王府密库最深处。" 我们三个面面相觑——五峰山的密库我们早就翻遍了,哪还有什么"最深处"? "不对,"老邻居突然站起来,"我们只打开了第一道门!" 三天后,我们跟着朱老再赴五峰山。这次有他带路,我们直接找到了密库深处的第二道石门——之前竟然没发现!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石门上的锁孔形状奇特,朱老从怀里掏出那方"大明监国之宝"的玉玺,往凹槽里一按—— "轰隆隆......"石门缓缓开启。 密室里空空如也,只有正中央的石台上放着一个鎏金铜匣。朱老颤抖着打开匣子,取出一卷黄绢。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朱老念着念着,突然老泪纵横,"这是......崇祯皇帝的退位诏书!" 我们惊呆了。历史上崇祯明明自缢殉国,哪来的退位诏书? 朱老继续读道:"朕德薄能鲜,致寇内讧......特传位于德王世子,望延明祚......"落款是"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 "他本来打算让德王一脉延续明朝,"老邻居恍然大悟,"但诏书没能送出去!" 回到北京后,我们把这些发现报告给了国家文物局。专家们经过鉴定,确认这些都是真品。但最惊人的是,那幅军事图上的红点—— 我们按图索骥,在南京、杭州、福州等地陆续发现了七个密库,里面藏着的银两、兵器、古籍,保存之完好令人咋舌。 "崇祯皇帝不是没准备,"老邻居在聚宝斋的茶桌上感叹,"他只是......没来得及。" 老张灌了口二锅头:"要我说,这皇帝当得真憋屈!" 朱老临走前,送给我们一块玉佩,上面刻着"德"字:"你们找回来的不只是文物,更是一段被歪曲的历史。" 文物局给我们颁发了"特殊贡献奖",聚宝斋的生意更红火了。但我们现在收东西,不再只盯着价钱。 "下次去哪儿?"老张一边擦柜台一边问。 老邻居翻着刚收到的信:"洛阳有个老宅子要拆,据说地下有东西......" 我望向窗外,阳光正好。三百多年前的秘密已经揭开,但还有更多历史等着我们去发现。喜欢京城寻宝记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京城寻宝记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无敌归来,未婚妻却流落风尘 食百获一:我的僵尸技能太bug了 人在古代学医,永夜末日来了! 盛夏偏轨 重生2008:鉴宝赌石女王 四合院:啃老易中海,享飞扬人生 全球刷怪 非宠不可:傲娇医妻别反抗 快穿:路人甲还要卷吗 王爷和离吧,王妃修仙你配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