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拓眉宇间闪过一丝焦灼,“我知晓了,这几日会想办法。” 他转身往外走,对艾妈妈道:“我留你在此伺候是待你不薄了,待祖母辞世后,我会叫人送你去外地养老,你老实些,莫要让我知晓你还留在京城。” 这是警告。 艾妈妈应是,眼里却闪过一丝轻蔑。 她不过是为了成全主仆情分,为了给老太爷报恩罢了!侯爷真是拎不清! 越发觉得侯爷不是个有脑子会筹谋的人,且看着的吧,说不定不等老夫人辞世,便要东窗事发了。 外头的两个护院对宋拓十分恭敬。 见宋拓走,一个个立的笔直,拱手道别,“侯爷慢走。” 宋拓脚步顿了,安抚两人:“辛苦你们了,你二人是我最信任之人,接下来的一段时日,还要劳烦你两继续在此处看守宅院,记得,未经我的允许,任何人都不许进来打扰我祖母。” 两个护院连忙应声,“侯爷,请您放心,属下一定守好这间院子。” 宋拓分别拍了拍两人的肩头。 这两人都是他祖父原先旧部的子孙,至今仍旧感念着他祖父的恩情。 他们原本都在别处有稳定差事,那日他去招揽,听说他急用人,便都二话不说辞了旧差事跟了他,令他心头十分感动,他当时便承诺这两人每月二十两的月例。 侯府资历最老的老嬷嬷一个月也才二十两! 宋拓原本是要走,他想起此事,脚步迟疑一瞬。 既然承诺出巨款月例,他便要做到才是,否则丢了面子事小,恐会让老部下的后人寒心。 “至于月例,”他咳了咳,解释道:“我这几日会叫我的小厮送到你们手上。” 其中一名护院却欲言又止,难为情地道:“侯爷,您既然说到例银钱,属下有难言之隐,却不得不说了,先前您答应的每月五号发,已是超了两日,属下可否今日支出来……拙荆不日临产,家中还有两学龄小儿,秋后都要入学,须筹备一笔不菲的束修费。” 他原先在别处当护卫,一个月也有三十五两,且都按时发放,到侯爷处做事凭的是老侯爷过去对自家的恩情,然他却也要养家吃饭过日子。 宋拓一时僵住,不知该如何回答。 俗话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他只觉得羞臊,全身上下的血液都朝着面部集中。 一阵风吹来,他脸上的热气才消散些许。 他回过神,深吸口气道:“你放心,我明日一早就叫人送银子去你家中。” 从外宅离开,他直奔许记钱庄,心说他亲自去,必能借到手。 许记钱庄的掌柜的接待他,态度十分热情,脸上挂着春风般的笑。 待宋拓将借条与私印拿出来后,刚吐出要借钱的话,掌柜的脸上的笑瞬间就变得稀奇古怪。 “侯爷,贵府昔日何等风光,如今怎落得如此田地?几千两银都拿不出,是侯府家道中落了吗?” 听着像是关心,可语气里却带了一股隐蔽的恶意。 宋拓面色发僵,颤着嗓音道:“临时周转!” 掌柜的仿佛瞧不见他僵硬的脸,继续似笑非笑问:“侯爷要五千两银子做什么?如此大花销,难不成要娶平妻?” 宋拓面若寒潭,“我来借钱,你借给我便是,至于要做何事,与你们钱庄无关!” “哦,听闻您那日在皇宫里当场顶撞您母亲——先侯夫人,太后不但罚您的板子,谴去养济院当差,还赏了先侯夫人千两黄金。”掌柜的眉头一挑,“此事非小的杜撰,全城都知晓太后体恤先侯夫人,赏了千金!” “侯爷见谅,这印子钱也不是人人来了都能借得,您家中既有千金,又何须借贷?” “难不成您与先侯夫人仍是母子失和?根本就未冰释前嫌?” “若是如此,那便是侯爷两面三刀,抗旨欺君,欺瞒太后,私下里仍旧不孝母亲!” 宋拓答不上来,气的心口疼,一撩衣袍落荒而逃。 咬牙切齿地走在路上,握紧拳头,很想将掌柜的揍一顿。 然他身上却十分虚弱,伤口处传来阵阵疼痛,今日他出门时间已久,越发支撑不住。 他又强忍着不适,去其他钱庄。 挨家上门,各家钱庄掌柜却都不卖他的面子,听闻他要借钱,不但不痛快给他借,话里话外还有讽刺之意。 宋拓只好去地下钱庄,却被人粗鲁地从里头推搡出来,说他满面窝囊,毫无侯爷之象,定是骗子。 他愤懑至极,想理论,却因身上的伤势忍了。 “侯爷。”他带出来的那名护卫在大门外等着他,上前问道:“您借到钱了?” 宋拓皱着眉,“未借到。” 那护卫面色顿时十分失望,“今日一早小厨房的大厨过来说今日起不能开火。” “为何?”宋拓问。 “说斑斓院这月份利粮和肉都已吃光了,若要开火,须得有食材,除非大奶奶放话再从中公支粮,或是您自己出银子,您今日若借不到钱,回去后吃用都成问题,属下两人的月银也未发。”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宋拓焦头烂额,伸手按住太阳穴,感觉所有压迫已将他逼迫到了极限。 他忽然想到了韦映雪,“我有法子弄银子。” 翠雍居 中秋还未到,宋氏族学那边,山长已派人来催远哥儿入学了。 韦映璇奇怪地问:“日子还未到,是否不合规矩?” “山长说,远少爷是通过了测试的,不差这么几日,不必遵守着学制里的正日子。” 又解释:“中秋后皇帝给大皇子选书童,山长请您务必重视此事。” 大历朝的传统,皇子选伴读一般是在朝臣子侄中选拔,不拘何人报名,规则也十分简单,只要参加笔试,层层选拔数人,最后经由殿试选拔出合适人选。 殿试时,皇帝当堂点考笔试合格之人,哪位少年知识渊博,更具才气,便可淘汰他人,被皇帝择中。 最着名的是先帝天宝十五年的殿试,两童子皆是神童,引经据典辩论名场面至今都令人称道。 那两人都十分优秀,先帝后来便都留下了,一个指给了太子做伴读,另一位指给了吴王殿下做伴读。 韦映璇道:“虽然各大书院都会争相报名,但到最后能选中的,不会是小门小户的孩子,他们家中无丰厚藏书,更未被巨量的资源喂养出一定的视野与见识,早就淘汰在笔试。” 齐妈妈附和:“到了殿试,竞争必会十分激烈。” “你说到点子上了,但我想让远哥儿去试试,他若能被选中,便是一次地位的飞跃,皇帝只有一子,若能一举被选中大皇子伴读,今后也会是太子伴读。” “太子伴读的身份,足够他提早袭爵了,届时上奏请封,便不会有人质疑。” 她依稀记得上辈子,皇帝为大皇子选中的是内阁一位阁老的孙子,聪敏好学,年仅八岁便能在七步内作诗。 那时老夫人身体康健,正好在立秋前带着峰哥儿回了江浙老家,她要亲自主持老宅翻新,也顺带让峰哥儿见识见识江浙老家的风俗民情,认认老家的亲戚们。 翻修老宅,是宋家十五年一次的盛事,老夫人很重视,便也就错过了这次选拔。喜欢娶平妻侯爷反悔了,求锁死别祸害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娶平妻侯爷反悔了,求锁死别祸害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