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锵锵起锵起,锵锵锵起锵起” 这不是秧歌队又开始巡游了, 是家里的两个调皮鬼一边嘴里嘟嘟着,一边扭动着小屁股,玩得不亦乐乎。 今天是破五,全家都在打扫卫生, 从初一到初五积攒的垃圾,都被扫地出门,送穷神,迎财神。 中午再吃一顿饺子,把初一留下的一起煮上,捏上小人嘴,无口舌是非。 新的一年都遇到好人,开开心心每一天。 对于大人来说,这个年也差不多了,接下来就要一直吃折箩了, 等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再用点心。 折箩就是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寓意来年不愁吃穿, 上点儿价值就是,体现了珍惜粮食、避免浪费的传统美德。 小孩子嘛,这个年就过得长了,最少也得是正月十五, 只要有年味儿,过完正月也完全没问题。 在后世的时候,刘德信小时候也是一直从一进腊月开始就盼着过年, 直到过了十五才依依不舍的从新年的气氛中走出来。 开始长大以后,刘德信也和很多人一样,包括小孩子也是,觉得春节越来越没有年味儿, 总结出来有春晚不好看啦,不让放烟花啦,大鱼大肉吃腻啦,习俗逐渐消失等等诸多原因。 再到后来,刘德信又有了新的感悟, 什么是年味? 不是老黄历上印着的大道理, 是老妈炸丸子崩油的滋啦声,是老爸踩着板凳贴对联的高大身影, 是每一位亲人在腊月里忙前忙后张罗,累的直捶腰还要往你兜里塞糖。 直到有一天,我们觉得自己成熟了,这个太麻烦,那个没意思,年味就消失了, 以后娃娃的年味儿上哪儿找去?估计也是找不到了。 当家里有老人的时候,年味多少都会有些余温, 你就明白,年味儿这玩意儿,得有人愿意当傻子。 现在轮到自己给小丫头们一个充满年味的童年了, 当然这一代人,打小在年味儿里滚大,倒像是把整个春节的热闹都腌进了骨子里。 过完年就要去四九城,回家就不能像之前那么频繁了。 这段时间,刘德信就一直陪着两个小丫头, 赶大集,逛庙会,哪有热闹就往哪儿去。 还在这么小的年纪上,就承受了太多太多的快乐,乐不思家了。 正月十五,元宵节。 集市上很多卖元宵的,都是当场给你滚元宵。 刘德信带着孩子们赶集的时候,买了几斤回家。 王玉英也大方了一次,起锅倒油,做一次炸元宵。 外面金黄酥脆,内里软糯香甜, 小孩儿吃了都说好。 十五一过,新年就在孩子们的竭力挽留下,毫不留情的溜走了, 家家户户又开始为新一年的生活忙碌。 刘德信也开始为回四九城做着准备, 从出了破五开始,每次赶集哄孩子,都会混进储备物资,蚂蚁搬家似的往家拿。 家里空闲着足够多的陶制大缸,都是以前存放粮食的,让刘德旺在家都刷了出来, 本地以面食为尊,大米在这儿,多半是熬粥的料, 要说蒸米饭,非得配上肉浇头才算正经,毕竟大米饭,肉浇头,才是官配。 都说这玩意儿不顶饿,吃了还泛酸, 小米呢,也是粥里的常客,主打的就是穷人家的人参汤,和蔬菜里的大萝卜并称。 这两样刘德信就没放太多,用布袋子装上百八十斤,换着吃。 白面、玉米面就是主力了,现在的天气又能放得住,每样都装上一大缸,二百多斤。 小麦和玉米粒什么时候都能放得住,就把剩下的粮缸都装满了,千儿八百斤是有的, 以后现吃现磨,刘德旺立功的时候到了。 买的挂面、粉条,顺的各类罐头,保存期够久,也给家里备上。 新鲜蔬菜,这个村里吃到还是很方便的,只是花样少而已。 空间出品的鸡鸭鹅蛋一茬一茬的收,屋里每样放十来斤,给大家补充营养, 然后更多的是找瓦罐做腌蛋,大量的做,这个是刘德信的知识盲区,只能看王玉英的了。 以后每次回来,在对家里的物资进行补充就行, 火红的日子就在前面,吃好喝好用力冲! 这一系列操作,刘德信已经娴熟无比,完成得是润物细无声。 接下来就是一个想法要试试,是刘德信在四九城和田丹在一起出行的那段时间想到的。 当时两个人天南海北的聊,刘德信没有收住,聊得嗨了,田丹提了一句你这自学能力挺强的,可以找机会继续深造。 刘德信就记在心里了,确实不管什么时候,都会看本本,只是多少的问题。 这不就琢磨着先把初中肄业变成毕业,然后想办法在四九城搞个高中毕业证,也足够用了。 至于大学,随缘吧,这个年代要是当个大学生混子,太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 小地方的初级中学校长,再加上教育系统的现管,小黄鱼开道,顺顺利利。 卷子做了,学籍补了,档案填了,刘德信终于从小学生荣升为初中生了。 又完成一项任务,是时候出发去四九城了。 离别总是在三月,亲情是思念的愁, “呜呜,四哥。” “呜呜,四叔。” 在小宝贝们声嘶力竭的痛哭声中,刘德信红着眼圈,和家人一一道别。 刘德信给小丫头们许诺了无数好吃的和好玩的,换来的还是让自己留下来的哭喊。 最后还是大嫂先抱进去小侄女,妈妈和奶奶把小妹拉回屋里才算暂时结束。 刘德信最后抱了一下三哥, “三哥,家里就靠你了!有事儿多和姥爷家联系,我也会经常回来的。” 刘德旺也有些鼻塞,红着眼睛,拍了拍刘德信的后背, “放心,我会照顾好家里的,你在外面一定要保重自己,实在不行…实在不行,就回家来。” 再次挥手告别,刘德信转身踏上了通往四九城的路。 三百六十五里路哟, 从故乡到异乡, 三百六十五里路哟, 越过春夏秋冬。 四九城,我胡汉三又回来了!喜欢年代1944:我有空间囤货种田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年代1944:我有空间囤货种田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