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花容阁(1 / 1)

接着尔雅也没给这位章公子设计什么复杂的造型。 只是当众让章公子的妆娘为他梳了一个古装剧中男主常见的发型。 等妆娘给他编完发型后,去云衣阁取衣服的人也回来了。 尔雅命人给他换上新的衣服鞋子,章公子看着尔雅指定让他穿的衣服有些纳闷: “你这衣服跟我的衣服不是差不多吗?为何还要我换?” 其实尔雅真正想让他换的并不是衣服,而是鞋子。 她发现章公子虽然五官没什么明显的毛病,但他个头有点矮。 所以即使一身白衣,也没有风度翩翩的气质。 尔雅特意命人从云衣阁取来的并不是衣服,而是跟衣服一起来的,这双不起眼的增高鞋。 但尔雅并没有直接告诉章公子,只道: “贵客,实不相瞒,您这身衣服有些不够白。 我们是担忧穿这身衣服,您脸上敷了我们店中的粉后,脸白而衣裳不够白,会不协调。” 章公子闻言有些脸红,这套衣服是在云衣阁买的,价格不便宜。 他穿了许多次,白衣已经有些泛黄了。 章公子换上衣服鞋子后,自然立刻察觉到了鞋子的不对劲。 但对一个身高不够的男人来说,他会主动戳破他脚下的鞋子是内增高的吗? 显然不会,且尔雅贴心的给他新选的衣服足够长,完全可以遮盖住他的增高鞋。 换完衣服鞋子后,尔雅先是让妆娘给他上了一层粉底液,使章公子的皮肤更加白皙无瑕。 脸上有些粗的毛孔顿时完全遮住,章公子的妆娘一上手就发现,花容阁这款脂粉还真效果好的惊人。 紧接着尔雅又让妆娘用店里售卖的眉笔加粗章公子的眉毛,画了现代很流行的剑眉。 又修饰了他的眼型,使他整个眼睛更加狭长俊美。 最后涂了并不夸张的唇彩,经过这么一收拾,章公子整个人越发精神。 有了剑眉星目,俊美无双的感觉。 化完妆后,尔雅让章公子站起来走到围观的人群面前。 让百姓自己看化妆前跟化妆后的章公子区别大不大。 之前章公子因为身高不够,虽然五官端正,肤色白皙,也能让人赞一句俊书生。 可显然不能跟眼前这个风度翩翩,白衣卿相,俊美潇洒的男子比。 尔雅适时站出来道: “诸位刚刚也都看到了,这位章公子的妆容皆是由他自己的妆娘所化。 我花容阁只提供了胭脂水粉,其他并未动手。 他刚刚是何模样,如今又是何模样,诸位也都亲眼看到了。” 人群中的惊叹此起彼伏,刚刚没买东西的路人,此刻也都狠狠心动了。 之前花容阁给那些脸上明显有瑕疵的客人化妆,效果虽然极好。 但也有些人跟章公子想的一样,觉得都是妆娘的手艺好。 也有些人觉得这些胭脂水粉只对脸上有瑕疵的人有用,自己并没明显的缺陷,也不用买。 可现在章公子现身说法,原来花容阁的这些胭脂水粉效果真的这么好,对男子比女子还有用。 尔雅趁机又宣传: “今日只要是在我们店里买东西的贵客,花容阁皆送私人订制的妆容一套。 保证你们和章公子一样,用了以后越发英俊潇洒,玉树临风。” 此言一出,人群中很多书生学子顿时比女子更加激动。 谁人不知当今皇上是个颜控呢,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之。 论讨好皇上这件事,前朝的臣子可一点不输后宫的女子疯狂。 且他们理直气壮,还一点都不觉得羞耻。 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关他是因为学识讨好皇上,还是因为武艺讨好皇上,亦或者因为长得好得皇上偏爱。 重要的是得皇上偏爱,升官发财! 因此看到章公子现身说法的效果好,许多书生也加入了抢购的热潮。 花容阁的东西一天内硬是被抢光了,连库存都没有了。 不得不早早关门,很多没抢到货的人还围在店外追问什么时候上新。 尔雅一天内都快把投入的成本全赚回来了。 但她也没扩大招工,一是胭脂水粉这种东西,并不是所有百姓都买。 大多数百姓都吃不饱饭,自然没闲钱买什么化妆品。 二是这东西耐用,一瓶能用小半年,贸然扩大招工,生产出来的货物后期可能会出现挤压情况。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花容阁都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尽管如此,尔雅还是没有大量生产货物。 供不应求刚好更会让客户知道花容阁的货物抢手,他们对花容阁的认可度也会越高。 接着尔雅又推出云衣阁和花容阁又联动服务。 云衣阁的会员客户可以在花容阁提前定制胭脂水粉。 花容阁的会员客户,同样也享受云衣阁的私人订制服务。 越来越多的贵夫人开始成为云衣阁和花容阁的忠实客户。 银子流水一般的进账,尔雅的日子也越来越充实。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年家里管钱的一直是尔雅,如今家里的小金库已经有几万两银票。 除此之外尔雅与卫岳之前还买了八十亩良田租给别人种了。 卫木匠在下河村也买了五十亩地同样租给别人种,这些也都是资产。 因为卫辞是举人,有两百亩地的免税资格,如今他们还可以再买七十亩地。 只是良田不好买,如今太平年间,不到逼不得已谁也不会卖地。 不过如今积攒的这些资产,足够使尔雅越干越有劲了。 被尔雅帮过的沈夫人也投桃报李,给花容阁介绍了不少了客户。 沈夫人介绍的客户都是官家夫人千金,出手十分大方,她们一点都不缺钱花。 本来尔雅还以为这些官员应该没少贪污受贿。 后来她才发现,这些官员其实还真不算受贿,他们也不屑受贿。 因为凡是在外任职的官员,无论多清廉都不会缺钱花,他们根本不会受贿。 比如杨知府刚来青州上任的时候,青州大大小小的商人,官员都送来了贺礼。 这个贺礼十分重,且是不用还的。 送来的良田,铺面,农庄,还有仆人,金银都数不胜数。 只这一次贺礼,杨知府赚的绝对比尔雅如今的家当还多。 且杨知府收的还合情合理,这笔收入连朝廷都不会追究,因为这是“规矩”。 凡新官上任都不用吩咐,地方的商户就会自觉送礼。 其次逢年过节,商户也都会送礼,这也是正常的。 一个官员只要不太贪婪,太奢侈。 基本上每年的俸银,加一些众所周知的灰色收入,以及任上商人送的礼,他是花不完的,根本不用冒险贪污。 这也是为什么官员上任的时候,会千方百计贿赂吏部官员,让自己去富饶的地方当官。 因为富饶的地区商人有钱,送礼也大方,灰色收入也高。 穷的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哪怕是最有钱的商人,平时都不舍得吃四菜一汤。 这种地方他就是他们再肯孝敬,又能抠出几个钱呢。 徽州府算是不错的省份,这里聚集很多商人,繁华程度仅次江南府。 杨知府能分开这里,朝中背景应该不低,所以他的夫人说话也格外好使。 她说花容阁的东西好,青州上层的贵夫人自然要给面。 当年尔雅开云衣阁的时候,荣夫人就曾搭过手,给尔雅带来一批客户。 只是荣家在青州虽然有地位,但也有对手。 荣夫人推荐的店铺,亲近荣家的人愿意给点面子。 那些不亲近荣家的自然看都不看一眼,倒不如沈夫人,她一开口哪派都要给点面。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一转眼时间来到下半年。 也就是在此时,青州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地龙翻身。 地龙翻身就是地震,青州此次地震挺严重的,有些老房子都没撑住塌了。 好在这种老房子不多,但恰巧,尔雅家就是其中之一。 塌的还正正好是卫辞本来住的西厢房,幸好此时卫辞不在家,家中也无人员伤亡。 可这寓意不好啊,眼瞅着明年年初卫辞就要参加会试了。 现在他住的房子突然塌了,卫岳忍不住心事重重,生怕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子会有什么不好。 他思来想去,向尔雅提出想修建一栋老宅的思想。 古人讲究落叶归根,无论走多远,总要有个老家,等老了才有地方去。 以前卫岳和尔雅都是儿子在哪他们就在哪。 卫辞在章阳县读书他们就去章阳县,卫辞到府学读书他们就来青州。 现在卫辞去了京城,他们又打算等儿子金榜题名他们就去京城。 可实际回过头想想,他们根本就没有根。 下河村虽然有套老宅,但如今两人也不住,以后老了他们定也是不愿回去的。 如此倒不如在青州修一栋大房子,等将来老了总要有个地方养老。 就连卫辞也是,就算将来他当了官做了宰,老了不还是要告老还乡,届时他又去哪里呢? 所以卫岳思来想去打算在青州买地,重新建造一套宅院。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尔雅,尔雅虽然点头支持了他这个想法,但又表示此事不急,需要慢慢来。 如果卫岳打算在青州建一套老宅,那这就不是只把房子建了就能完事的。 首先第一点他要寻根,卫家和很多人家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当年卫岳的爷爷是逃难到的下河村。 族谱都丢了,卫家在古代来说是没有根的人。 卫岳想建老宅,不是说房子建了就是老宅的。 你要有族谱,要有家族的墓地,后期还要有祠堂。 要把这些东西都弄明白了,这才是老宅,是祖地。 而这些显然不是一时半会能弄清楚的事儿。 起码要先有个规划出来,想好了怎么去做,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 且做这些事需多投入大量的金钱,他们的钱听着几万两挺多,真花起来那也是不经花的。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卫岳既然能把此事提出来,显然在心中也琢磨许久了。 而且也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他也不是一个冲动的人。 既然尔雅同意他的看法,那一切慢慢来就是。 他还不到不惑之年,有许多时间筹谋此事。 眼下还是先把地龙翻身导致的塌陷的西厢房修好。 地龙翻身是大事,官府也十分看重,杨知府第一时间命衙差去登记受灾情况。 徽州府不是地震带,突然地龙翻身让人十分惶恐。 皇上很快下了罪己诏,向上天祈祷有什么刑罚请降朕一身,莫伤百姓。 看得出来翰林院拟旨的官员十分有才华,诏书写的字字恳切,真情实感。 紧接着青州各大商户也开始捐款,救济灾民。 尔雅家作为受灾百姓之一,居然还有份儿能分到补贴。 不过尔雅没要,他们家如今也不缺那几两银子了。 收了还平白落人口舌,接着她又以花容阁和云衣阁的名义施粥救济灾民。 在城外建了粥棚,散了一波钱财,同时也收获了一堆好名声。 接下来尔雅发现卫岳的干劲更足了,花容阁的杂事一直都是他在做。 比如胭脂水粉的生产以及花容阁店铺的管理。 尔雅绞尽脑汁的画设计图和研究新产品已经够费精力了。 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卫岳在帮她管理这些。 卫岳本就忙的团团转,尔雅没少劝他歇歇。 没想到卫岳不仅没歇,反而跟荣家老爷一起打算把花容阁开到京城去。 卫岳觉得他们将来总要到京城陪着卫辞的,总不能在京城闲着。 倒不如现在就利用资源把花容阁开到京城。 不过只靠他们两人不仅人脉不够,毕竟京城人情不地不熟,还分身乏术。 卫岳提出可以跟荣老爷合作,荣家是世家大族,族中子弟众多,当官的也多。 荣老爷出身嫡支,但没什么读书天分,所以一直在管理族中庶物。 跟他合作也算是术业有专攻,以荣家的人脉,足以在京城建立一个胭脂水粉的生产工厂,并选最繁华的地方做铺面。 届时荣家出人脉资源,卫家出技术,利润两家五五分。 卫岳与尔雅都觉得此事可行,虽然荣家插一手,他们要少赚不少钱。 可有荣家在他们也能省不少事,最主要的是荣家朝堂势力也不容小觑。 两家一起做生意也算有了正式牵连,能给卫辞在官场铺人脉。喜欢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苟剧情的古言虐文女七号 苏家嫡女强势归来 茅山讨债人 一笔玫瑰 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被团宠了 这个农女不好惹 玄学大佬她宠夫无度 离婚後,神豪身份曝光了 性福仙路 幽幽萱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