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拿来,陆文珺将笔帽摘掉,洋洋洒洒地在白纸上竖着写下了沈齐安和沈齐宁这六个大字。
字迹饱满,笔锋有力。
“哇。”大丫小嘴张得能吞下一个鸡蛋,发出惊叹声。
陆文珺用笔尖指着‘沈齐安’道:“这个呢,就是大丫的名字,沈齐安,这个字是沈,这个字是齐,最下面这个字是安。”
大丫跟着念:“沈——齐——安”
“对。”陆文珺把钢笔递给她,“你试着用钢笔写一下,先写最简单的安字。”
安字虽然简单,但是对大丫这种还没上过学的小孩来说,还是很难的。
大丫接过钢笔,不说写了,连握笔姿势都不对,就像握着杯子一样握着笔。
见状,陆文珺先教她握笔姿势,教的差不多了,才把着她的手道:“来,我们先写‘安’字这上面一点……”
沈劲忍不住道:“就不能等她们上学再教吗,连点横竖撇捺都不会呢,就要先学写名字了。”
陆文珺忍住翻白眼的冲动:“大宝小宝也会写自己的名字,这些都是家长上学前就要教的。”
沈劲反驳:“家长上学教了,那要老师干啥?”
陆文珺在心里反复安慰自己,沈劲也是头一回当爸,不跟他计较,放缓了语气道:“老师就算要教,也是从最基础的写大字,一二三四五六教起,个人的名字不同,上课时间也有限,老师不可能一个个去教吧。”
“再说了,老师真去教了,这么多学生,教得完嘛,还不是每个都教一两次,哪记得住,要是碰上名字笔画复杂的,哭都没地方哭去,说不定期中考前都不会写自己的名字,试卷不写名就交上去了。”
当然,也不是让大丫二丫立马就学会,她打算同步教,争取在开学前,让大丫掌握名字和一到十的汉字,二丫年纪小些,名字不要求她掌握,一到十的汉字总是要会写的。
陆文珺听岑兰提起过,岛上学校,尤其是小学的老师水平不高,同样的,家长的文化水平也不高。
有些家长,孩子上学前都不教他们自个的大名,孩子晕陶陶的,去了学校,老师一问,叫啥名啊,就把自己的小名、奶名叫上去了。
老师们对着这满教室的‘根儿’‘柱儿’‘大妮’‘小红’,也是头大。
还有些家长,把小孩的名写在他们手心里,老师问叫什么名,答不出来,就把手伸给老师看。
陆文珺问大丫说:“大丫,你不想老师问你叫什么名字的时候,你答不出来吧?”
大丫倏地扭头看向沈劲,说:“爸,我要学着写自己的名字。”
沈劲想了想,有点道理,于是跟陆文珺道:“那你教吧。”
陆文珺跟沈劲解释了一通,嘴巴有点干,使唤他道:“去,给我倒杯水。”
沈劲嘴角抽了抽,看在她教大丫写名字的份上,不跟她计较,把水给她倒来:“喏,喝吧。”又道,“起太早了,我上楼眯会,部队下午还得开会呢,对了,午饭我就在部队食堂吃了。”
陆文珺把水咽下去,看着他上了楼梯,才道:“走啥啊,你也有任务,盯着大宝小宝把他们俩的名字写个二十遍,免得他俩忘了。”
沈劲把抬起的脚放下,一脸无奈地道:“我也有任务啊?”
陆文珺乐了:“多新鲜啊,孩子是我一个人生的是吧。”
得,沈劲招手喊大宝小宝:“过来,听见你们妈的话没,一人写二十遍,我就在这盯着你俩啊。”
小宝蔫巴巴地应道:“听——见——了”
大宝还想讨价还价呢:“能不能只写十遍。”
陆文珺乐了:“不行,说了二十遍就是二十遍。”
“不嘛。”大宝拉长了声音道,“我记得自己的名字,不用写那么多遍。”
陆文珺想了想,道:“不写也行。”
小宝眼睛一亮:“真的?!”
陆文珺道:“本来午饭想做龙虾三吃的,既然你俩不愿意,那就算了。”
大宝立即道:“写,我现在就写,说好的,中午要做龙虾三吃啊。”一听就好吃。
小宝稳重些,拍了大宝一下:“妈还没说龙虾三吃是哪三吃呢,万一做出来不好吃,那我们岂不是亏了。”
大宝:“有道理。”
四只眼睛齐刷刷地望向陆文珺。
陆文珺乐了,说:“龙虾三吃呢,就是龙虾头炒出虾油,再用来煎豆腐,大龙虾肉多,分成两半,一半用蒜蓉和粉丝爆炒,一半和鲍鱼、瑶柱煮粥。”
她想了想,又补充道:“龙虾肉用来下面条,做龙虾面也行。”
沈劲咽了咽口水:“买两只龙虾吧,我怕不够吃。”
陆文珺挑挑眉:“你中午不是去部队食堂吃吗?”
沈劲噎了一下:“当我没说。”
陆文珺又教了二丫一会,看了眼墙上的挂钟,十点差不多四十了,跟沈劲说:“你去副食厂买龙虾,回来的路上顺便去小学帮他们三个把名报了。”
沈劲现在是被使唤得服服帖帖,拿起柜子上的军帽戴上:“得嘞。”
一点过几分钟的时候,沈劲提着两只用稻草扎着的张牙舞爪的大龙虾还有一个厚厚的油纸包回来了。
陆文珺接过龙虾,看了眼油纸包:“这啥啊?”
沈劲把油纸包往桌上一放:“课本,报完名老师让领回来的。”又拿出一个黑袋子,把里头的作业本、草稿纸和铅笔倒出来,“路过供销社,顺便买了些本子、纸和笔,他们上学能用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