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基因暗码:血色螺旋 > 第60章 火种余烬与意识边疆的终章

第60章 火种余烬与意识边疆的终章(1 / 1)

南极洲,毛德皇后地边缘。 寒风卷起万年冰晶,抽打在“冰镐”基地的穹顶之上,发出呜咽般的嘶鸣。基地深处,陈刚站在巨大的观察窗前,脚下是沉睡的冰盖,头顶是永恒旋转的极地星空。屏幕上,“方舟”那死寂的轮廓如同悬于人类头顶的冰冷墓碑。而在脚下的冰层深处,张伯伦最后的“火种”——那具被基因密钥锁死的“茧中人”胚胎——刚刚在炽热的地核熔流中化为离子尘埃。物理的威胁被终结,但意识的战场,硝烟远未散尽。 核心战场:审判“火种”与界定“存在” 特别国际法庭的最终裁决: 经过数月激烈的法庭辩论、伦理听证及闭门审议,“茧中人”胚胎处置特别国际法庭做出历史性判决: 一致认定“茧中人”胚胎为“光痕”组织及“熵减协会”实施反人类罪的核心犯罪工具及产物。 以人类集体安全为最高准则,驳回“无限期研究”及“引导新生”方案。 裁定:在严格监督下,对胚胎实施物理性彻底销毁(已执行),销毁过程所有数据封存于联合国监管的最高机密数据库,仅可用于反神经犯罪及生物安全研究。 判决依据的核心突破: “工具性存在”的法理定义: 法庭首次在判决书中明确界定——“当一种生物造物从其设计本源即被剥夺意识产生的自然生理基础与可能性,其存在唯一目的即为承载或服务于外部意志的植入与控制时,该造物不具备‘潜在人格’或‘意识主体’资格,应被视为高度危险的犯罪工具。” 这为未来类似案件的处置设立了先例。 “安全阈值”原则: 判定任何对该胚胎的“研究”或“引导”,其不可控风险远超潜在科学价值。在现有科技无法确保其绝对无害化(如彻底移除其万能容器特性)前,预防性消除是唯一符合人类整体利益的选择。 “意识权”入宪的曙光: 法庭判决的余波直接推动了《人类神经权利与数字意识保护国际宪章》的最终定稿与签署。核心条款得到强化: 意识自主权(第1条): 明确扩展至“潜在意识发展可能性”(保护胎儿、深度昏迷者等),并禁止任何形式的非自愿意识读取、写入、修改、删除、转移或封存。 神经数据主权(第3条): 神经数据被定义为“意识的外延”,个人享有绝对所有权及删除权。任何采集需明确、自愿、知情同意,并设定严格保存期限与销毁机制。 “工具性意识”禁令(第7条): 直接援引法庭判决,禁止一切以制造“无意识载体”或“可编程意识容器”为目的的生物及神经科技研究与应用。 这份凝聚着血泪教训的宪章,首次在全球法律框架内,为“意识”划定了不可侵犯的疆界。 战场二:清算“余烬”与归零的权杖 “渡鸦”的终局: 持续数月的全球“化学光痕”天网追踪与“权杖”信标诱捕行动取得决定性战果。“渡鸦”在试图通过东南亚某加密节点转移PTIF基金最后的核心加密资产时,其独特的生物信号(混合了高浓度“净心剂”代谢物与应激激素特征)被边境口岸的生物传感阵列精准捕捉。 闪电抓捕: 当地警方在国际检察组远程指导下,在其藏身的游艇上实施突袭。被捕时,“渡鸦”正试图将一枚储存着“熵减协会”全球剩余成员名单及资金密码的神经植入芯片,植入自己的颈动脉——芯片内预设了生物降解毒素,一旦检测到抓捕信号将瞬间释放! 芯片的“沉默证言”: 在严密医疗监控下,芯片被安全取出并解密。其内部存储的名单,成为全球范围内清洗“熵减协会”残余网络的终极名单。而芯片自毁程序的代码特征,与前期入侵基地网络、试图销毁普罗米修斯数据的病毒同源,彻底坐实其技术核心地位。 “撕裂者”的审判与神经证物库: 十二名意识撕裂的“熵减协会”高层接受审判。法庭引入创新程序: “神经代理人”制度: 因其无法有效参与诉讼,法庭指定由独立神经伦理学家、医学专家及受害者代表组成的“神经代理人”团队,基于其医疗评估报告及前期提取的神经记忆碎片,代为行使部分诉讼权利并保障其基本人格尊严。 “残留记忆”作为量刑参考: 法庭谨慎采纳了从其海马体中提取的、与具体罪行直接相关的神经记忆编码作为辅助证据(非唯一定罪依据),结合其犯罪组织核心地位及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均被判处终身监禁于最高安全级别神经医疗监狱。 建立全球神经犯罪证物库: 所有从“撕裂者”、缴获设备及“茧中人”销毁过程中获取的神经数据、生物接口协议、意识干扰技术样本等,经严格匿名化和无害化处理后,封存于INERI管理的全球神经犯罪证物库。目标:为未来神经犯罪调查、技术风险预警及法律完善提供研究基础。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战场三:归途的星火与新的坐标 李晴:意识边疆的守望者: 李晴的康复取得里程碑进展。在“星火图谱”神经镜像疗法和洪学友“血印”声波锚定的持续作用下,她已能进行流畅对话和基础工作。神经评估显示,其意识损伤区域被新的神经通路部分代偿,虽无法恢复如初,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抗神经干扰韧性”。 新的使命: 陈刚将一枚特制的徽章放在李晴手中——国际神经犯罪调查局(INCIB)首席顾问。她的战场,从对抗具体的敌人,转向更宏大的领域:基于自身经历和证物库数据,主导制定《神经犯罪现场勘查与电子神经证据取证标准》;培训新一代具备神经科技素养的检察官;并作为“意识权”宪章的首批国际宣讲者。 最后的碎片: 在一次深度冥想回溯中,李晴清晰地“看”清了记忆中那个深色风衣背影转身的瞬间——其左手无名指上,戴着一枚镶嵌着暗红色宝石的戒指,宝石内部,隐约可见微雕的三线汇聚“光痕”!这枚戒指的样式,与张伯伦那块刻有“光痕”的怀表,出自同一时代、同一工匠流派! 一个跨越百年的“光痕”守护者(或操控者)家族,阴影般浮出水面。 冰盖下的回响: 在“茧中人”胚胎销毁后,对冰下基地进行最终清理的技术组,在熔毁区边缘的冷却管道夹层中,发现了一个未被高温波及的钛合金密封筒。筒内,并非技术蓝图,而是一本以特殊生物防火材料制成的、手工绘制的笔记。 张伯伦的手稿: 笔记扉页,是张伯伦年轻时的签名。内容并非犯罪计划,而是他早年在“凤凰计划”时期,对意识本质、集体无意识深渊的哲学思考与恐惧。其中一页被反复摩挲,上面用颤抖的字迹写着: “…我们打开了意识的潘多拉魔盒,却妄想只取出希望…洪流之下,焉有完卵?真正的‘火种’,或许从来不在技术中,而在那些拒绝被洪流裹挟的、卑微的‘锚点’之中…可惜,我明白得太晚,走得太远…” 这本充满矛盾与忏悔的笔记,成为解读张伯伦扭曲之路的悲剧性注脚,也被INERI永久收藏。 终章:星火不灭,守望不息 陈刚站在“冰镐”基地的出口,极地的寒风扑面而来,清冽刺骨。他回头望去,基地的灯光在无垠的冰原上如同孤独的星辰。身后,李晴正在向INCIB的年轻探员们讲解神经证据提取的要点,她的声音平稳而有力。轨道上,“方舟”的残骸依旧悬浮,但它带来的恐惧,正逐渐被《神经权利宪章》的框架所约束。 对“光痕”和“熵减协会”的全球清算已近尾声,法律的巨轮碾过了最显性的罪恶。然而,戒指上的“光痕”、笔记中的哲思、以及宪章签署国之间暗涌的技术竞争,无不提醒着他:意识的边疆永无绝对的安全区。科技如双刃剑,贪婪与恐惧如影随形。 检察官的剑,从此将常悬于这无形的边疆之上。它的锋芒,不再只为斩落具体的恶魔,更为了守护那由无数平凡“意识锚点”构成的、脆弱而坚韧的星火之网。这守望,没有凯旋,只有永续的警惕与前行。陈刚拉紧衣领,踏入风雪,身影逐渐融入南极洲亘古的苍茫。星火已散入人间,而守望,是文明给予自身最郑重的承诺。喜欢基因暗码:血色螺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基因暗码:血色螺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星际大牧场 重生98,疯狂破案,一等功拿到手软 结婚选我我超乖[电竞] 冠军足球教练:从英乙开始 我的网恋对象是植物人[星际] 不笑浮图 深渊主宰 [足球] 这个裤袜很阳间 基因暗码:血色螺旋 请称我为至高神[星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