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晨露打湿了青山村的石板路,王轱辘摇着轮椅慢慢前行,车轮碾过湿漉漉的路面,发出细微的咯吱声。 他今天特意穿了一件藏青色的新衬衫,是上周沈雅琴从县城给他买的。 "走快点,赶不上早班车了。"沈雅琴走在前面,手里挎着一个竹篮子,里面装着带给县城亲戚的土鸡蛋和新鲜蔬菜。她今天穿了一件枣红色的外套,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还别上了那枚李青送给她的银杏叶发卡。 王轱辘加快轮椅的速度:"您慢点,我这把老骨头跟不上。" 沈雅琴回头看他一眼,嘴角微微上扬:"谁让你非要跟来的?我说了自己去就行。" "那怎么行。"王轱辘喘着气跟上,"县城现在车多人杂,您一个人我不放心。" 两人一前一后走到村口的公交站,已经有几个村民在等车了。赵婶挎着一个布包袱,看见他们立刻热情地打招呼:"雅琴姐,王大哥,你们这是要去县城啊?" "嗯,去看看我表妹。"沈雅琴答道,不动声色地往王轱辘身边站了站。 赵婶眼尖,注意到两人不同以往的亲密,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哎呀,你们这是..." "车来了。"王轱辘赶紧打断她,指着远处驶来的绿色公交车。 车上人不多,王轱辘把轮椅折叠放在行李区,和沈雅琴并排坐下。车子启动后,沈雅琴从篮子里拿出一个油纸包:"趁热吃,早上刚烙的葱花饼。" 王轱辘接过饼,葱油的香气立刻在车厢里弥漫开来。前排的赵婶回头笑道:"雅琴姐手艺还是这么好,王大哥有福气啊。" 沈雅琴假装没听见,转头看向窗外。王轱辘低头吃饼,耳根却悄悄红了。 车子驶过金黄的稻田,远处合作社的收割机正在作业,扬起阵阵稻浪。沈雅琴突然开口:"梨叶说今年稻子收成不错,比去年增产一成多。" "嗯,新品种抗倒伏性强。"王轱辘点点头,"就是价格上不去,粮站压价压得厉害。" "这孩子太拼了。"沈雅琴叹了口气,"昨晚上我起夜,看见她房里灯还亮着。" 王轱辘咽下最后一口饼:"随她妈。李青当年搞育种的时候,不也经常熬通宵?" 提到女儿,沈雅琴的眼神柔和下来:"要是李青能看到梨叶现在的样子,该多高兴啊。" 王轱辘悄悄握住沈雅琴的手:"她看得到的。" 沈雅琴没有抽回手,任由他握着。两人的手都不再年轻,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此刻却传递着温暖的慰藉。 县城比青山村热闹多了,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行人匆匆。王轱辘重新展开轮椅,沈雅琴执意要推着他走。 "您别累着。"王轱辘不安地扭动身子。 "少废话。"沈雅琴轻轻拍了下他的肩膀,"我还没老到推不动轮椅的地步。" 他们先去了百货商店,沈雅琴仔细挑选着毛线,不时拿起来在王轱辘身上比划:"藏青色怎么样?还是这个铁灰色更衬你?" "都行,您看着办。"王轱辘乐呵呵地说。 售货员是个年轻姑娘,笑眯眯地看着他们:"阿姨要给叔叔织毛衣啊?我们这有新到的羊绒线,暖和又轻便。" 沈雅琴摸了摸样品,摇摇头:"太贵了,普通羊毛线就行。" "拿那个羊绒的吧。"王轱辘突然说,"给您自己也买点,织件厚实的。" 沈雅琴瞪他一眼:"乱花钱。" 最终她还是买了两斤羊绒线,心疼得直咂嘴。王轱辘偷偷笑着,趁她不注意又往篮子里塞了盒高级毛线针。 从百货商店出来,两人去了农贸市场。沈雅琴的表妹在市场上有个杂货摊,看见他们来,惊喜地迎上来:"表姐!轱辘!什么风把你们吹来了?" "来看看你。"沈雅琴把篮子递过去,"带了点自家种的菜和鸡蛋。" 表妹接过篮子,眼睛却在他们之间来回打量:"你们这是...一起出来的?" 王轱辘咳嗽一声,沈雅琴面不改色:"轱辘陪我来的,怕我一个人拿不动东西。" "哦~"表妹拉长声调,笑得意味深长,"来来来,进屋坐,我给你们泡茶。" 中午在表妹家吃了饭,下午又去了趟县医院。王轱辘定期要做腿伤复查,医生说他恢复得不错,但叮嘱他少抽烟。 "听见没?医生都说了。"出了诊室,沈雅琴立刻数落他,"再让我逮着你抽烟,看我怎么收拾你。" 王轱辘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低着头:"知道了,慢慢戒。" 回村的公交车上,两人都有些疲惫。沈雅琴靠在座椅上打盹,头不知不觉歪到了王轱辘肩上。王轱辘僵着身子不敢动,生怕惊醒她。阳光透过车窗洒在沈雅琴的脸上,那些皱纹在光影中显得格外温柔。 车子颠簸了一下,沈雅琴惊醒过来,发现自己靠在王轱辘肩上,赶紧坐直身子:"我怎么睡着了..." "再睡会儿吧,还早呢。"王轱辘轻声说。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沈雅琴摇摇头,从篮子里拿出毛线,开始起针:"早点开始织,天冷了就能穿上。" 王轱辘看着她灵巧的手指舞动着毛线针,心里暖暖的。他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给您买的。" 沈雅琴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对银耳环,样式简单大方。"乱花钱..."她小声嘟囔着,却忍不住拿出来对着车窗玻璃比划。 "我帮您戴上?"王轱辘问。 沈雅琴犹豫了一下,点点头。王轱辘笨手笨脚地帮她戴上耳环,手指不小心碰到她的耳垂,两人都有些不好意思。 "好看吗?"沈雅琴小声问。 王轱辘认真端详着:"好看,特别衬您。" 回到村里时,夕阳已经西斜。路过合作社时,梨叶和菌生正好从试验田回来,看见他们便迎了上来。 "爸,外婆,县城好玩吗?"梨叶笑着问,目光在两人之间转了一圈,注意到沈雅琴耳朵上的新耳环,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还那样,人多车多的。"沈雅琴故作镇定,"你们吃饭了吗?" "还没呢,正准备回家做。"菌生接过王轱辘手里的袋子,"买这么多东西啊?" "你外婆非要给我织毛衣。"王轱辘笑着说,"拦都拦不住。" 沈雅琴白了他一眼:"谁让你去年那件都破成那样了还舍不得扔。" 梨叶和菌生交换了一个眼神,女儿挽起外婆的胳膊:"走吧,回家做饭。今天合作社磨了新米,可香了。" 晚饭后,沈雅琴坐在梨树下织毛衣,王轱辘在旁边帮她绕毛线。王青山和王思远在院子里追逐打闹,笑声清脆悦耳。 "外婆,您织得真好看。"梨叶端来茶水,在旁边坐下,"爸,您试试看合不合身?" 沈雅琴把织好的部分往王轱辘身上比了比:"袖子还得加长点,你爸胳膊长。" 王轱辘乖乖站着让她量尺寸,像个听话的小学生。梨叶看着这一幕,眼睛有些湿润。她悄悄起身,去厨房切了一盘水果端出来。 夜深了,孩子们都睡了。王轱辘洗漱完,发现沈雅琴还在灯下织毛衣。 "别织了,伤眼睛。"他轻声说。 沈雅琴放下针线,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快了,再织几针就好。" 王轱辘在她对面坐下:"妈,谢谢您。" "谢什么?"沈雅琴疑惑地看着他。 "谢谢您...接受我的提议。"王轱辘的声音有些哽咽,"我知道这对您来说不容易。" 沈雅琴沉默了一会儿,手指轻轻抚摸着毛线:"建国也走了好多年了,李青也走了三年多...咱们都这把年纪了,还有什么看不开的。" "我就是怕...怕对不起李青..."王轱辘低下头。 沈雅琴伸手抬起他的脸:"傻孩子,李青要是知道有人照顾你,高兴还来不及呢。" 月光从窗户洒进来,照在两人身上。沈雅琴继续织着毛衣,王轱辘静静地看着,房间里只有毛线针碰撞的轻微声响。 第二天一早,李大勇就兴冲冲地来了,手里还提着两瓶白酒:"老哥,听说你们昨天一起去县城了?" 王轱辘正在院子里喂鸡,闻言差点把鸡食盆打翻:"你...你怎么知道的?" "全村都知道了!"李大勇哈哈大笑,"赵婶在公交车上看见你们手拉手,回来就跟村里人说了。" 王轱辘的脸刷地红了:"这个赵婶,嘴怎么这么快..." "好事啊!"李大勇拍拍他的肩,"来来来,今晚去我家喝两杯,庆祝庆祝!" "庆祝什么?"沈雅琴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吓得李大勇一哆嗦。 "那个...庆祝秋收..."李大勇讪笑着,"雅琴姐,您别生气,我就是..." "就是什么?"沈雅琴双手叉腰,"就是到处宣扬我们的事?" 李大勇缩了缩脖子,灰溜溜地走了。王轱辘和沈雅琴对视一眼,突然同时笑了起来。 "这个老李..."沈雅琴摇摇头,转身回屋去了。 王轱辘看着她的背影,心里像是灌了蜜一样甜。他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但有这个人陪着,再长的路也不怕。秋风拂过院子里的梨树,几片黄叶打着旋儿落下,像是金色的蝴蝶在跳舞。喜欢轱辘杆子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轱辘杆子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