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技术井喷(下)(1 / 1)

太原机械厂。 办公室内,一位带着圆框眼镜,穿着老款八路军灰布棉军装的干部正在专心地绘图。 这位可不就是张楚? 是的,他从兵工厂调出来了,现在是太原第一机械厂厂长兼党组书记。 再看他面前桌上略显杂乱的图纸,却发现都是柴油发动机的各种零部件。 右手边,还有一张火车头的外观设计图,看图上标注的尺寸,限宽居然达到了5.8米。 正是之前王嘉恩建议的,轨距2250毫米的火车头。 张楚应该是在为这个巨大的火车头,设计专门的大马力柴油发动机。 此时他正在画的,长长的,看着像是曲轴。 不得不说他也是个天才,画图没怎么停顿,仿佛该有的尺寸早已在他脑子里勾画好了。 “笃笃笃!” 正画着呢,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张楚横过手里的半圆尺继续划线,头也不抬地招呼了一声。 “请进!” 门被推开,却见外面走进来一位目光略显清澈,大概只有二十来岁的年轻工程师。 “张书记。” 张楚抬头一看,终于停下了手中的铅笔,又微笑道:“怎么了,何明同志?” 何明拿着手中的报告,略显紧张地走到了张楚办公桌前:“张书记,我觉得,如果采用2250轨距的车头,或许蒸汽动力在某些方面,比内燃机动力更有优势!” 张楚闻言一愣,露出个问号脸:“怎么讲?” 蒸汽机除了燃料适应性广、结构简单易维护、低速高扭矩外,对比内燃机没有别的优点了,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如果仅仅为了这些优点,而放弃内燃机那更加卓越的性能,显然是不明智的。 只不过眼前的小年轻,是张楚十分看好的弟子,他倒也想听听对方的想法。 就听何明说道:“那个,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的设计,火车头内部空间达到五米以上,我觉得,可以上蒸汽轮机! 之前英、美、德等国都试过蒸汽轮机方案,但是他们的轨距只有1435,车头限宽三米三。 因为空间限制,无法完善蒸汽轮机的,诸如热循环之类的各项子系统,导致热效率不到百分之十六。 但是我们的设计车头限宽五米八,能完善各项子系统的同时,锅炉也能装更大的,我算过了,理论上能够达到百分之二十八的热效率,这已经接近汽油发动机了!” 张楚眉头一挑,放下手里的铅笔和尺子,伸手接过了何明的报告。 看了两页后,他笑道:“想法不错,但是,铁路沿线是有很多站点的,需要频繁的启停。 而蒸汽轮机的运作,需要长时间稳定的高速运转,频繁变速,会加速其内部构件,尤其是变速箱的损耗。” “是这样没错!”何明连连点头,却又说道,“但是火车不光是客运用途,还有货运用途啊,如果是运货的话,基本就是从出发站直达终点站,不存在频繁变速的情况。 如果用蒸汽轮机的话,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性、大修时间间隔等指标,反而比柴油机要好得多! 而且,蒸汽轮机单位公里运行成本,比柴油机要低很多!” 张楚闻言眼睛一亮,但也没有马上同意这个方案。 再次低头看了看手里的报告,思索片刻后笑道:“回去把方案进一步整理一下,下次厂里开会的时候,向大家做个报告。” 何明顿时喜笑颜开,双手接过自己的报告:“是!” 。。。 阳泉,第一拖拉机厂。 厂区十分庞大,目测足有几百亩。 最里头的厂房后面的大空场上,停着好几辆手扶式的农用拖拉机,后头挂着的部件也是各种各样,有带犁刀的,也有带车斗的。 甚至还有几台收割机,只是形状大小不一。 单缸柴油机的技术,之前张楚他们一帮机械系高材生拿到之后,没多久就吃透了。 最后拖拉机厂成立,再选择车型的时候,觉得手扶拖拉机上手更简单,老百姓拿到手里之后很快就能投入使用。 过去的半年,这边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建造厂房,后面则是研发试制,所以还没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视线来到其中一个厂房中。 这边似乎是一个样车试制车间,场地不是很大。 再看中间,好家伙,竟是在组装一辆坦克! 顶部的吊机将坦克的炮塔缓缓调运到车体中间,一众老师傅小心翼翼地将炮塔往车身上装。 只是看这炮管,并不是很粗,目测是85毫米的,但车体尺寸却明显是59式的。 想来是太原第一兵工厂那边还没弄出105的线膛炮,先用85毫米的炮过来给拖拉机厂这边积累生产经验。 看着炮塔与车身缓缓合拢,旁边一位戴眼镜的干部,也是忍不住眼巴巴地出声喊道:“慢点儿慢点儿!” 这干部,正是第一拖拉机厂的厂长,沈仲平,他还是张楚的校友,也是复旦机械系毕业,只不过比张楚还年轻一些,今年才25岁。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又过了许久,炮塔终于安装完毕。 两名老师傅钻进车内,一个进入驾驶舱,另一个则是钻进了炮塔。 坦克的生产,到了这一步其实就是总装了,车体与炮塔是相互独立的两个生产工序。 车体内诸如动力系统、悬挂系统、电气系统等全部安装调试完成,炮塔的火炮、观瞄系统、高低液压稳定系统等部件安装好之后,两者再进行组装。 现在,眼前这辆坦克就已经是成品了。 只听一声发动机的震颤后,尾部排气口喷出黑烟,随即变成熟悉的发动机轰鸣声。 又见炮塔开始转动,左转一下,右转一下,再360度转了一圈后,现场的老师傅们全都兴高采烈地欢呼起来。 毕竟这是他们自主生产的第一辆坦克。 沈仲平也是咧嘴欢笑,双手像只大海豹一样不停鼓掌。 欢呼过后,大家又有些怅然。 就听其中一名棉衣上沾满机油,脸上也黑黢黢的老师傅有些遗憾地说道:“要是兵工厂那边主炮进度快点儿就好了,这样咱这个坦克马上就能量产。” 沈仲平咂吧了一下嘴:“队伍上现在坦克够用,我们还是尽可能对这坦克进行强化。 强化装甲、动力,让它更快、更硬,变成陆地上的真正霸主! 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啊,王先生说过,铸造炮塔也会很快过时,焊接炮塔才是未来,同时我们要向模块化发展,减少前线后勤维修人员的负担! 目前厂里主要的生产任务,还是放在民用拖拉机上,也争取早日让咱们国内的农业生产,步入机械化时代!” (吃午饭去了,下午接着码!)喜欢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火影:人在宇智波,我能提取词条 当我和闺蜜穿进修仙世界之后 太好了,是金色闪光,我们没救了 黑道神王:我的美女军团太强了 杀敌爆装:淞沪杀穿鬼子司令部 抢我人生?重生七零,我嫁军少走巅峰! 溪畔柔情铸就朝堂凰 被退亲嫁侯府庶子,国师吃瓜看戏 地摊捡漏之天下珍宝 捡垃圾的我在星际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