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够充足的数量后,所有土豆都进了仓库,一切尘埃落定,也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
这首要的功臣就是把土豆献上去的永宁侯。
圣上情绪外露,脸上满是笑容:“今年土豆大丰收,爱卿是功不可没啊!”
永宁侯立在殿下,脸上是同样的笑容:“这都是臣子应该的。”
去年他让人送了不少土豆种子到北疆,北疆苦寒,土地化冻时间较晚,比京城晚了一个多月才下种,算算日子也该到收获的时候了。
近几年来国库空虚,北疆的军费一再缩减,士兵们也经常吃不饱肚子,如今军屯有了土豆,想必将士们的日子也能好过几分。
想到这里,永宁侯就脸上的笑容就更大了。
不过他也没忘记给陆川邀功,毕竟是陆川先发现土豆能吃,并且产量极高的。
“陛下,这土豆种子是臣的儿婿从外蕃手中买来的,若是论功,他才应该是最大的功臣。”
第198章 功绩
“朕记得爱卿之前说过,你儿婿叫什么来着?”圣上心情很好,不介意多封赏一人。
永宁侯说:“臣的儿婿名唤陆川,是今年的新科探花。”
陆川既然已经决定发展官途,为百姓做点实事,他这个当岳父的,自然要把属于陆川的功绩还给他。
圣上回忆了一下,可惜最近太多事了,愣是没想起他曾经看好的探花郎。
王大总管凑上前,在圣上耳边小声地提醒,圣上才想起之前殿试陆川写的文章。
作为圣上身边的第一人,王大总管的记忆力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圣上曾经表示过有好感的人,他更是要多记几遍,加深印象,好在圣上需要时及时提醒。
圣上恍然:“原来今年的探花郎就是爱卿的儿婿啊?果然是个有才的,写的文章很不错。”
永宁侯笑道:“陛下谬赞了,臣那儿婿不过有些小聪明罢了。他之前和同窗到城西集市闲逛,看到几个弗朗机人在吃这个土豆,没见过便有些兴趣,问了他们土豆的口感和产量,这才发现了这样一种高产的粮种。”
永宁侯语气里有自豪的意味,毕竟不是每个读书人都能透过土豆灰扑扑的外貌,对它产生探究欲望,并且要买回来自己种植的。
他现在想想,还多亏了陆川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否则新粮种出现在他们面前,都没人知道,只会因此而错过。
圣上说:“可不是谁都能发现得了的,爱卿的儿婿功劳不小,合该大肆赏赐一番。”
随即圣上转头看向王大总管:“朕记得往届科举的一甲,是直接进入翰林院,探花郎如今可是在翰林院当编修?”
王大总管含笑点头:“陛下记得没错,之前是在翰林院当差,不过前些日子随大理寺少卿杨大人去庆阳府查案,陆大人功劳不小,已被调至户部做主事了。”
圣上:“户部主事?管什么?”
王大总管:“是金部的商科。”
圣上想起陆川的那篇文章,这个职位倒是和陆川写的文章相符,于商科一道上颇有见解,应该能有所作为。
圣上说:“既然已被调至户部做事,短时间内朕也不好再做调动,便让陆川兼任市舶司的主事吧。”
市舶司主要管理海外贸易、辨明勘合真伪、征收关税和管理外商,比如外商颇多的城西集市,就是由市舶司来管理。
鉴于陆川以前从外商那里发现过土豆这种新粮种,把他安排到市舶司,多和外商接触,兴许还能找到其他的粮种。
市舶司如今虽然没有几十年前辉煌,但在户部的地位仍然不低,和外商打交道,能捞的油水可不少。
永宁侯心里一喜,面上也带了出来:“臣替臣的儿婿叩谢圣恩。”
永宁侯一脸喜色地来到文华殿,更加兴奋地离去。
圣上除了给陆川升官,还给永宁侯府和陆府赏赐了一些珠宝玉石、御贡布料等等。
永宁侯自然是不缺这些,但圣上承诺了,今年的土豆种子,会优先供应给北疆。
这份赏赐,才真的赏到了他的心坎里。
王大总管看圣上心情不错,显然是有意要培养这个陆川,他是何等聪明的人,陆川现在还是个小官,就开始替人说话了。
帮助人要在对方微末之时,这样他才会把恩情记在心上。
“陛下,不知陛下可还记得三年前,北方有好几个省遭了雪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