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都市的一隅,车水马龙的喧嚣声似乎永远都渗透不进一条静谧的小巷。小巷尽头,一扇朱红色的木门半掩着,门楣上一块古朴的匾额,上书“岐仁堂”三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隐隐泛着光。这里便是岐大夫悬壶济世的地方。 这一日,阳光慵懒地洒在门前的青石板上。岐仁堂里,岐大夫正坐在桌前,翻看着一本泛黄的医书,那书的封皮已有些磨损,书页间还夹着些干枯的草药标本。突然,一阵急切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这份宁静。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个中年女子在家人的搀扶下,脸色煞白地闯了进来。她双手抱头,身体微微颤抖,嘴里不住地呻吟着:“疼死我了,疼死我了……”家人一脸焦急,一进门便喊道:“岐大夫,快救救我老婆,她头疼得快受不了啦!” 岐大夫赶忙起身,快步走到女子身边,示意她在椅子上坐下。他神情镇定,眼神却透着关切,轻声说道:“莫急莫急,且先坐下,让我来瞧瞧。”他伸出那双手,虽已有些粗糙,却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为女子把起脉来。 过了片刻,岐大夫又仔细观察了女子的舌头,只见舌淡苔薄白。他微微皱起眉头,思索了一番,然后缓缓开口:“依我看呐,你这头疼之症,乃是肝阳上亢所致。《黄帝内经》有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你体内肝阳过盛,如同那春日里的狂风,上扰清窍,故而头疼欲裂。” 女子的家人一脸疑惑,问道:“岐大夫,这肝阳上亢是怎么回事啊?我们平日里也没听说过。” 岐大夫微微一笑,耐心解释道:“这肝在我们人体之中,犹如那将军之官,主疏泄,主藏血。若长期情志不舒,或是劳欲过度,就容易导致肝阴亏虚,阴不制阳,肝阳便会像脱缰的野马一般,向上冲逆。就好比这自然界中,水少了,火就会旺盛,火势往上蔓延,就会影响到上头的清灵之地。而头部,正是诸阳之会,肝阳上冲,自然就会引发头疼之症。你夫人平日里是不是经常容易生气,或者睡眠不太好啊?” 女子微微点头,有气无力地说:“岐大夫,您说得没错。我这些年工作压力大,脾气是不太好,睡眠也一直不太踏实。” 岐大夫点了点头,接着说:“这就对了。情志不畅,肝郁化火,久而久之,肝阳就会亢盛。再加上睡眠不好,阴血得不到很好的滋养,肝阳就更容易上扰。如今你这脉象,寸上鱼际尺不足,正是肝阳上亢的典型表现。寸脉代表着上焦,上冲到鱼际之处,说明肝阳上逆之象明显;而尺脉不足,则表示下焦肝肾之阴亏虚。” 女子的家人听了,恍然大悟,急切地问道:“那岐大夫,这病该怎么治啊?” 岐大夫站起身来,走到药柜前,一边思索一边说道:“治病之法,当以平肝降火、潜阳重镇、活血逐瘀、滋阴补精为要。我且为你开一副药方。”他拿起毛笔,饱蘸浓墨,在纸上写下了一行行字迹: 白蒺藜30g 勾丁15 g 菊花30g 夏天无30g 夏枯草30g 川芎12g 怀牛膝30g 鸡血藤15g 黄芩30g 天麻30g 车前子30g 石决明30g 生龙牡各30g 益母草30g 泽兰15g 蝉衣30g 女贞子15g 旱莲草15g 写罢,岐大夫放下毛笔,指着药方说道:“你看这白蒺藜、勾丁、菊花、夏枯草、黄芩,它们就像是一群英勇的将士,专门负责平肝降火。白蒺藜能平肝解郁,疏散风热;勾丁则可清热平肝,息风定惊;菊花有清肝明目之效,能疏散肝经风热;夏枯草能清肝泻火,消肿散结;黄芩更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良药。这几味药合用,能把那上亢的肝阳给降下来。” 女子的家人听得入神,不住地点头。岐大夫接着说:“石决明、生龙牡,它们如同那坚固的城墙,起着潜阳重镇的作用。石决明咸寒质重,能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生龙骨和生牡蛎能重镇安神,潜阳补阴。有了它们,就能把上逆的肝阳给镇住,不让它再肆意妄为。” “那这川芎、怀牛膝、鸡血藤、夏天无又是起什么作用呢?”女子的家人好奇地问道。 岐大夫笑着解释道:“这肝阳上亢,往往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产生瘀血。川芎乃是血中之气药,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怀牛膝可引血下行,补肝肾,强筋骨;鸡血藤能行血补血,舒筋活络;夏天无有活血通络,行气止痛之功。它们合在一起,就能起到活血逐瘀的作用,让气血运行更加顺畅。” “还有这车前子、益母草、泽兰,它们能利水减压。《金匮要略》中提到,水湿之邪也会影响人体的气机。车前子能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益母草能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泽兰能活血调经,祛瘀消痈,利水消肿。通过利水,能减轻体内的压力,让肝阳不至于那么容易上冲。” “那女贞子、旱莲草、天麻呢?”女子的家人继续追问。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岐大夫耐心地说:“这肝阳上亢,归根结底是因为肝肾之阴亏虚。女贞子和旱莲草组成了二至丸,能滋补肝肾之阴。天麻能息风止痉,平抑肝阳,又能滋养肝阴。它们能从根本上补充肝肾之阴,让阴能制阳,肝阳就不会那么容易上亢了。而蝉衣呢,它有安神定志的作用,能让你夫人睡眠好一些,睡眠好了,肝血得到滋养,肝阳也就更容易平复。” 女子的家人听了岐大夫这番详细的解释,心中的担忧减轻了不少。岐大夫又叮嘱道:“这药要水煎服,每日三次,先服三剂。服药期间,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生气动怒,饮食也要清淡一些。” 女子的家人千恩万谢,拿着药方去抓药了。 三天后,女子在家人的陪同下,再次来到了岐仁堂。这次,她的脸色明显好了许多,步伐也轻快了不少。一进门,她就兴奋地说:“岐大夫,太神奇了!吃了您开的药,头已经不疼了,整个人都轻松多了。” 岐大夫笑着为她把了把脉,又看了看舌头,说道:“脉象较之前平稳了许多,看来药已对症。效不更方,你再接着服用十五剂,让病情更加稳固。之后,可常服杞菊地黄丸善后。这杞菊地黄丸能滋肾养肝,对你的病情有很好的调养作用。” 女子和家人感激不已,对岐大夫的医术更是赞不绝口。岐大夫微笑着说:“这中医治病,讲究的是辨证论治,只要找准了病因病机,对症下药,自然就能药到病除。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经典医书,那可都是宝贝啊。” 此后,女子按照岐大夫的嘱咐,按时服药,病情逐渐康复。而岐仁堂里,岐大夫依旧日复一日地为患者们排忧解难,用他精湛的医术和仁厚的医德,书写着一个个动人的悬壶故事。在那古朴的医馆里,泛黄的医书、陈旧的药柜、弥漫的药香,都见证着中医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喜欢岐大夫的悬壶故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岐大夫的悬壶故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