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鹏好不容易才笑完了,他端起酒杯喝了口酒后道:“诺乌夫,尽管你为这里做了很多,但是我并没有觉得你是一个多值得尊敬的人,反而觉得你们很傻,不过看看你们俩的年龄,我又觉得可以理解。”
“什么意思?你这是说我们老了么?”诺乌夫不悦道。
萧鹏摇头:“不不不,你误解了我的意思,你们既然知道我的身份那也肯定调查过我。你们会发现我身边的朋友不少都是老头子,威廉国王啊、文森特-麦克曼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海因切-哈恩及内马尼亚-斯特罗曼啦、德国的阿尔布雷特-海德格尔、下萨克森州州长史蒂芬-韦尔等等等等……就这么说吧,可能我的朋友里没有几个年龄比我小的,所以我刚才那句话并不是嫌弃你们老了。你们只是犯了一个上岁数的俄罗斯人都会犯的错误。”
听了萧鹏的话诺乌夫和乌斯马诺夫对视一眼控制了一下自己的火气。听听人家的朋友圈,真的动了他的话结果真的很严重。
萧鹏对两人道:“你们看这些书学着搞脱贫?二战之后世界上十亿人口脱贫,其中有七亿在我们一个国家,你们搞脱贫不找我们学去看这些破书?还尼玛诺尔贝经济学奖呢,你看看他的书里提到我的祖国了么?跟着他们学脱贫?你们都疯了吧!”
“我为什么说看你们的年龄又觉得可以理解了?原因也很简单。根据我在俄罗斯这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很多上了岁数的俄罗斯人对我的国家都是极其轻视的。这事情我也能理解,毕竟你们在你们眼里我们国家就是那个就知道要援助求帮忙的弱国,到了俄罗斯时期又让假货坑了一段时间……”萧鹏拿出烟:“介意吗?”
“当然不。”诺乌夫拿出烟灰缸放在萧鹏面前。
萧鹏把烟递给他们:“你们抽么?”
两人一起摇头:“我们都戒了。”
萧鹏点上一根烟看了看两人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到了俄罗斯这里还是感慨颇多的。
现在经过苏联时期的老俄罗斯人是有理由轻视大夏的:当年就前苏联援助了156个项目奠定了现在国家的工业基础。而苏联解体俄罗斯刚成立的那会儿不少大夏的劣质轻工产品进入了这里,什么穿几天掉帮的拖鞋,轻轻一扯就碎的衣服……反正那段时间俄罗斯人被假货坑的不要不要的,事情过去二十多年,到现在很多俄罗斯人提起大夏产品的第一反应还是‘劣质’。
这也算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萧鹏道:“你们刚才提到了阿比吉特-班吉纳的《贫穷的本质》,这本书我也看过,看完后第一反应就是:这玩意怎么能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整本书看起来采用了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例子,所有的理论看起来是头头是道,但是唯独不提大夏。脱贫不提大夏能叫脱贫?全世界70%的脱贫人口都是我们国家贡献的!如果阿比吉特-班吉纳的理论真的能对脱贫有贡献,那印度是现在这样么?”
“如果单看印度的经济,这几年发展增速确实很快,但是他们的经济增长并没有转化为为民众改善生活,全球大概三分之一的新生儿死亡案例发生在印度,印度人营养不良的比例比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都高!你看他们的著作想要学者搞脱贫?你们觉得可能么?全世界唯一一个三十多年经济年年增长全民脱贫的国家你们不去学却去学这些人?这些国家自己的脱贫工作都没做好,你们跟他们学不是学到井里去了?你们觉得自己过国家的脱贫工作不好?那就多该出去看看!起码你们街头没有那么多流浪街头的流浪汉——额,话说没有也就对了,有的话那基本也就冻死了。反正我把话放在这里,关于‘脱贫’这一方面,我们大夏不是针对谁——而是这个星球上所有国家都是垃圾!我们那么大一个国家能做好脱贫工作,你们学到点儿皮毛还搞不好一个城市?”
看着两人看自己的眼神写着‘不相信’三个字。萧鹏道:“你不知道我们国家全民脱贫是一项多伟大的事情。我就这么告诉你们吧,就在一百多年前的民国时期,我们国家人口的平均年龄你们知道是多少么?三十五岁!你们想象中的那些惨不忍睹的人间惨剧我们都经历过!毒品遍地、逼良为c、卖儿鬻女军阀混战土匪横行疮痍满目民不聊生饿殍遍野!瞧瞧,前面那几样跟你们现在的情况是不是很像?我们国家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穷的一清二白的烂摊子上建立起来的。”
诺乌夫和乌斯马诺夫听后一起点了点头,突然问道:“那你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乌斯马诺夫这时候也道:“我八年前刚到这里的时候这里也是这个样子,甚至比你说的还要过分,诺乌夫当时找到我和我谈了很久,然后我们就把这里的发展基调定位在内务部掌控下的打擦边球发展,今后如果出现问题我们也会承担责任。至于我们做法如何,还是交给历史来评判吧。”
萧鹏是彻底无奈了:“你们还一副正义凌然的样子?还交给历史评判?我现在都能想到今后历史上会怎么评价你们:两个饮鸩止渴的傻子!正所谓‘办法不对努力白费’,你们现在的做法看起来提高了这里的经济增加了人口和民生,但是你们就不想一下,你们的所作所为会有什么后果?只要你们这里的事情‘暴雷’,结果就是你们这里会被迅速打回原形!你们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的!”
“可是我们没有办法啊!”乌斯马诺夫提高了音量道:“你没有看到我刚来这里时候这里的样子,这里的人太苦了!跟那时候比起来现在的沃尔库塔已经像天堂了!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诺乌夫却拦住了乌斯马诺夫看向萧鹏:“萧先生,我们的办法确实有问题,你不是说你们大夏的脱贫工作能吊打全世界么?我现在想听听你的高见!”
第1781章钱给他们就拿去打麻将了
萧鹏看着两人弹了下烟灰:“你们这是打算考我啊……嗯,我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根本比不上那些国家领导有眼光,我只能跟你们讲讲用我一个普通国民的看法,这样可以么?”
“当然。求之不得。”诺乌夫道。
萧鹏听后思考了一下道:“我去过非洲、去过欧洲、去过北美,我发现这三个地方的脱贫模式大概有三种:等救援模式、英美模式和德国模式。”
诺乌夫道:“愿闻其详。”
萧鹏解释道:“非洲那边最常见的脱贫模式就是所谓的‘等救援模式’。你去非洲那些第三世界国家就会发现那里遍地是ngo,也就是那些所谓的‘非政府组织’,嘴上都是慈善做的都是生意,很多ngo组织都是当地的商业巨头。我给你们讲个简单的例子吧,我在尼日利亚的时候见过一个法国商人为主的ngo组织,叫做‘尼日利亚乡村促进委员会’,缩写可以叫做nbac,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ngo,说他们有十二万雇员,给超过十个国家的乡村提供服务,反正别的地方我不知道,在尼日利亚他们有自己的办事处、学校、银行,接受了欧盟、澳大利亚、联合国的捐款,号称尼日利亚乡村的‘第二政府’,在那边给农民搞小额金融贷款服务,嘴上说是可以解决当地穷人的贫困问题改善他们的生活,可是这就像信用卡一样!那些接受他们金融服务的尼日利亚人只是变得越来越穷——而在非洲大地上类似他们这样的ngo没有十万也有八万!都说自己的存在改善了当地人的生活,结果呢?如此多的ngo在那些贫困国家拿到了无数捐款,看上去是在救援地区花费了无数的金钱,可是整个非洲没有一个ngo能拿得出一个卫生条件良好、饮用水达标、食物能保障百姓营养良好还有公共医疗体系的模范社区!算了,我干脆就这么说吧,这个星球上所有大陆上,只要是有ngo去负责脱贫工作的地方,就拿不出任何一个这样的社区!反而是这些ngo的管理者回国的时候都能赚到他们做其他工作根本无法获得的财富!”
“为什么会这样?”诺乌夫问道。
萧鹏回答:“很简单,那些贫穷国家基本上制度都有问题,同样的招商引资,在那些国家大量的投资都会被垄断在极少数的权贵手里,这怎么扶贫脱困?”
乌斯马诺夫听到这里点了点头:“这事情我深有感触,触碰到权贵利益的后果是很可怕的,要不然我也不会到这里。”
萧鹏打了个响指:“你不管那些nog名气多大,口号听起来多么高大上,他们做的事情基本可以理解为当年大航海时代东印度公司在现在这个社会的翻版而已。我们国家吃过这样的亏,自然不会再这么做。”
诺乌夫不解问道:“你们也吃过这样大的亏?”
萧鹏点头:“清朝民国时期大量的传教士进入大夏,额。其实在什么拉美、非洲他们也是这么做的,那些传教士嘴上说的都是给未开化的人带去信仰,可是他们回国的时候没有空手而归的,带回去的都是大量的财富,说是信徒的捐赠可是这不是掠夺财富的手段么?ngo也是如此,嘴上主义实则生意。就像我说的那个nbac,看上去搞一个小额金融贷款是为了当地穷人服务,可是他们同时赚三面的钱:各个方面的捐款,当地政府的政策补贴以及贷款者自己的利率。最后倒霉的还是穷人,对扶贫脱困没有任何帮助。”
诺乌夫消化了一下萧鹏的话道:“那英美模式么?”
萧鹏听后却笑了起来,他把烟熄灭后道:“那更是一个笑话。狄更斯的《雾都孤儿》你们看过么?”
诺乌夫点了点头:“看过。”
萧鹏听后道:“那你们应该记得里面的济贫院吧?”
那本小说的主角奥利弗就是在济贫院长大的,在里面遭受了各种虐待,他就是因为受不了济贫院里的虐待才逃到的伦敦。包括里面的反派邦布尔夫最后的结果就是革去一切职务送到了济贫院度过余生。
这济贫院明明是个帮助穷人的地方,但是在狄更斯的笔下那就是个地狱——事实上他还真没有夸张。
诺乌夫道:“那都是一百五六十年前的事情了。现在早就没有济贫院了。”
萧鹏摇了摇头:“确实没有济贫院了,但是他们的扶贫政策到现在基本还是没有改变。还是延续当年的路子。你看那些国家就和你们一样,他们不是不想帮助贫困人群,甚至他们对解决贫困问题的探索时间更久,瞧,英国差不多二百年前就出现了济贫院这样的帮助穷人的群体,可是结果呢?要不然把贫穷归咎为懒惰,要不然就是只会掏钱最后南辕北辙。就像德国去年洪灾的时候给受灾民众每人发了五千欧元,这事儿让我们国内一些人好一个酸,当时我们国家河南也受灾了,天天有人阴阳怪气的嘲讽‘国内不发钱’,重建家园不要钱?灾民安置不要钱?财产损失补贴不要钱?我们国家把力量都放在这方面,各市县的乡村振兴部门第一时间排查因洪灾返贫的情况,如果有第一时间精准扶贫兑点帮扶,这是我们国家扶贫工作的工作模式,出现问题应对问题,永远比那些眼里只有钱的键盘侠们要长远。我就这么说吧,就算给他们发了钱说不定他们第一时间拿去打麻将挥霍干净等到钱都没了再哭诉钱不够用想要更多的钱——别驳斥我,这就是人性。英美模式现在的扶贫策略出问题最能体现这一点。”
“嗯?为什么这么说?”诺乌夫听后一头雾水。
萧鹏给出了答案:“因为他们的扶贫模式是帮助富人而不是帮助穷人。他们解决穷人贫穷的办法是给富人们发钱。”
乌斯马诺夫听了萧鹏的话半晌合不拢嘴,最后才不震惊道:“萧先生,你在开玩笑么?”
诺乌夫听了萧鹏的话倒是明白了过来了萧鹏的意思:“萧先生,我想我明白你为什么说他们的扶贫政策还是‘济贫院’模式了!”
第1782章先救有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