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 第108章 肝郁犯脾的三日禁食奇案

第108章 肝郁犯脾的三日禁食奇案(1 / 1)

第一章 写字楼里的胁痛女白领 五月的申城细雨绵绵,玻璃幕墙映出CBD写字楼的钢筋森林。32岁的林静宜蜷缩在工位上,左手按着左胁,冷汗顺着睫毛滴在键盘上。电脑右下角弹出提醒:"季度汇报PPT修改第17版",她咬着牙点开文件,突然一阵恶心翻涌,慌忙捂住嘴冲向茶水间。 "静宜,又犯病了?"行政部张姐递来温热的大麦茶,"上次看你吃了那个疏肝理气的中成药,好像更严重了?" 静宜苦笑着摇头。两周前体检报告说"肝区回声增粗",她便在网上买了逍遥丸,谁知吃了三天后,原本隐隐作痛的左胁痛得像有人揪着肝经扯,更可怕的是开始呕吐——起初是饭后反胃,现在连喝口水都要吐,今早试着咽了口小米粥,竟呕出淡褐色胃液。 "去医院挂个消化科吧?"张姐轻声劝。静宜摇头,上周做了胃镜说是"浅表性胃炎",吃了医生开的抑酸药和胃黏膜保护剂,反而胸口堵得像压了块石头,夜里根本没法平躺。 手机突然震动,母亲发来微信:"宜宜,同事介绍了位岐大夫,在岐仁堂坐诊,专治疑难杂症。妈陪你去看看?" 第二章 岐仁堂的初诊玄机 周六上午,梧桐巷里的岐仁堂飘着淡淡艾香。原木招牌上"岐仁堂"三字苍劲有力,门联写着"岐黄传妙术,仁心济苍生"。静宜刚跨进门,就见一位身着藏青唐装的老者正在给小患者捏脊,指尖起落间孩童竟破涕为笑。 "林小姐,请坐。"岐大夫洗净手,示意静宜伸出手腕。他的手指搭在寸关尺上,闭目沉吟片刻,又翻开她的眼皮观察巩膜颜色,让她伸出舌头——舌质红、苔薄黄,左侧边缘有明显齿痕。 "平时容易急躁吗?"岐大夫突然问。静宜一愣,想起昨晚因方案被否,对着男友发的那场无名火。"工作压力大时,会控制不住发脾气,事后又后悔......" "胁痛之前,是不是常有叹气才觉得舒服?月经前乳房胀痛明显?" 静宜连连点头。岐大夫铺开宣纸,用狼毫笔写下:"左胁痛连胃脘,呕逆不止,脉左沉弦、右洪大,舌边尖红,齿痕显。" "您这病,按《黄帝内经》说,是'怒则气上,肝气横逆犯脾'。"岐大夫放下笔,"肝属木,脾属土,木旺则克土。您长期肝郁化火,肝火像野马一样冲进脾胃,脾胃本就虚弱,哪经得起这般冲击?" 静宜似懂非懂:"可我吃了疏肝药,为什么更严重了?" 岐大夫摇摇头:"市面上的疏肝药多是香燥之品,就像用猛火去烧干柴——您这肝火旺是虚火,越燥反而越伤阴血。更要命的是,误用攻伐之剂,好比强拆危房,脾胃之气被伤得七零八落,胃气本该下降,现在却逆着往上冲,才会吃什么吐什么。" 第三章 禁食三日的惊人医嘱 "那该怎么治呢?"静宜母亲焦急地问。 岐大夫沉思片刻,提笔写下处方:党参15g、炒白术10g、茯苓10g、陈皮3g、白芷6g、肉桂3g,"先抓三剂。但服药前,需禁食三日。" "禁食?!"母女俩同时惊呼。静宜嘴唇发白:"我已经三天没好好吃饭了,再禁食会不会......" "《脾胃论》讲'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现在您的脾胃就像罢工的磨坊,石磨都快磨穿了,再强行加料只会彻底崩坏。"岐大夫语气和缓却坚定,"三日不食,是让脾胃得以休养生息。但不是滴水不进——用陈仓米100粒、生姜3片、伏龙肝60g煎水,每次饿时喝一小口,以米油养胃,伏龙肝温中和胃止呕,生姜引胃气下行。" 见静宜仍有疑虑,岐大夫解释:"《金匮要略》中就有'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的记载,您这情况虽非寒呕,却需先降逆止呕。伏龙肝又名灶心土,《本草纲目》说它'温中止血,止呕',最能安抚反叛的胃气。陈仓米即陈年粳米,《随息居饮食谱》称其'养胃,渗湿,除烦',比新米更易消化。" "那什么时候能吃饭?" "三日之后,先喝稀粥,粥油最能补胃气。待呕止痛减,再逐步加食。"岐大夫转向静宜,"切记,这三日需心平气和,万不可动怒——肝木一平,脾土自安。" 第四章 伏龙肝水的奇妙效用 回家路上,静宜看着手中的伏龙肝——这团棕褐色的泥土,竟能治病?母亲却像想起什么:"你外婆当年产后大出血,就是用灶心土煎水喝止住的血,老一辈人都信这个。" 按照医嘱,首煎先煮伏龙肝:60g泥土装入纱布袋,加三碗水大火煮沸,转小火煎20分钟,滤出的水呈琥珀色,带着淡淡焦香。再将陈仓米、生姜、党参、陈皮放入伏龙肝水中,煎至米熟汤稠。 第一天最难熬。上午十点,静宜感觉胃里空空如捣,唾液不受控制地分泌。她端起碗,轻轻抿了一口——米油温润,生姜的辛辣被伏龙肝的土性中和,喝下去后,胸口竟不像平时那么堵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到了下午,左胁的刺痛感似乎减轻了些。岐大夫交代过,若有不适可随时电话咨询,静宜握着手机犹豫再三,还是点开了微信步数——平时日均一万五的她,今天只走了三百步,竟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您这是胃气渐和的征兆。"岐大夫在电话里解释,"《黄帝内经》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现代人多是吃出来的病。适当饿一饿,给脾胃留些空间,反而能激活自身修复力。" 第五章 肝气与脾气的和解之道 第二天清晨,静宜惊喜地发现,昨晚竟一觉睡到天亮——这是半个月来第一次。试着喝了口伏龙肝米油,没有恶心感,左胁只有轻微胀闷。 "今天可以加服煎好的中药了。"岐大夫叮嘱,"方中异功散即四君子汤加陈皮,出自《小儿药证直诀》,看似平淡,却最能补脾益气。加白芷通窍止痛,《神农本草经》说它'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实则能引药入肝经;肉桂温肾暖脾,取'补火生土'之意,肾火一旺,脾土才能温暖运化。" "为什么不用柴胡疏肝?"静宜想起自己吃过的逍遥丸。 "柴胡虽能疏肝,但性升散,您肝阴已伤,再用升散之品,好比拔苗助长。"岐大夫笑道,"治病如治水,肝气横逆时,与其强行疏通,不如先安抚脾土,让'木克土'之势减弱。待脾胃气复,再缓缓养肝柔肝,才是正途。" 到了第三天,静宜已能喝下小半碗米油,呕吐完全停止。对着镜子看,舌尖的红色退了些,齿痕也浅了。母亲熬了小米粥,她试着喝了两勺,竟觉得从未有过的香甜。 第六章 脾胃苏醒的晨光 第四天清晨,岐仁堂里。静宜进门时脚步轻快,面色红润了许多。 "脉左沉弦减,右洪大退,舌苔转淡。"岐大夫诊脉后点头,"胃气初复,肝风渐息。接下来用逍遥散加减,但需去柴胡,加白芍、乌梅柔肝缓急。" "为什么现在又能用逍遥散了?"静宜好奇。 "此一时彼一时也。"岐大夫解释,"《温热论》讲'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治病需分阶段。初诊时您胃气大伤,当先固护脾胃;如今胃气已醒,便可兼顾养肝血、清肝火。去柴胡者,防其耗伤肝阴;加白芍、乌梅,取《伤寒论》酸甘化阴之意,养肝体以制肝用。" 静宜连连点头,忽然想起什么:"岐大夫,我以后该怎么调理?" "《黄帝内经》说'怒伤肝,思伤脾',您这病,七分在治,三分在养。"岐大夫铺开一张养生方,"平时可用玫瑰花3g、陈皮2g、炒麦芽5g代茶饮,疏肝而不伤阴;晚上11点前务必入睡,肝血需在丑时(1-3点)归肝养藏;每周吃两次小米山药粥,脾土健旺则肝木难犯。" "还有最重要的——"岐大夫目光温和,"学会给自己的情绪找出口。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就像您办公桌上的绿萝,若总被文件压着,哪能长得舒展?" 尾声:梧桐巷的中医智慧 三个月后,静宜抱着锦旗走进岐仁堂,锦旗上写着"肝脾调和除沉疴,岐黄妙手济苍生"。她如今已学会在电脑旁放一盆薄荷,每当想发脾气时,就闻闻薄荷的清香,喝一口玫瑰花陈皮茶。 "岐大夫,您说现代人为什么这么容易肝郁脾虚?"她看着堂前络绎不绝的患者问。 "钢筋水泥里,人人都在赶时间。"岐大夫望着窗外的梧桐树,"但五脏六腑的节奏,从来不是按KPI走的。肝就像家里的管家,若总让它又要管财务(藏血),又要管安保(疏泄气机),还要应付各种人情往来(调节情绪),哪有不罢工的道理?" 静宜若有所思。梧桐叶沙沙作响,阳光透过窗棂,在药柜上投下斑驳光影。这里没有CT报告,没有输液瓶,只有一味味草药、一张张脉案,在时光里静静讲述着人与自然的和解之道。喜欢岐大夫的悬壶故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岐大夫的悬壶故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快穿:被直男大佬宠上天 嫡女要狠 攻略影帝:我家宿主太直男 车祸后,我的前女友全都来了 崩坏:从女王变成阿泉 魂穿重生夜 摄政王的逗比特工王妃 四合院:神级机械师,全院跪求我出手 重生侍寝时,我逆袭成宫斗冠军 穿书七零,手握空间搬空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