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符号解谜寻线索(1 / 1)

月光像碎银般洒在青石板上,沈清欢跟着司墨的脚步往乐坊走,小腹的钝痛一阵紧似一阵,额角沁出薄汗。 她攥紧琵琶背带,指尖泛白——这具身子到底还是太弱了,两辈子的月信都被这破金手指搅得乱七八糟。 “慢些。”司墨突然停步,转身时披风带起一阵风,扫过她发间的银簪。 他没看她,目光却落在她微颤的指尖,“乐坊的门灯还亮着,不急。” 沈清欢一怔,随即明白他是看出自己不适。 前世被休时,她连喝药的钱都没有,哪有人会注意她月信时的疼? 这一世,连刀鞘都磨出茧的手,倒比绣娘更细致。 “劳烦司统领挂心。”她垂眸笑,声音却轻得像飘在风里,“不过是老毛病,挨过今夜就好。” 司墨没接话,只是放慢脚步,与她并肩而行。 他的影子将她的影子完全罩住,像道移动的墙,隔开了巷子里穿堂的风。 到乐坊门口时,白璃正踮着脚扒门缝,见两人过来,慌忙退开,手指在胸前比划:“阿姊可算回来了!李妈妈说你再晚半个时辰,明早的晨课要加练三曲!” 沈清欢揉了揉她发顶,将琵琶交给她:“我去偏院取个东西,你先回房温《玉树后庭花》——明日李妈妈要是挑刺,你弹第二段时把尾音压半分。” 白璃眼睛一亮,用力点头,比划着“阿姊最聪明”,抱着琵琶跑远了。 司墨站在门外,看着那抹青衫消失在廊角,才从怀里摸出纸条:“明日辰时三刻,我在西市茶棚等你。陈博士去了终南山,得后日才回。” 沈清欢摸了摸发间银簪,母亲临终前塞给她的东西,此刻贴着头皮发烫。 “我有别的法子。”她抬头看他,眼里映着门灯的光,“乐坊里有个张伯,从前在教坊司当差,或许识得这些符号。” 司墨的手指在刀鞘上敲了两下——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 “你确定?” “不确定。”沈清欢笑,“但总得试试。当年我娘被萧太后逼死时,张伯偷偷给过我半块米糕。他不是萧氏的人。” 司墨没再追问,将纸条重新塞回怀里:“明日我陪你去。” “不用——” “乐坊进出要腰牌。”他打断她,转身时披风翻卷如鸦羽,“我有禁军的腰牌。” 沈清欢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巷口,手按在小腹上慢慢蹲下来。 夜风卷着墙根的枯叶打旋儿,她却觉得心里暖烘烘的——前世她被休回娘家,连棺材本都被兄长骗走;这一世,倒有个人肯替她亮刀,替她守着秘密。 第二日辰时,沈清欢换了件素色襦裙,将银簪仔细别在鬓边。 白璃往她怀里塞了个暖手炉:“阿姊揣着,张伯住的柴房漏风。” 她捏了捏白璃的手,刚走到前院,就见司墨靠在朱漆门框上,玄色官服外罩了件青布短打,腰间的刀用粗布裹着,倒像个寻常的行商。 “李妈妈问起来,就说你表兄来送冬衣。”他递过个布包,里面是叠得整整齐齐的棉袄,“我查过,张伯原名叫张守义,二十年前在教坊司做杂役,儿子战死沙场后被萧太后安置到乐坊。” 沈清欢接过布包,指尖触到棉袄里层硬邦邦的东西——是块禁军腰牌。 她抬头看他,他正望着廊下的枯梅,耳尖微微发红:“以防万一。” 柴房在乐坊最北边,墙根结着薄霜,门环上挂着草绳编的门帘。 沈清欢掀开门帘,霉味混着药香扑面而来。 土炕上堆着旧棉被,炕头小桌上摆着药罐,一个白发老人正蹲在地上拾柴火,听见动静抬头,浑浊的眼睛突然睁大。 “沈、沈娘子?”张伯的手一抖,柴火噼里啪啦掉了满地,“您、您怎么来了?” 沈清欢蹲下身帮他拾柴火:“张伯,我娘是沈若秋,您可记得?” 张伯的手抖得更厉害,药罐里的药汁噗噗往外冒:“记得,怎么不记得?若秋娘子的琵琶音儿,能把月亮都唱弯了……”他突然住嘴,警惕地看了眼司墨,“这位是?” “我表兄。”沈清欢将布包递过去,“他给您带了冬衣。” 张伯接过布包,摸到腰牌时浑身一震。 他掀开布包看了眼,又慌忙裹紧,压低声音:“您是为若秋娘子的事来的?” 沈清欢从袖中取出纸条:“张伯,您识得这些符号么?” 张伯凑近看了眼,瞳孔剧烈收缩,手死死攥住纸条边缘,指节发白:“这是……这是教坊司的密谱!当年安史之乱前,宫里头的乐师怕乐谱失传,用古篆混着工尺谱编了套暗号,只有掌事的乐正和首席乐伎能识得!” “我娘是首席乐伎?”沈清欢心跳如擂鼓。 张伯点头:“若秋娘子十六岁就封了乐正,后来……后来萧太后还是萧昭仪时,跟您娘学琵琶,您娘不肯教她‘天音三叠’,她就……”他突然住嘴,目光扫过司墨,“这位爷可信?” 司墨解下腰间的刀,放在桌上:“我是禁军司墨,若有虚言,这刀认你。”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伯盯着刀镡上的龙纹看了片刻,终于长叹一声:“当年萧昭仪为争宠,诬陷若秋娘子与外臣私通,皇上要杖毙她,是我偷偷给她送了堕胎药……”他突然捂住嘴,老泪纵横,“她临去前塞给我半块玉佩,说若有一日她女儿来问,就把这个给她。” 他从炕席下摸出个红布包,打开是半块羊脂玉佩,与沈清欢发间的银簪内侧刻着相同的缠枝莲纹——正是母亲临终前塞给她的信物! 沈清欢的手颤抖着抚过玉佩,眼泪砸在上面:“我娘……她当年有孕?” “三个月的身子。”张伯抹了把脸,“她怕孩子生下来被萧氏害,才……才……”他转向纸条,“这些符号是她临走前写的,我当时不识字,后来才知道是首曲子的谱子,叫《惊鸿引》,说是能引动‘天音琵琶’的器灵。” “天音琵琶?”司墨皱眉,“不是说早在安史之乱时就被毁了?” “那是萧氏放的谣言!”张伯一拍桌子,药罐里的药汁溅出来,“当年若秋娘子用‘天音琵琶’弹《大定乐》,皇上龙颜大悦,要封她为乐妃。萧昭仪怕她分宠,买通乐工在琵琶弦里下了毒,又放火烧了琴阁。可那琵琶是昆仑玉髓所制,哪是凡火能毁的?若秋娘子临死前说,琵琶藏在终南山的普济寺,等她女儿来取……” 沈清欢抓住他的手腕:“普济寺?” “早废了。”张伯摇头,“二十年前山洪冲垮了山门,现在只剩半座佛殿,野狐狸都在佛像头上做窝。”他指着纸条上最后一个符号,“这是普济寺的标记,当年教坊司的乐师去祈福,都会在墙根刻这个。” 司墨抽出腰间的短刀,在掌心画了个地图:“普济寺在终南山北麓,离长安三十里。我去过,确实只剩断墙残碑。” 沈清欢将纸条和玉佩收进怀里,小腹的钝痛此刻倒像被烧红的铁烙着——她等了两辈子,终于要摸到母亲的真相了。 “现在就去。”她站起身,琵琶背带勒得肩膀生疼,“晚了怕被萧氏发现。” 司墨将刀重新系在腰间,目光扫过她泛白的嘴唇:“我背你。” “普济寺的山路不好走。”他蹲下来,玄色短打的脊背像座山,“你要是摔了,陈博士的古文字解读我就全当没听见。” 沈清欢咬了咬嘴唇,趴上他的背。 他的体温透过粗布衣裳渗进来,比白璃的暖手炉还热。 她贴着他后颈,闻到淡淡的松烟墨香——是他总在写军报的味道。 山路比想象中更难走,枯叶底下藏着碎石,司墨的脚步却稳得像钉在地上。 沈清欢望着他被汗水浸透的后颈,突然想起前世被休那天,她跪在雪地里求兄长收留,兄长把她的妆奁匣子扔出来,里面的银簪滚到雪地里,沾了泥。 这一世,她的银簪没沾泥,她的秘密有人守,连普济寺的破庙,都有了去的底气。 日头偏西时,他们终于看到了普济寺的断墙。 半座佛殿歪在山坡上,檐角的铜铃早被人摘走,只剩生锈的铁环在风里摇晃。 殿门倒在地上,门楣上“普济寺”三个字被苔藓盖了大半,隐约能辨。 司墨将沈清欢放下,抽出短刀先走进去。 殿内积了半尺厚的灰,佛像缺了半张脸,供桌上摆着几个野果,显然有野兽来过。 “那边有个地窖。”沈清欢指着佛像背后的青砖,“张伯说,乐师们会把重要的东西藏在佛座下。” 司墨用刀背敲了敲青砖,果然听见空洞的回响。 他蹲下来,指尖抠住砖缝一掀,一块青石板应手而开,下面是个黑黢黢的洞。 沈清欢摸出火折子点燃,火光映出洞壁上的刻痕——正是纸条上的符号! 她顺着刻痕往下走,司墨紧跟在她身后,手始终虚扶着她的腰。 洞底有个石匣,上面刻着缠枝莲纹,和玉佩、银簪上的一模一样。 沈清欢颤抖着打开石匣,里面铺着红绸,红绸上躺着一把琵琶——玉白色的琴身,弦柱是珊瑚雕的,在火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天音琵琶……”她轻轻抚过琴身,指尖刚碰到弦,一串清越的琴声突然炸响,震得洞壁的灰尘簌簌往下掉。 司墨立刻将她护在身后,短刀出鞘三寸:“怎么回事?” “是共鸣。”沈清欢望着琵琶,眼里有泪有笑,“我娘说过,天音琵琶认主,只有血脉相连的人才能弹响它……” 话音未落,洞外突然传来一声异响。 像是枯树枝被踩断的声音,又像是有人压低了声音的喘息。 司墨的刀完全出鞘,玄色短打被风掀起一角:“退到我身后。” 沈清欢握紧琵琶,心跳得几乎要撞破胸膛。 她望着洞外逐渐浓重的暮色,听着那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像是有人穿着皮靴,踩着枯叶,一步一步,朝着地窖的方向走来。喜欢琵琶惊鸿庶女逆袭长安乐坊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琵琶惊鸿庶女逆袭长安乐坊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仙人已死 [与君歌同人] 织鱼_拿不动笔的西瓜【完结+番外】 前妻的嘴好软_时笙世【完结+番外】 [红楼钗黛] 不正经心理疗愈_笑笑仙【完结】 生亦何欢_拿不动笔的西瓜【完结+番外】 新概念诡道升仙 爹妈卖房子跑路,我只能与鬼同居 废物夫夫征服全星际 一入编制深似海 开局杀穿众鬼,吾为异界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