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雷霆一击,咸阳之变(1 / 1)

校场的晨雾还未散尽,叶阳已站在点将台中央。 青铜虎符在他腰间撞出清响,目光扫过台下十二国将领——廉颇抚着花白胡须叩剑,乐毅的玄色披风被风卷起半角,连素来沉稳的楚将项燕都攥紧了腰间玉珏。 "今日召诸位来,是要做件开天辟地的事。"叶阳抬手,案上羊皮地图"唰"地展开,指尖重重压在函谷关位置,"合纵联军分三路:赵魏联军攻函谷,韩楚联军袭武关,代北骑军直插晋阳西线。"他转向廉颇,"老将军率燕军主力,随我走崤山古道。" 廉颇的豹眼骤然瞪圆:"直扑咸阳?" "不错。"叶阳指节叩在地图上,震得朱砂标记簌簌落,"秦军以为我们会像从前那样逐城争夺,可他们忘了——"他忽然笑了,眼底有星火明灭,"燕军要的不是关隘,是咸阳的王旗。" 乐毅突然按住剑柄起身:"太子可知,这条道上有多少秦军伏兵?" "所以才要分三路。"叶阳抽出腰间匕首,在地图上划出三条红线,"函谷吃紧,王翦必调渭水弩阵增援;武关告急,蒙恬的铁骑得往南赶;晋阳若失,王贲的西线军要回防。"他的匕首尖停在咸阳东郊,"等他们把兵力撒成筛子,我们——" "就从筛眼里钻进去。"廉颇突然大笑,震得铠甲上的铜钉乱响,"好小子! 当年乐毅伐齐也没这么狠的招!" 将领们的议论声如潮水般涌来。 叶阳望着台下发亮的眼睛,喉结动了动——前世他在历史书里看惯了"合纵连横"四个字,直到此刻才明白,所谓大势,原是握在这些愿意把命压上的人手里。 "末将愿为前驱!"项燕率先抱拳,青铜甲胄在晨风中铿锵作响。 "末将听候调遣!" "某带三千死士探路!" 声浪撞在校场的夯土墙上,惊飞了几尾麻雀。 叶阳望着漫天扑棱的灰影,伸手按住胸口——那里还揣着林婉今早塞给他的平安符,绣着并蒂莲的红绸子被体温焐得发烫。 "散将!"他振臂一呼,虎符坠子在阳光下划出金弧,"三日后,各军按部署开拔!" ... 蓟城的"六国文教院"比往日更热闹。 林婉踩着青石板进门时,廊下的铜鹤香炉正飘出沉水香,二十余国的学者挤在堂前,连廊柱上都攀着几个年轻士子。 "诸位静一静!"她扶着案几站定,广袖垂落,露出腕间那串叶阳亲手串的檀木珠。 堂内渐渐静了,只余檐角铜铃轻响。 林婉展开一卷明黄帛书,朱红的"齐侯之玺"在阳光下刺眼:"昨日正午,齐王建正式递来降书。" 嗡—— 议论声炸成一片。 鲁国博士捋着白须颤声:"田单不是...不是勾结秦..." "田单已被齐王建废相。"林婉指尖划过帛书上的墨迹,"这是齐宫刚送来的抄本,诸位可传看。"她将帛书递给身侧的稷下学宫祭酒,又道,"合纵不是某一国的事,是天下人的事。" 堂下突然有人高喊:"那秦国呢? 燕太子要打到咸阳去,可会屠城?" 林婉抬头,看见提问的是个穿葛衣的魏国书生,眉峰紧蹙。 她想起叶阳昨日在军帐里说的话:"得让天下人知道,我们要的不是杀嬴政,是换个活法。" "秦军攻赵时,长平坑了四十万降卒。"她的声音突然低了,像春夜沾露的琴弦,"可燕军入齐,即墨百姓主动送粮;赵军过韩,老卒把最后半块饼塞给伤兵。"她举起那串檀木珠,"太子说,这仗要打出个'不屠城、不杀俘、不掠民'的规矩。" 堂内静得能听见香灰落在铜盘里的轻响。 魏国书生突然跪下来:"在下愿随夫人去韩地,策动义兵!" 林婉弯腰扶他起来,袖中密信被攥得发皱——那是叶阳临行前写的:"韩地多旧贵族,可用'复韩'名号。"她望着书生发亮的眼睛,轻声道:"你叫什么名字?" "陈余,魏人。" "陈公子。"林婉从鬓间取下银簪,塞到他手里,"见着韩地义首,就说这是燕太子妃的信物。"她转身对身后的影卫使了个眼色,"带陈公子去后堂,取三套秦卒甲胄。" 渭水的夜比叶阳想象中更冷。 他蹲在滩头,裤脚已经浸了半湿,指尖捻起一把河沙——粗粝,带着石子的棱角,和前世地理课上的"渭河中下游浅滩"描述分毫不差。 "太子,再往前半里就是秦军主防线。"乐毅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玄色披风裹着夜露,"探马回报,对岸有五处弩阵,每阵三百连弩。" 叶阳望着对岸忽明忽暗的火把,嘴角勾起半分冷笑。 前世读《史记》时总觉得"地理"二字太轻,此刻踩着冰凉的河水才懂——那些写在竹简上的"水深丈余滩涂十里",原是能要人命的刀。 "传令下去。"他扯下外袍系在腰间,"脱甲轻装,马嘴裹布。"他回头看了眼身后的三千精骑,月光在他们的剑刃上流淌,"过了河,谁都不许出声。"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水面溅起细碎的浪花。 当第一匹战马踏上南岸时,叶阳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像战鼓,像擂在青铜鼎上的闷响。 他摸了摸腰间的匕首,那是林婉用陪嫁的和田玉打的,柄上刻着"破秦"二字。 变故发生在寅时三刻。 前方突然传来金属摩擦声,接着是一声压抑的闷哼。 叶阳猛地勒住马,看见左侧芦苇丛里窜出几个黑影——秦军的夜巡队! "放箭!" 几乎是本能反应,叶阳抽出匕首掷向最前面的秦卒。 月光下,那柄玉匕首划出冷光,精准扎进对方咽喉。 与此同时,燕军的短弩齐发,芦苇丛里响起此起彼伏的闷叫。 "撤!"带队的秦卒头目转身要跑,却被乐毅的长戟挑翻。 叶阳翻身下马,踩着秦卒的胸口扯下他的令牌——上刻"左卫都尉",还带着体温。 "不对劲。"乐毅蹲下身,指尖抹过秦卒甲叶的接口,"这些人甲胄是新造的,连磨损都没有。" 叶阳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想起三日前截获的秦军密报:"王上急召蒙恬回咸阳,西线防务暂交裨将李信。"原来嬴政竟在战事爆发前调换了将领! "加速推进!"他翻身上马,剑指东方,"趁他们指挥没理顺,直扑咸阳东门!" 咸阳东门的夯土墙上,火把将"秦"字大旗照得血红。 叶阳勒住马,望着城墙上密密麻麻的弩手,突然听见身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太子!"影卫头目翻身下马,玄色劲装染着血,"探得秦军内情:嬴政三日前以'通敌'罪杀了前左庶长,换自己的亲卫统领接管城防。"他从怀中掏出染血的竹简,"这是新统领给王贲的求援信,墨迹未干。" 叶阳展开竹简,烛火在他眼底跳动。 信上的字迹歪斜,满是"末将不知如何调兵恳请速派援军"的慌乱。 他突然笑了,笑声混着夜风撞在城墙上:"原来嬴政也怕,怕他的将军们像田单那样反水。" "报——城下来了个秦官!" 叶阳转头,看见吊桥缓缓放下,一个穿皂色官服的中年人跌跌撞撞跑来,腰间的鱼符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他跪在马前,额头抵着泥土:"小人是前廷尉李斯的属吏,愿献咸阳宫密道图!" 叶阳盯着他颤抖的后背,伸手接过那卷帛书。 展开的瞬间,熟悉的咸阳宫布局在眼前铺陈——连御花园的假山水路都标得清清楚楚。 他的拇指摩挲着帛书边缘的折痕,那里有几道浅浅的指甲印,像是被反复攥过。 "为什么帮我?" "李斯大人被逐时,曾说'天下不该姓嬴'。"中年人抬头,眼里有泪光闪动,"小人等这一天,等了三年。" 叶阳望着东方渐白的天色,将帛书小心收进怀里。 远处传来晨钟,咸阳城的炊烟正从青灰色的瓦顶升起。 他摸了摸胸口的平安符,对乐毅道:"传令下去,暂缓攻城。" 乐毅挑眉:"太子?" "有些事,得亲手了。"叶阳拨转马头,望着城楼上晃动的火把,嘴角扬起一抹极淡的笑,"嬴政不是爱猜吗? 那就让他猜猜——"他的声音裹在风里,散向渐亮的天空,"今夜谁会睡不安稳。"喜欢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修仙模拟器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混沌仙途,我以无道斩天命 爆发吧,武医生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幣 天道神监 九域劫主 神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