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法子(1 / 1)

秦家在大王村有二十亩麦田,小王村三十亩。 说起来,这五十亩地,还是三年前买的。当初苏晴雅送来的是清一色的水田。 但新麦种产量高,不多种些可惜了。 方铜才特意买的地。 放在大王村和小王村,还能让二娃和成小虎一并管着。 马车在村口停下,先注意到的是二娃媳妇——胡金兰。 “铜哥!”她招呼一声,刚好马车车帘掀开,露出里面的人:“嫂子,枝枝,你们也来了?” 方铜随意一点头:“弟妹,二娃呢?” “在麦田呢,说是今年麦苗长得不对劲,还想找你问问呐。”胡金兰指了一片半山坡。 方铜心就一沉,没多说,赶着马车继续往前。 等到了地里,陆捕头从车辕上跳下来,学着方铜的样子,拔了两株麦苗。 “你是说这些黄斑?往年没有?” 陆捕头可没种过地,看不出分别来。 方铜神色严肃点点头,他看出来了,这边情况比木山村还严重些,黄斑更大。 陆捕头出来混这么多年,也不是没脑子,绕着麦田走了一圈,看过情况。 还跑去请教田间的农人,问了些情况。 然后他就决定带方铜见林大人了。 临走前,方铜和闺女在角落嘀嘀咕咕会儿,钱凤萍给俩人放风。 首先确认了,系统能买到那什么杀菌剂。 但不好直接拿出来,拿出来没法和人解释。 方铜就明白了。 随着他也读书,懂得更多,有些他们世界不存在的东西,冒然拿出来,不仅暴露他闺女儿子,且会对这个世界造成些影响。 这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谁也不知道。 比如新麦种,从好的一方面来说,粮食增产,天下人少一些被饿死。但从发展角度看,是不是少了些人们研究琢磨种子改进的过程?直接拿到了结果? 目前看,是好处大于坏处,长远看,就是方南枝也不敢评说。 所以他们必须慎重。 如果方铜找个借口,说这杀菌剂是什么西域或者更遥远地方买的,朝廷会不会为了它花费人力物力去寻那个地方? 事关农事,朝廷一定会重视的。 可他要是不拿出来,剩下的两个法子,用处又不大。 今年的麦子就完了,自家地多,还种了水稻。但粮食减产,放在一个普通农家,就可能要饿死人的。 方铜就这么纠结着,跟着陆捕头走了。 钱凤萍母女留下了,不管府衙那边怎么决定,先给自家小麦治理下。 钱凤萍刻意安排,让成小虎带人找杂草啥的,去烧,弄草木灰。 自个和闺女守在井边,往上提水。 拽上来一桶,就让枝枝悄悄兑什么杀菌剂进去。 二娃去找了老岳丈,胡老爹一趟。 胡老爹对找个女婿百分百信任,和二娃一起找了大王村小王村的村长。 俩村长和二娃也挺熟的,平时关系还行。 毕竟二娃在俩村拥有大片土地,村长平日还是让他三分的。 有胡老爹作保,加上二娃他们已经在自家麦田忙活了,俩村长还是各自动员村民了。 多数村民信了。 今年的麦子确实不正常,尤其家里有老人的,都经过事。 跟着一起弄草木灰,还有去打水的。 两个村,共有五口井,还有一条小溪,因此不缺水。 就是苦了方南枝,她分身乏术啊,总不能直接往井水溪水里投杀菌剂吧? 平日里,大伙还要喝水的。 再喝出毛病咋办? 她和娘吭哧吭哧提了半天水,最后决定换个策略。 俩人直接去麦田周围晃悠。 钱凤萍和地里的人打招呼,寒暄,方南枝就趁机往人家水里加东西。 这么搞,大王村的麦田,母女俩都走了一遍。 钱凤萍嘴皮子磨破了,方南枝也挺累。 可小王村还没去呢。 母女俩找了阴凉地坐着歇息:“枝枝啊,这样不行,我记得杀菌剂,一天要喷个五六次吗?” 方南枝愁眉苦脸点头。 突然,她一拍脑门,哎呀,她怎么犯蠢了。 “娘,我有法子了!” “啊?” 钱凤萍一愣。 俩人找了二娃,让二娃套了牛车,去府城。 自家马车被爹用了。 方铜已经见过林大人了,他还是只提了草木灰,和大蒜汁两种法子。 至于杀虫剂,他还是决定另外想法子掺进去。 林大人是府尹,也没少关心农事,当即亲自去证实。 他去的是淮安府官田,还带了不少官员。 等证实后,他立刻给各县下了文书,彻查小麦黄疸病,并将方铜的两条法子写了上去。 他这么信方铜,一是知道,新麦种就是他种出来的。二是给少将军面子。 新麦种的事,府城知道的人不多,只在县城那里疯传。 但林大人是府尹,治下的事哪有能瞒过他的? 等方铜回家,外头已经宵禁了。 要不是有陆捕头护送,他非得被抓起来。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多谢陆哥送我一程。” “不必,是林大人亲自吩咐的,我只是听令办事而已。”陆捕头其实有些不解的。 林大人好像很看重方铜啊? 方铜也不明白,堂堂府尹对他一个平民百姓太好了吧? 他不知道,这段时间,有几股不明势力悄悄进了淮安府。 要针对方铜一家。 已经有人两次出手,想抓方南枝或者方铜的,都被林大人悄无声息挡下了。 林大人多少猜出来了,这些人似乎为了针对少将军。 他不想在京城各方势力站队,但更不能让少将军的亲眷在眼皮子底下出事。 回头少将军得胜归来,追究起来,他怎么交代? 关于少将军能否打胜仗,林大人以前怀疑过。 但现在有七八成信任了,因为蒙毅将军,被少将军救出来了。 这事在京城引起轰动,皇帝大喜。 在早朝上大肆夸奖少将军,但也有人提议追究蒙将军作战失利责任的。 这事还没定论。 蒙将军不知道会怎样,少将军崛起却是能看着的! 他何必得罪这样的人物? 其实林大人觉得,少将军在城门口露面,就是故意的。 引着他查到了秦家。 既然他知道了,还能不保护吗? 真是心机深沉之辈。 且,通过这段时间派人暗中护着,他的人还察觉了别的。 另外有武功高深的暗卫,在保护方家人。 只是他们轻易不露面。 尤其在他的人冒头后,那些暗卫更隐蔽了,只偶尔做点收尾工作。 林大人倒是很想细查,护着秦家的人是谁,但又怕掉进另一个坑里。 他只能收了好奇心,当个尽职尽责的县令,严查进出城的人。 让某些心怀不轨的人进不来。 正因为双重保护,方铜一家人过的幸福简单,毫无察觉。 方铜一进家门,见院里摆了二十几个大缸,满满当当的。 他目瞪口呆,再往二进院走,二娃忙着打水,成小虎抱着个杵子,正在“哐哐哐”碾药材,钱凤萍则把各种药按比例包好,放在大锅里煮。 方南枝负责生火,抽空偷摸往锅里加杀菌剂。 系统出品的杀菌剂,是浓缩的,药物喷洒比例是1:1000。 且她问过系统,混入些中药什么,不影响药性。 她现在锅里熬煮,属于稀释第一回,等回头各家使用,再往水里添,等稀释第二回。 再喷洒在小麦上就差不多了。 “这,干啥呢?”方铜呆呆的问。 “枝枝说,怕草木灰水不管用,中医有个方子,能杀菌杀虫,她熬药,到时候也往地里喷点,试试,万一也有点用。”二娃将熬好的一锅药,盛进大缸里,又提了两桶水倒锅里。 一趟活下来,给他累够呛。 方铜和闺女对视一眼,一下就懂了。 这法子好啊。 “咳咳,我来帮忙。”他撸起袖子就去干,还问:“这都啥药材啊?” 意思是,不会让人从药材上查出什么吧? “爹,我用了苦楝皮、浮萍等等,都是杀虫驱蚊的。”方南枝冲他眨眨眼。 这药一般用来做香囊啥的,夏天用。 熬成药汁,往地里喷洒多少也有些用吧? 当然,主要是其中的杀菌剂。 反正方铜很高兴,明天他再去找林大人,就说闺女自制的药汁,防虫的,不知道效果。 但好歹试试呗,以前也没人治理过。 到时候草木灰和药汁轮换着喷,要真有用,他们也不知道是哪个起的作用。 暴露的可能性更小。 不过,这么一来,只有一个问题。 就是这药汁,得自家捐献才行。 干活累是一方面,药草也要钱啊。这可是要供应全府城的药汁啊。 “咳咳,爹,我药草都反复用两次的。”似乎看出爹的想法,小丫头凑在他耳边说。 方铜却咬咬牙:“也别太省,万一有人查这药呢,该花花,咱家不是刚得了五个大金锭吗?” 应该够买药了。 不用动自家老本。 方南枝心疼的捂住胸口:“爹,你好奸诈。” 五个金锭子,她拿的最多,相当于现在她出的也最多啊。 方铜憨笑:“别乱想,爹不是那样人。” 哼哼,谁让闺女不给他分钱的。 方南枝扭头不理他,不是才怪。 五个人忙活到后半夜,实在撑不住了才睡。 天亮又继续干。 方铜一早去了府衙,和林大人禀告了声,顺便打探下,整个淮安府种冬小麦,发现黄疸病的,大概有多少。 这要不是看在少将军面上,看在他要为府城捐药汁份上,林大人真不会告诉他。 这可涉及一个府城的人口。 是普通老百姓该知道的吗? 方铜哪懂这些弯弯绕绕,知道大概的数后,狠狠松了口气,比他闺女算的少多了。 也是去年收成不错,不少人家没种冬小麦,怕费了地力。 他回家和闺女一说。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方南枝算了算,他们干三天就差不多,进献百口大缸的药汁,给每家发一个竹筒就好。 “行,爹帮你,等忙完,咱一道回村看看。” 虽然他给村里送口信,说了治理黄疸病法子,但还想去亲自看看。 木山村才是他们一家的根。 当天下午,陆捕头就开始带人来搬运药汁了。 看着大缸,陆捕头直皱眉:“不是按竹筒发吗?” “嘿嘿,这不是一时买不到那么多竹筒吗?劳烦你们发的时候,再分一次。”方铜憨笑。 陆捕头信他才有鬼,明显是舍不得花钱买。 接连三天,不仅秦家人,二娃他们忙的团团转,府衙的一众衙役也累瘦一圈。 谁懂啊,他们得带竹筒,来秦家一罐罐分好,再用牛车分给各县。 竹筒当然是县衙出的钱,但这活也繁琐啊。 主要是大缸实在难运,太重,放牛车上,就不能拉人了,牛拉不动。 大缸还容易摔喽。 终于,所有药汁都运走。 方铜给闺女请假,带他们回村了。 淮安府上下都已经动起来了,县令召集里正们开会,提到小麦黄疸病的事,严格要求治理。 草木灰水,和药汁,一天喷五次,要连续半个月。 哦对,喷洒要注意量,别一次性倒太多水,反而给小麦淹死了。 木山村干的最早,谁让他们最快发现。 一开始是方铜托人传信,说的法子。吕大棍两口子根本不听。 天天蹲地头,拢着袖子看大伙忙碌,说他们白费功夫,瞎折腾,小麦看着绿油油,挺好的。 后来县里发公告了。 老村长一听这什么病传染,也就是全村防治,吕家不管,也会威胁大家伙的小麦。 就跟里正反映了下,治下有个不肯配合的村民。 里正带了俩衙役来跟吕大棍唠的,不到半刻钟,两口子就去地里忙活了。 里正说了,不配合的,就是心怀不轨,害全县百姓,衙役直接抓走。 两口子哪敢作妖啊?其实要有人早告诉他们,县令让整,他们直接就听话了。 根本用不着威胁。 对此,老村长哼哼,真当他这村长没排面?县里出公告还得屁颠屁颠告诉你? 不好好整治下吕家,真以为他吃素的? 里正也把两口子当典型,去各村讲话时候,就拿他们做反面例子,说一说。 一时间,十里八乡都知道木山村吕家。 吕大棍亲家,深觉得丢人,于是上门把自个闺女接走了。喜欢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原神:鄙人最擅长献祭,别哭 京南逢春 宝可梦直播:冠军也有二周目 旧爱新欢 棠木依旧 除夕夜,暴雪天 疯了吧,你管这叫娱乐职业? 七零知青她有的是力气和手段 抗日:从民团开始 独宠阴郁小奶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