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百姓们还是半信半疑,谢宁站了出来:“我是知州大人的夫郎,大家若是不信,明天可以再来。”
谢宁指着靠近门口的屋子说道:“知州大人接下来会住在这间屋子,大家做好防护工作,可以每天都来观看知州大人的恢复情况,再来决定要不要接种牛痘。”
“我们不勉强大家,大家可自行判断要不要接种,接下来县衙的大门都会为你们敞开!”
本来还在迟疑的百姓,听到谢宁这话,犹犹豫豫了许久,决定接下来几天都来县衙看看情况。
若真如沈大夫所说,接种牛痘可以防止天花,他们也不是不能来接种。
看百姓们都安静下来,沈大夫继续给剩下的人接种,他的速度很快,没多久就全部接种好了。
谢十一也在第二批接种的人里,谢六如今除了身上的痂块,已经能够自理了。
陆川这十几个接种了牛痘的人,当天晚上果然发起来高热,谢宁本想亲自去照顾陆川,却被陆川给拒绝了。
“这里一屋子都是男人,你一个哥儿进来照顾,不妥不妥。”
实际是陆川不想让谢宁沾染风险,哪怕做好了防护,但总有万一。
所有人都可以照顾他,唯独谢宁不行,他不能承受一点儿可能失去谢宁的风险。
“男子哥儿有别,即便我在里面,对你的名声终究不好,谢五他们会照顾好我们的。”
谢宁皱眉:“那你单独住一间?”
陆川摇头:“住在这里,是为了方便百姓观察,哪能随便换地方。”
论口才,谢宁哪里比得过陆川,他提出的每一条法子,都被陆川驳了回去。
最终谢宁只能在外面看着,看着陆川是如何发热,是如何起疹子,又是如何忍住痒意,熬到退烧结痂的那一天。
经过第一天二十来个百姓的口口相传,百姓们都知道了外来的知州大人真的接种了牛痘,并且第二天去的时候,果真起疹子了。
没有感染天花的百姓对陆川这十几个人关心备至,大街小巷里,时不时就有人透过围墙,高声和周围的邻居讨论知州大人的病情。
直到第四天,有人从县衙出来,看到知州大人身上的疹子开始缩水结痂,他们终于开始相信,种牛痘不会死人。
“除了知州大人,其余那十几个人怎么样了?”
邻居们抓着豆腐坊老徐问话。
“对对对,还有十几个人也种了牛痘,他们情况怎么样?”
老徐兴奋地说:“那十几个人身上的疹子,也开始结痂了!”
又过了两天,老徐回来后说:“大家就放心吧,种牛痘真的不会死人,知州大人和那十几个护卫衙差,没一个死的。”
“我老徐数着呢,一个不少。明天我就要带家人去当第一批接种牛痘人!”
“老徐,你真要去啊?”
“当然,越早接种越好,不然要是不小心染上别人传过来的天花,那才是真的要命!”
“说得也是,主动接种牛痘,好歹不会死。”
“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人传染上了,还是老徐你有先见之明,我明天也要带着家人去接种牛痘。”
“……”
听着外面邻居的高声讨论,包子铺老板夫夫也开始犹豫,他们要不要去接种牛痘呢?
谢六身上的痂块已经掉了,除了有点印子,一切正常,等过些日子,这些印子就会消失,他又能恢复以前的模样。
恢复了身体的谢六,被谢宁安排去照顾陆川他们,而且还不用捂着口鼻。
陆川在第五天就恢复了精神,还有精力处理事务。
有了知州大人的例子,百姓们逐渐相信,接种牛痘可以防止天花,县衙组织的第一批接种牛痘活动,竟然有一百多人来接种,姜姨一家人也在其中。
陆川接管了县衙之后,玉山县恢复了秩序,姜姨老钱他们就搬回了自己家里,按照陆川的指示,闭门不出、消毒杀菌。
“不行,你晚两天,等我痊愈了,能照顾你了,你再去接种。”
百姓们已经相信牛痘能防治天花,宣传的目的达到了,就不需要陆川这个知州做示范,他搬到了书房去休养,顺便处理事务。
见陆川快要痊愈,谢宁提了几天的心,终于能够放下,于是决定和百姓一样,做下一批接种牛痘的人。
谢宁看着陆川,满脸不快:“你都没让我照顾,我凭什么要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