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 北原更冷了。 异乡异客,哪怕天空星辰硕大,心中涌起的都是无限孤单和恐惧。 此刻在这一片天地下。 熙国大军吃过饭,虽然不及大人们的大鱼大肉荤素搭配各种煲汤,但是也算是极好了。 每个人都有白馍馍,有时候还能混到一点肉汤。 熙国是一个富裕的国家,但是贫富差距特别大,两极分化很严重。 富裕的人踩着丝绸过日子,穷的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卖身为奴。 士兵们吃饱了,也没有聊天吹牛,干活太累了,要睡觉。 张顺教新兵小六,晚上一定要睡好,和衣睡,万一有事,跑起来快。 而那些新盖的屋子,新运来的金丝碳好好熏了一遍,也算是暖和起来了。 几个文官冬夜泡茶,还要开窗,屋子很热。 开窗赏月倒是雅事。 只可惜心中存着事情,作不出一首好诗。 “申国人太狡猾了,他们的边军是各路抽调的,也已经到边境了,居然迟迟不动,肯定是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是的,我们多待一日,耗费巨大,这么多人吃喝,一直不开战,大家心情也不好。” “王大人放心,真要是开战的时候,您和吴大人直接登船,在船上指挥,肯定万无一失。” 几个官员等级不一,下级严厉的拍着上级的马屁。 他们是文官,没有作战经验。 可是谁让现在熙国都是文官的天下了。 真正作战的将领都不配进他们圈子,都不配进屋喝茶。 桌面上有茶,还有崭新的兵书。 吴大人不说话,看兵书呢。 王大人是下级,认真的吹捧吴大人道:“大人手不释卷,实乃我辈楷模,不过北原不足为虑,我们探子去了,附近都是游散牧民,每日还傻乎乎的到跟前放羊呢。” 吴大人认真看书,并不回应,只是偶尔点点头。 兵书还挺有意思的,什么空城计啊,什么围魏救赵,他脑海里有无数兵马山河的画面,就是觉得北原有点施展不开,何况他此次也不是真为了攻打北原,主要目的还是把前皇上皇后太子弄死。 如果能不打,直接让他们交人更好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最好,所以他们也还是拖着,打战是粗鲁的事情,能利益交换交换最好。 他已经派出人送信了,对方也给了答复,说要考虑一下。 这段时间源源不断的船送来的东西,其实也是交换条件。 哪有什么战争啊,只要利益足够,一切都可以谈。 吴大人拿着兵书,觉得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上位,老皇不应该活着,不利于国家安定。 屋子里新茶滚烫,屋外夜空明媚,细听还有虫鸣,奇怪,冬日居然还有虫。 不过无妨,虫子而已,可能北原的虫子耐寒。 吴大人终于放下兵书,吟诵了一句诗:“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众官员集体高~潮,开始一起称赞吴大人。 文学功底厚,说的好,吴大人回去肯定又要高升。 吴大人嘴角微扬,心情颇好,还是故作严肃道:“不可懈怠,北原虽然是莽夫,但是也不可轻敌,打好这一仗,本官回去定会为你们在白翁面前美言几句,诸位一起高升,岂不快哉。” 屋子里传来了欢快的笑声。 偶有之乎者也。 将士守在外头,听不懂。 寒风,鼻头冻红了,脚也冰冰的,抬头,月亮好大,想家了。 …… 边境。 申国大军。 有一批人是上次来过,想打,没打成。 申国将士在这方面比熙国专业的多,自然也不会来了盖房子什么的。 很规矩。 但是他们快断粮了。 真尼玛奇葩,他们真的断粮了。 冬日,寒冬。 本来就算是朝廷慢吞吞的把军需送来,这也是正常,朝廷哪次不慢啊。 他们大军出发默认到地方就食。 可是不知道为何,离北原附近的村落甚至城镇都成空的了,没人了。 甚至他们到了一个地方就食,那县令居然从城墙上跳下来,死了。 把他们吓一跳。 县令说他们没有被流民造反逼死,却被他们这些边军逼死了,死也不让他们进城。 因为他们进城,城里的百姓就没有活路了。 他们就是想吃口饭。 结果居然把一个县令给逼死了。 这县令尼玛是疯了吧。 吓得他们赶紧走。 结果越靠近北原越可怕。 一路地皮上的草都被刮没了。 像是被好几波人捋了好几遍一样。 想劫个盗匪弄点吃的,盗匪都找不见了。 导致大军一路过来,越靠近北原肚子越饿。 根本没有什么吃的。 本来他们带着武器,粮草都不管,反正到哪吃哪。 没有想到,居然遇到这种事。 啥吃的都没有?所有人带着一堆武器,干啥,啃也啃不动啊。 这还没有开打,他们就快要饿死了。 可是申国律法森严,他们只能按规定时间到地方。 到了地方也不能乱跑,乱跑也是个死。 这么多人,没有打仗,活活把自己饿死,也不是个办法。 将领只能一遍一遍派人送信去崔粮食。 可是答复,都是说快了快了,在路上了,永远在路上。 就是他自己派兵,一捧一捧去把粮食捧回来都到了。 那狗官居然说还在路上。 将领都饿的眼睛发绿,像是狼一样。 士兵们就像是一群狼崽子。 军师奄奄一息,提议道:“大人,我能想办法给咱们弄来粮食。” ……喜欢开局一条河,装备全靠捡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开局一条河,装备全靠捡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