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仪脸上也带着笑意,回答道: “第二个好消息就是我们的兵工厂已经成功生产出了第一批加兰德步枪了!” “真的啊!”林枫闻言,目光顿时变得炽热起来。 “加兰德步枪,终于可以生产了!这可是好东西!对了,数量有多少?” 陈仪微微一顿,有些遗憾地说: “因为原材料、条件、技术、熟悉度等多方面的限制。 我们的第一批合格品仅仅只有100支。” 林枫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嗯,刚开始嘛,熟炼度上来就好了,产量到时自然会上来的。 100支虽然不多,但总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他知道系统虽然解决了生产设备的问题。 但其他方面的问题还需要靠自己去逐一解决。 只有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产量才能真正提上来。 林枫轻轻皱了皱眉,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心想: 100支确实还是少了点,不够用! 但也没办法,先安排兵工厂把这100支加兰德步枪运出来吧。 虽然数量不多,但加兰德步枪作为半自动步枪,火力凶猛。 能在接下来的硬仗中为我们增添不少助力。 如果运用得当,说不定还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他转向陈仪,眼神坚定地说: “陈仪,你立刻安排人把这100支加兰德步枪运回来。 我们要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好充分准备。” 陈仪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好的营长,我这就去安排。” 与此同时,在另一边,赵刚和李云龙并没有来营部找林枫。 他们并没有睡懒觉,而是选择了一个特别的方式去了解根据地—私访。 昨天白天,林枫已经带着他们逛了一圈根据地。 让他们见识了特种营部队,领略了根据地的风情。 但李云龙和赵刚都觉得还不够深入。 于是决定今天一大早进行私访,亲自和村里的百姓聊一聊。 听听他们对林枫和特种营的真实看法和口碑。 为了不打草惊蛇,他们两个换上了普通老百姓的衣服。 再佯装成刚逃难到红山村的百姓。 他们走在红山村的小道上,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开始了他们的私访之旅。 李云龙和赵刚去私访路上,赵刚有点不愿意! 李云龙边走边对赵刚说道: “老赵,你别多心,好像觉得我不信任林枫和特种营似的。 其实啊,我非常信任林枫,我只是想学学他是怎么打造这个根据地的。 你看,我一个大团长,发展却不如一个营长,这心里能不急吗?” 他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所以啊,我得了解了解村民对林枫和特种营的看法。 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打造我们团部的根据地啊” 赵刚眼一亮,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你是想把团部驻地白马村也打造成红山村这样吗?” 李云龙拍了拍赵刚的肩膀,笑道:“没错,老赵,你看这里多好啊! 你是知识分子,管生活的,到时候这个重任就交给你了” 赵刚笑着应承下来。 两人在村道上走着,不一会儿,便看到一位中年大娘迎面走来。 赵刚连忙迎上前去,热情地打招呼:“大娘,你好啊?” 中年大娘上下打量了赵刚和李云龙一番,疑惑地问道: “你们也是刚逃难到红山村的吧?” 李云龙笑眯眯地点点头:“大娘真是好眼力! 我们确实是刚逃难来的,想了解一下红山村的情况,您能跟我们聊聊吗?” 大娘一听,顿时打开了话匣子: “当然可以啊!红山村这里可好了,我敢说你找不到比这里更好的地方了。 自从我们来到这里,不仅有了安身之所,还能吃饱穿暖。 这日子啊,真是越过越有盼头了!” 大娘一提起红山村根据地,那简直是赞不绝口,仿佛有说不尽的好话。 李云龙好奇地问道:“大娘,您也是逃难来的吗?” 大娘叹了口气,回答道: “是啊,和你们一样,一个月前我从隔壁乡镇逃难过来的。 那里经常有日本鬼子扫荡,日子过不下去了。 后来听说红山村有八路军,还是根据地。 很多人都在这里安居乐业,我就带着家人过来了” 她顿了顿,又接着说:“你们真是幸运! 在这里不用太担心日本鬼子扫荡,有八路军特种营保护着我们呢!” 赵刚闻言,关切地问道: “那特种营靠得住吗?他们对你们这些逃难百姓怎么样?会给你们安排住的地方吗?” 大娘连连点头:“特种营当然靠得住啦,他们可厉害了,打了好几个胜仗呢。 和我们老百姓关系也挺好的,就像是自家人一样” 她继续介绍道: “他们说,凡是进了红山村的,无论是逃难百姓还是原村民,都是一家人。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特种营对逃难而来的百姓都有安排,会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分配工作。 比如你是医生、护士、修理工或者工人。 他们都会给你安排相应的工作,还会给你发工资呢” 大娘笑了笑,又说: “像我这样的农民,只会种地,特种营就分配给我地块,让我开荒种植。 总之,在红山村只要肯干,就饿不死” 确实,对于那些初到红山村根据地、饿得发慌的逃难百姓。 特种营会提供一天的接济粮,但这仅仅是临时的帮助,绝非长久接济。 一天之后,就没有接济粮了,就得去干活! 在这里,每个人都必须通过自己的劳作来换取粮食。 这样可以接济了逃难百姓,又确保红山村根据地的持续发展。 如果逃难百姓只想来红山村好吃懒做,那特种营恐怕支撑不了三天就会被拖垮。 大娘继续介绍道: “你们进村的时候,应该也看到了村东那边正在搭建的房屋吧? 那将是我们逃难人的新家。 我们逃难的在那边分到了一块地,可以自己动手建房子” 她顿了顿,接着说:“当然,如果你们一时找不到建房子的材料。 也可以先借住在村民家中一两天,等自己的房子建好了再搬过去” 确实,红山村依山而建,原本就是一个规模不小的村落。 只是由于战乱,许多村民流离失所,导致村子看起来缩小了许多。 但实际上,红山村的占地面积依然很大。 尤其是村东头的山坳山谷,那里还有大片未开发的土地,潜力巨大。 以前人少的时候,那些地方可能显得空旷无用。 但现在随着逃难百姓的不断涌入和根据地的建设。 那些地方都将被充分利用起来。 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加,红山村那些原本看似无用的地方。 如今都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被开发和利用。 目前来看,红山村的人口虽然不少。 但日常生活和基本需求仍然能够得到满足。 赵刚和李云龙通过大娘的讲述。 对特种营如何处理逃难百姓的问题有了大致的了解。 简而言之,逃难百姓可以在红山村落脚,但绝不能好吃懒做。 他们必须积极参与到红山村根据地的建设中,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只要这些逃难百姓都投入到建设中来,红山村根据地的发展速度定将惊人。 特种营对于逃难百姓有着一套完善的处理政策,确保他们不会饿死。 这一系列举措让李云龙和赵刚都感到十分意外和钦佩。 政策的完善,让这些逃难百姓成为了红山村根据地建设发展的重要生产力。 李云龙好奇地问道: “大娘,您家里有几口人啊?有没有人参军加入特种营呢?” 大娘闻言,竖起大拇指,满脸自豪地说: “你问得好!正是因为有了特种营,才有了我们红山村根据地。 他们保护我们的安全,让我们老百姓感到安心。 我家有五口人,两个儿子都参加了特种营,打鬼子,保护村子!” 听到大娘的话,赵刚和李云龙不禁对视一眼。 从她的语气中,他们感受到了深深的自豪—那是对自己两个儿子参军特种营的骄傲。 在战争年代,参军意味着可能牺牲在战场上。 但大娘却以此为荣,这充分说明了她对特种营的支持与认可。 特种营,无疑是一支深得民心的部队。喜欢抗日综剧:从亮剑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抗日综剧:从亮剑开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