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案首,秦彦! 众人心中震惊,又觉得理所当然,毕竟前两场,秦彦已经拿下头名了。 方铜笑的差点找不着北。 “哈哈哈,听到没,案首秦彦!又是头名!” 周围人冲他友善的笑了笑。 方南枝高兴的绕着她哥转了三圈:“哥,你可真厉害!啊哈哈哈,我哥哥是童生了!” 钱凤萍忍不住红了眼睛,她儿子不愧是她生的! 听着周围的贺喜声,秦彦的思绪才慢慢回归。 他做到了,迈出了这一步,考上了童生。 郑先生同他讲过,考上童生,相当于拿到了科举的入场券。 虽然只是一张入场券,却难倒了无数的读书人。 秦彦面上慢慢浮现一个笑。 他想,他应该可以走的更远,让家里人过得更好。 方银乐呵呵:“侄子成童生了,侄子成童生了。” 其实他还不太清楚童生是什么,但他记得以前大哥就为了这个没少努力。 现在他侄子做到了! 如果说他们四人是喜悦中带着克制,而方桐就是完全放飞自我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已经挤到了方金的身边,硬是把人从马车上拉下来,笑的露出牙花子。 “大堂哥,你又来看热闹呀!我早说过你就没有念书的天赋,看我儿子,也就读了几个月的书,头一次下场,这就考中了。” “大堂哥,你眼气不眼气?我要是你,都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不过,你脸皮厚,这一点我是比不上你了。” “大堂哥,你也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了,多少有点儿见识吧。你说像我儿子这样的,年纪轻轻就中了府试案首,接下来有没有可能考秀才?或者再往上举人?” 方铜是真高兴,放在以往,这些话他顶多放在心里吐槽,往外说也要委婉些。 现在是全无顾忌,一句接一句像是刀子一样扎进了方金的胸口。 方金的脸绿了又黑,黑了又绿,变换不定。 “方铜,你别欺人太甚。”他几乎咬牙切齿。 “哎呦,这可是头一次,大堂哥说这样的话,我还是喜欢你以前嚣张的嘴角!”方铜笑着笑着,突然阴了脸! 他压低了声音,凑近了方金的身边:“所以,大堂哥也觉得忌惮了吗?那张纸条最好不是你让人做的手脚,不然弟弟我也不是吃素的。” 方金原本愤恨的脸上闪过一抹怔愣,他怎么会知道?那件事他做的很干净,没有留下一点儿痕迹。 他很快掩饰过去,装傻道:“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你也别太过得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方铜一直死死盯着他的表情,察觉到了他的不自然,心里更加有底了。 这个账他势必要讨回来。 “这事儿就不用大堂哥操心了。反正你的能力,恐怕这辈子都不能木秀于林了。” 方铜的语气没有多少温度。 他心底万般戾气涌现,但时机不对,这里人太多了。 且彦哥中了案首,不少人盯着呢,他这个当爹的可不能拖后腿。 他压住情绪,转身走了,再面向家人又是一脸的欣喜。 “恭喜秦兄,得案首之位。” 柳严明挤过来,行了一礼。 秦彦忙回了一礼:“同喜同喜!” 周围其他学子也围过来。 “恭喜秦公子,柳公子,两位年纪轻轻就能中榜,真可谓是人中龙凤。” “几位客气,都是运气使然!” 两人齐齐谦虚回去。 一刻钟后,围在这里的人散了不少。 方铜一家这才挤到前面去,亲眼看了下榜单。 确认了秦彦的名字,才彻底安心。 “走走走,抓紧回客栈收拾东西,回村!这次要赶在报喜的衙役之前回去!”方铜笑呵呵张罗。 一家人昨个就收拾好了行李,现在回客栈办理一下退房,就能走了。 一路上,方铜差点儿给牛车赶出马车的速度。 临近下午的时候终于回去了。 好巧不巧,在村口和报喜的衙役就遇到了。 这些衙役也是从府城来的,他们是骑马,本来速度要快不少。 但是现在县城耽误了会儿工夫,找县里的衙役问路,所以这会儿才到村口。 两方一见面。 方铜见他们敲锣打鼓,二话不说就给红封! “多谢几位官爷,真是辛苦你们了,这大老远的!” 收到红封的衙役们一愣,这人谁呀? 其中有一人眼尖,看到了秦彦,认出来了,反应过来。 “原来是秦彦秦童生啊,我等正要去家里报喜,这就遇上了。” “恭喜秦公子得府案首!” 其他衙役一听,纷纷跟着恭贺。 “公子真是年轻有为。” 秦彦浅笑。 “多谢几位大哥,大哥们妙赞了。” 呦呵,童生老爷管他们叫大哥呢。 别看衙役在普通百姓面前风光,但在读书人眼里,不过是个跑腿打杂的,不入流的行当。 这秦公子倒是不同,不仅长得英俊,还这么懂礼,衙役们不由心生好感。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方铜更加直接点,又从怀里掏出一把红封发给他们。 “官爷们,沾沾喜气,都别客气。” 衙役们痛快收下,他们当然不会客气,从府城跑那么老远过来,不就是为了红封吗? “官爷们,咱一会儿进了村,敲锣打鼓的时候都卖点儿力气呗!俺们村十几年都没出过童生,让村里人都跟着高兴高兴。” 方铜笑呵呵的。 至于去年他大哥那次中榜的事已经被他忽视了,反正后面也被撸了功名。 衙役们对视一眼都懂了。 什么让村里人高兴,无非是想在全村面前炫耀一把。 也是,亲儿子通过府试还中了头名,张扬一点也是应该的。 衙役们齐刷刷应下。 当即敲锣的敲锣,打鼓的打鼓,还有扬声报喜的! “恭喜木山村秦彦秦小公子,高中府试头名!” “咚咚咚!!” 衙役们敲锣打鼓走在前面。 方铜特意放慢了牛车的速度,跟在后面。 秦彦多少有些脸皮薄:“爹,这样是不是太张扬了?” “你年纪小,不懂。一个人这辈子,能有几次机会中府试头名?不就这一次?可不得好好宣扬一下。” 方铜理所当然道。 秦彦懵了一下,好像有点儿道理。 等他以后再考,就是院试乡试之类的,再也不用考府试,可不是一辈子就一次吗? 方南枝已经认同了点头。 “爹,等我学成出师那天,你能不能也请人给我敲锣打鼓,在村里扬名。” 小丫头一脸期待。 方铜摸着下巴想了想,同意了。 是呀,得给闺女宣传开了,让大伙知道她会医术,不然怎么上门求医呐? 秦彦听的一脸黑线。 医者想要打响名气,靠的是实打实的医术,可不是这些。 还不等他说话,钱凤萍已经把他拉到身边,给他正了正衣裳,理了理头发。 “彦哥,一会儿村里人都来看热闹,你可得注意形象。” 方南枝一听,跟着帮忙。 秦彦再没机会开口。 在衙役们努力下,吸引来不少村里人。 “这敲锣打鼓的阵仗有点儿眼熟。” “不得了了,老秦家祖坟冒青烟了,秦彦考中童声了。” “瞅你那话说的,人秦彦他爹就是秀才,儿子考个童生不是很正常吗?不对,啥,秦彦考中了?他才念书多久呀?” 村里人七嘴八舌的围上来。 当然他们是不敢拦着衙役们路的,只是聚在周围,议论纷纷。 “恭喜木山村秦彦秦小公子,得了府案首……”衙役又高喊了一嗓子。 “又是案首,那不是头名吗?秦家小子这么厉害。” “好家伙,方铜算是掏着了,平白得的儿子这么有出息。” 程大富的声音最是响亮。 说完他眼睛往后一瞟:“铜子,你们回来了?” 吕氏嫉妒的眼睛都红了,啐了一口:“不就是儿子考中童生了吗?这给你们傲的,尾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 她这一口唾沫非常精准的落到了衙役的鞋面上。 那衙役当即黑了脸,就要从腰间抽刀。 “你这刁民,胆敢袭击官差!” 亮晶晶的刀一出,吕氏吓得后退好几步。 她脸都白了,解释:“大人,我哪敢啊,我那可不是冲着您……” 衙役才不听她说话,他这鞋可是他刚进门的媳妇亲手给做的,他都没舍得穿几回呢。 见他凶神恶煞,吕氏更怕了。 她也不傻,情急之下冲着牛车上面喊。 “方铜啊,嫂子平日待你可不差,快帮嫂子说句话呀!” 方铜装听不着。 不说刚才吕嫂子还冲他们阴阳怪气呢,就单听这话,什么叫嫂子待你不薄? 他们又不是亲的叔嫂,听着好像俩人有啥事似的。 他要是搭腔让人误会了咋整? 他方铜可是良家妇男。 衙役眼瞅着要抓人了,吕氏的男人,吕大棍还是从人群中挤了出来。 厌恶的看了自家娘们儿一眼,但还是挡在她身前,冲着衙役们点头哈腰。 “大人,女人家不懂事,您可别生气。您这鞋我赔,赔您一双新的!” “我呸!老子是缺你一对鞋的人吗?”衙役黑着脸。 他这鞋是自个媳妇做的,是随便一双鞋就能比的? 程大富见了,忍不住捅了吕大棍一下,压低了声音:“吕大哥,这会儿你还抠门啥?赶紧说赔钱呀。” 吕大棍整张脸就苦了起来,本来就长得丑,这会儿更是五官皱在一起了。 他回头狠狠踹了媳妇儿一脚,还是开口:“大人,小的给您赔钱。” 说着话他从身上掏出来几钱碎银子。 本来想从中拿一块,但衙役已经一把全部抢过。 “行,算你小子识相。管好你媳妇,秦彦小公子如今是童生,府城里有的是大人物赏识,可和你们不一样了。” 后面半句话他特意提高了嗓门儿,是说给全村人听的。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算是给秦家人一个面子。 方铜心里高兴,面上还得使劲绷着。琢磨等到了家门口,还得给衙役们再发两次红封才好。 就这样,衙役们敲锣打鼓在前,村里人热热闹闹跟在两侧,方铜赶着牛车在后面,一起到了秦家。 大门早就打开了,铁柱几个都笑的露出大门牙。 “里边儿请,里边儿请。” 方铜也从牛车上跳下来了,赶紧往前跑了几步招呼。 “官爷们请坐。” 这会儿功夫,村长也来了,方铜一并请进去,让他上座。 铁柱几个不知道从哪找出来鞭炮,直接挂在墙头上就点。 “噼里啪啦”的声音响彻整个院子,又添了几分热闹。 方南枝机灵的给衙役们送上茶水。 衙役们喝了水,很给面子的又留了会儿。 和村长以及秦家院子里头外头围着的人又传了下喜讯,以及说了一下府试案首有多难得。 那是在几百人里面考出来的! 大伙儿听的啧啧称奇。 “还别说,我早就看出来了,秦彦这小子打小就和旁的孩子不一样,聪明着嘞,果然现在就成童生了。” “啥玩意你早就看出来了,去年,你不是说秦彦命不好,没了亲爹自个儿又残废,以后还不知道咋活呢?” “呸呸呸,我可没说过啊。我一直就稀罕秦彦着孩子来着,我家孙子可比他差远了。” 大娘立刻急了,连忙去捂住那人的嘴。 寻思她俩平时也没结仇呀,这时候拆她台干嘛?而且那话说出来万一让秦家记恨上咋整? 没听衙役说,秦家和他们不一样了吗?那都不是泥腿的了。 周围人见了哄笑出声! 衙役们足足在秦家待了小半个时辰才走。 再不走来不及了,他们差点儿忘了木山村有两人中了童生,还有一家没去报喜呢。 “秦书才家住哪儿?”有衙役问道。 不用方铜回答,看热闹的就有给他指路的。 “秦族长孙子也考中啦?”有人好信。 “秦书才公子中了府试第三十二名。” 衙役们敲锣打鼓朝着秦族长家去了。 大伙的热情一点儿也不减。 “三十二名?那不是比秦彦差远了吗?” “瞅你那话说的,案首是头名,好几个县也就出了这么一个,是一般人能比的吗?要我说秦书才也不错了,好歹考中了!方金连县试都没过呢。”喜欢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