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1 / 2)

李牧耐心道,“枝儿,不要这样说,人之初性本善,他们也不想变成这样的,还不是因为家贫、没有人管教,才会这样没有教养的吗?就好比说方才那孩子,你瞧瞧他,虽然顽劣,但是挨人抓了,吃了那么大的亏,也不肯透露出自家的住址,说明他不想拖累家人,一个为家人考虑的人,是不会太坏的。”

没人教养?

李南枝灵机一动,“爹爹您闲着也是闲着,要不您就在咱们巷子口,得空了就给这些游手好闲的孩子们讲讲三字经,一来教他们认几个字,不至于当睁眼瞎,二来,他们有了事做,就不会这么总惹事儿了。”

李牧之所以这么消沉,何尝不也是闲的?

人一闲,就喜欢胡思乱想,找点事给他做,他每天有个盼头,自然也就不会总是东想西想从前的事了。

不料,李牧因为从前书院的事,心理早就有了阴影,连连摆手道,“罢了,罢了,我如今被皇上定罪,说起来是德行有亏的人,哪里能教人什么?”

李南枝一听这话,心疼得不行。

“爹爹品行高洁,怎么会德行有亏!您明明是诬陷的!您都说了,这些孩子,若是没人管教教导,成了废材不说,迟早还要捅大篓子,您一身的学问,又好为人师,难道不该救救这些孩子吗?”

李牧闻言,一时怔愣,竟不知该如何反驳了。

父女俩无话。

到了晚间,父女俩都躺下了,屋外却传来敲门声。

“谁啊?”

李南枝披上衣服,趿着鞋打开门一看,却是一对眼生的中年男女。

两人都风尘仆仆、衣衫破烂的,一脸疲惫样。

李南枝有些害怕,“你们找谁?”

两人却是扑通一声跪下,“多谢姑娘和先生救了我家狗蛋!”

第795章 三字经

“狗蛋?”李南枝一头雾水。

定睛一看,两人身后竟还有小小的身影,不就是白日里被爹爹救下的毛小子吗?

原来这对男女是他的父母,是码头的扛包工人,干到半夜才到家,累得个半死了。

却看到儿子满身是伤。

当母亲的心疼孩子,就追问怎么了。

孩子这才告诉家人实情。

夫妻俩一听那些壮汉说不定还会去找李家的麻烦,就赶过来了,虽然他们也赔不起十两银子,但是总不能让人家惨遭横祸。

李南枝见状,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喊道,“爹,爹!”

李牧也披了衣服来了,得知两人是那顽童的父母,只叹了口气,“这孩子本性不坏,回去后,你们别打他,有什么话好好说。”

叫狗蛋的孩子,白日里差点被人剁了手指,也没掉一滴眼泪,听到这话,却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妇人骂道,“闯了这么大祸,你还哭起来了!”

男人也扬起手,“赶紧跪下来跟李先生磕头,要不老子削你!”

那孩子止住哭声,心甘情愿走到李牧跟前,恭恭敬敬磕了个头。

“回吧,回吧,那老爷没有派人来找麻烦,想来人家也不是在乎这一块砖,实在是叫熊孩子气到了,你们啊,以后可要好生管教着孩子。”

说罢,拉了李南枝就把门关上了。

李南枝吐吐舌,“没想到,这家人,倒是还不错。”

李牧笑道,“你爹干什么的?见过的学生,比你吃的大米粒儿还多,还能看走眼不成?”

李南枝趁机道,“您说的没错,每个孩子都是璞玉,要的就是那雕刻他们的人,没人雕刻,就一直埋没在泥土里,您何不考虑考虑我白日里说的话?”

李牧又顿了顿,终究是没有回话,闷闷地进了屋。

想了一夜,第二日一早,李牧对李南枝道,“要不就这么办。”

李南枝一时没反应过来,“哈?啥?”

“就按照你说的办,巷口有一面青砖墙,拿湿布就能在上头写字,我也不费什么,给咱们周围几个巷儿里的毛孩子们讲讲三字经。”

李南枝高兴得差点跳起来,“您答应了?!”

赵锦儿正好提着药箱进来,见父女二人面泛红光,笑问,“答应什么了?”

李南枝就把李牧准备给孩子们上课的事告诉了赵锦儿。

赵锦儿一听,也觉得此事是好事。

一来是行善,二来对李牧的情绪恢复,的确有很大的帮助。

“甚好,甚好,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跟我说一声儿就是。”

反正也不图什么,做完针灸,李牧就提着个小马扎,拎了一桶水,带着一块抹布,到了巷子口。

他也不管有没有人听,自顾自在墙上开始一边写一边念。

最新小说: 她的琴师[女尊] 听到乖巧妻子心声后 戏缠郎 你为什么知道剧情 绿皮橘 总感觉自己穿错了书:我是路人丫 死遁后狗男人们都疯了[快穿] 重生后在男团当ACE 大院美人替继妹出嫁后 快穿:恶毒女配抢走了金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