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人情世故中过年是挺累的,季惟善也没有心思再顾及江璇对自己的态度。很快上班的时间就到了,她有一头扎进了工作中,等真正有了一点空闲时,已经到了三月初,她这才想起大年初一和王静的对话,忙找来王静询问。
结果王静却慢条斯理地告诉她,“别急啊,要找江璇出来谈,就要找个借口,否则要是触到你家那位的逆鳞,那还谈什么。”
季惟善觉得有道理,问:“那借口找到了吗?”
王静拍拍胸脯,“当然了。你不是让我派人去找袁尚明吗?这个借口怎么样?”
“袁尚明有消息了?”季惟善有点吃惊。
王静摇摇头,“怎么可能。但是我们找到几个证人,在地震那天,开车在那条山路上的司机不少。我们的人拿着袁尚明的照片给他们看的,其中有一人确认见过。据他说,发生地震时他跳下车躲在一个山坳处避落石,他是当地人,有经验,知道还会有余震,就没立即跑。他说肯定是见到袁尚明跑过来的,但是山路不是直线,拐角特别多,到处都是视线盲区。很快他就看不到袁尚明了。”
季惟善又问:“那这人也并不能证明袁尚明摔下了悬崖?”
王静解释说:“可是在距离这人较远的一辆车上也有司机和乘客下来躲落石,据司机说当时有乘客被砸伤了,所以司机带着乘客跑得非常慢。按照目击者提供的线索,袁尚明当时奔跑的非常快,这人喊了两嗓子,袁尚明都没听见。按照袁尚明的速度,他应该很快追上司机和乘客,但是这两人却没有看到过袁尚明。这说明袁尚明是在这段路上出事的,这也和我们的人找到有跌落痕迹的悬崖地点吻合。”
季惟善问:“那有没有下到崖底看过?”
王静又说:“虽然冬季是枯水期,可那里的地形非常复杂,我们的人也只能大概搜索了一下,没什么有价值的发现。”
“所以袁尚明几乎是不可能活着了?”
“也不能这么说。我们的人做过抛物试验,以袁尚明的体形和体重坐了个假人,从上面落下来,枯水期的时候确实会有撞到河底礁石的巨大危险。不过六月底是丰水期,据当地人将,水涨的非常厉害,只有等到六月份再做一次试验看看结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