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平也吓得不轻,“娘说得有道理!你这个臭婆娘,差点害了孩子们的前途!往后你少说点话!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王凤英可怜巴巴的,“我没想到后果这么严重啊!我要知道这么严重,说什么我也不贪这个便宜啊!嗳!幸亏娘拉住了我,还算没酿成大错!娘就是咱家的定海神针,有娘在,咱们才不会犯错。”
突如其来的彩虹屁,让秦老太也不好再骂人。
白了她一眼,“你可拉倒吧你!平时少跟我顶几句嘴,我老太婆就谢天谢地了!”
一家人就和好了。
开开心心啃完馒头,王凤英又道,“不过这衙门也是的,人家好好的船,干嘛拦下来,我看船上哪哪儿都好好的呀。非要盘查,逼得船家都跳船跑路了。我看啊,指定是衙门想找由头捞油水,老百姓的日子,可真不好过啊!”
王凤英泛滥的同情心,很快就被啪啪啪狠狠打脸了。
当天下午,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天降大雨,其他船都还好,有漏水的,补一补都抢下来了,唯有她们乘坐的那一艘,抢都来不及,直接被风刮倒了桅杆,桅杆倒下来,又把原本就发朽发脆的甲板砸了个大洞。
江水涌,雨水灌,整张船很快散架,沉的沉,漂的漂,不到一碗茶的功夫,就连渣渣都不剩了。
消息传回来,王凤英吓得两腿直抖,“妈呀!幸亏衙门给咱拦下来,要不今天咱一家子岂不都得在江里送了命?”
其他人也吓得瑟瑟发抖,秦老太不忘揶揄王凤英,“你不说衙门是为了捞油水吗?”
王凤英啪啪拍了自己两巴掌,“我乱说的!衙门就是我的再生爹娘!等到了京城,我得买两炷香点起来,让菩萨多多保佑池州府衙门。”
邱柏泽写信把情况跟秦慕修细细说了一遍,读到信的赵锦儿,虽然松口气,但还是紧张得满头都是细汗。
双手合十对着空中连连道谢,“多谢老天爷保佑!”
到底还是心有余悸,“幸亏邱柏泽赶到得及时,若稍稍晚一些,或者当地衙门没查到他们这艘船,后果我简直不敢想象。”
一家人劫后余生,秦慕修的心也是紧得松不下来,但他当然不会在赵锦儿面前表现出来,“老秦家自打娶了你,事事逢凶化吉,不会有那种可能。”
转眼,距离封大太太生产就过去了一个月,这日封府大办特办满月宴,自不会忘了赵锦儿这位劳苦功高的接生婆,郑重其事地给夫妻俩发了请柬来。
赵锦儿就跟秦慕修商量,“我给孩子送点什么满月礼呢?封家又有钱又有势,我简直想不出来他们缺啥。”
秦慕修笑道,“你就跟轩哥儿似的,送点小儿常用的药丸。他们家权势再大钱财再多,终究是吃五谷杂粮的人,也怕孩子闹病。”
赵锦儿觉得相公说得有理,正好最近筹备开药庐的事儿,新配了好几个适合京城气候水土的小儿方,想来大太太不会嫌弃,就配了些糖丸去。
收到礼的封大太太感激得不行,“太好了,小哥儿这几日闹腹泻,正缺你这些东西呢!佩云一直说请你来看看,我想着你最近搬家忙碌,不好事事都打搅你,就没让她去。”
第577章 相公出主意
赵锦儿笑道,“这有什么打搅的,我就是干这个的呀。你们哪天都不找我了,我就没饭吃了。”
逗得一屋子人都哈哈直笑。
封佩云笑着问,“你最近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忙什么呢?”
赵锦儿把自己想开个药庐的事儿告诉了她,“最近都在研制药方呢,等选好铺子,就准备操办起来了。”
几位太太听了,都拍手道好,“这是好事呀!每年秋冬季节,京城不知多少小孩子伤风感冒,小儿科人满为患,孩子受罪,大夫还不够用,你要是能做出一些现成的药丸,不知方便多少人。”
赵锦儿也这么觉得,毕竟,她的药丸,是受过市场检验的,在泉州都能卖得那么好,在京城更不愁销路。
老太太喜欢赵锦儿,也觉得这事儿靠谱,便道,“你对铺子有什么要求?”
赵锦儿听着老太太这话,像是要帮忙,便细细道,“我是这么打算的,铺子所处位置只要好找,不必那么繁华,毕竟我是打算做口碑的,最后是门脸连着后院,前头可以坐诊、售卖药丸,后面用来炮制药品。”
二太太笑道,“锦丫头,你可真有命啊!知道我们老太太在京城的老封君圈子里,外号叫什么吗?”
赵锦儿哪里知道,“叫什么?”
“铺王!她老人家手里的铺子,没有五十间,也有三十间,你想要什么样的铺子,准都能在她这里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