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车一路开到动车站,她才看到后面一直跟着的那辆柯尼塞格转了弯离开。
从琼津市出发,动车抵达旌县,再坐大巴车到贡甸镇上,之后又坐面包车摇摇晃晃几小时进山,再走四十多分钟的山路,在下午六点终于抵达了团结村唯一的一所学校,也就是他们这次支教的目的地。
团结村四周山连着山,重峦叠嶂,似是将整个村围了起来。
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但也真的有点像是与世隔绝,要是只靠双腿走到附近的城镇得走上十多个小时。
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和一个操场,教学楼是四层的水泥房,操场边上的另一栋两层水泥房就是空出来的教师宿舍。
负责接待他们的是学校校长李桂芬,一位年龄才四十多的女性,只不过眼角的细纹和脸上的风霜与她年龄实在不符。
秉持着让山区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有书读、有学上的信念,李桂芬校长已经在这里坚守了有十三年,用着微薄的薪水苦苦支撑着这所学校的运转。
李校长在说话时稍带本地方言口音,幸得江予雨就是旌县本地人,能将大家听不懂的部分解释明白。
这也是公益社团录取她成为这次支教活动的志愿者的原因之一。
李桂芬校长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介绍了学校的现状以及孩子们的情况。
学校里共有三十二名学生,十八个都还在读小学,另外十四个孩子则是该读中学的年纪。
除开李桂芬校长以外还有两名老师,其中一位老师最近临近生产期,坚持到了最后几天才离开去了镇上的医院待产,是以现在江予雨他们的到来无异于雪中送炭。
过后江予雨他们拿着行李到两层水泥房的教师宿舍。
教师宿舍是双人间,此次志愿者共十人,七男三女,另外两个女生都是今年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年纪更小,住在一起安全点,江予雨便自己一个人一间宿舍。
知道她一个人住后陈祁和室友商量了下,还专门找她隔壁宿舍的两个男生换了位置,那两个男生爽快同意。
“虽然这次支教活动没什么危险,但师姐你一个女孩子自己住,我还是离你近点放心些。”
简单将宿舍收拾好以后,陈祁来找江予雨一起去食堂,这样说着。
江予雨倒也没有太客气,礼貌说了声谢谢师弟。
晚上李桂芬校长在学校食堂和他们一起吃饭,吃的是团结村本地的特色疙瘩汤。
夜晚山里要比城市里更冷,山风呼啦啦地吹,将操场旗台上挂着的五星红旗吹得猎猎飞起,捧一碗热气腾腾的疙瘩汤在手里,却也没觉得有多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