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如何拯救德意志 > 第268章 内战终结

第268章 内战终结(1 / 1)

1916年12月28日。 为结束俄国内战,苏维埃俄国与白军及协约国代表在距离伊尔库茨克约450公里的下乌金斯克(Нижнеудинск)会面。 苏维埃方面,由外交人民委员格奥尔基·瓦西里耶维奇·契切林(ГеоргийВасильевичЧичерин)和原本在中亚镇压巴斯马奇运动,后因内战爆发而转战西伯利亚的赤军司令米哈伊尔·伏龙芝出面代表。 白军方面则是已完全沦为傀儡的拉夫尔·科尔尼洛夫,以及凭借德国血统和出色表现赢得塞克特好感,从而成为白军内亲德派代表,并且具备不容忽视影响力的彼得·弗兰格尔出席。 而自称调停人的协约国方面,则由汉斯任命为全权大使的奥斯卡·陶德曼、汉斯·冯·塞克特,以及驻西伯利亚英军指挥官威廉·埃德蒙·艾恩赛德(William Edmund Ir-onside)出面。 “我......我们的要求很简单。” 寒暄寥寥,彼此显然无意亲近。最先开口的,是一边观察协约国反应的科尔尼洛夫。 “请承认以远东俄国、勒拿河(Лена)以东地区及贝加尔湖一带为基础,也就是目前由白军控制的领土,建立俄罗斯共和国。” 说白了,就是要苏维埃承认以科尔尼洛夫为傀儡的伪政权。 苏维埃方面虽然不愿意,甚至极为反感这个提议,但若仅止于此,尚可勉强接受。 “白军提出的领土要求过多了。” 问题出在科尔尼洛夫所要求的范围。 就算彼时的西伯利亚因环境恶劣与人力不足而被视为不毛之地,也不可能轻易拱手让出一半以上的土地。 “我们最多只能接受包括滨海边疆区与哈巴罗夫斯克在内的范围。” “哈!意思是只让我们吃下远东就得滚蛋?绝不可能!” 契切林的表态刚落,弗兰格尔便露齿咆哮,像是听到了荒唐至极的笑话。 包括陶德曼在内的协约国代表虽然表面上斯文有礼,反应却与弗兰格尔并无二致。 “我们协约国也认为苏维埃的提案实在太过分了。” “没错,说句实在话,我开始怀疑你们是否真想谈下去。” “若真想达成协议,最好拿出更合理的提案。” 面对陶德曼、塞克特、艾恩赛德连番反驳,契切林咬紧嘴唇,闷声低语。 果然事态发展如预料一般。 可又能如何?随着托洛茨基的倒台,克里姆林宫的领导者减少一人,如今只能靠自己硬撑到底。 “那么......我们可以考虑接受阿穆尔部分地区。” “勒拿河。” “好,那就整个阿穆尔。” “勒拿河。” “再多就真的不行了。拒绝!你们到底有没有诚意谈判?” “勒拿河。” “哈!真是要疯了......” 对面也坚持以勒拿河为界,如鹦鹉学舌般反复重复同一句话。 精疲力尽的契切林扶额叹气,仿佛随时要疯掉。 他此刻恨不得大喊一句“好,勒拿河就勒拿河!”然后甩门而出。但若真这么干,不开玩笑,他直接被打包送往古拉格都不稀奇。 但照现在这局势谈下去,不过是不断兜圈子,浪费时间而已。 “看来......得请示克里姆林宫的意见了。” 契切林想着也该让头脑冷静一下,索性打算趁机拖延时间,便先与伏龙芝交换眼色后,转向白军与协约国代表开口道: “呼......在目前情况下,继续谈下去恐怕已无意义。双方立场分歧过大,想要协调,恐怕得花些时间。” “我同意。” 随着契切林提议暂时结束今日的谈判,协约国代表们也没有多说什么,顺势点了点头。 反正这场博弈里,占优势的终究是他们。 ...... “第一次谈判看来最终还是破裂了。” “是啊,不过没关系。我本来也没指望第一次就能谈成。” 他们大概是打算尽可能地拖延,但既然如此,只要让他们无法再拖下去就行了。 方法多得是。 “嗯,你自己处理好就行。这部分就交给你了。我这边光是眼前的事就已经够让我头疼的了。” 贝特曼·霍尔维格一边抱怨一边说道。 其实目前不只是汉斯,内阁的其他各位大臣也都是如此繁忙,而霍尔维格更是因为时刻进行的改革事务,经常操劳过度。 “哪怕能稍微休息一下也好啊......” 汉斯还能靠年轻硬撑,但贝特曼·霍尔维格既不年轻,在原本历史中也属于英年早逝的那一类人。 “话说回来......这样真的就可以结束俄国内战吗?” 正当汉斯用担忧的目光望着贝特曼·霍尔维格时,前不久因战争部整合而从普鲁士战争部长升任为帝国战争部长的法金汉,带着忧虑的表情说道。 “西伯利亚不光贫瘠,人口也稀少。只要那些人稍微清醒一些,这个徒有其表的共和国恐怕会瞬间垮掉。”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汉斯微微点头,觉得他这番话确实有理。 正如法金汉说的,俄罗斯共和国在没有列强援助的前提下,根本不可能撑得太久。 虽说地下资源丰富,但无论是人力还是基础设施都远远不够,根本无力进行有效开发。时间一久,苏维埃和它之间的国力差距势必会越来越大。 更何况,早在他们介入之前,这帮人就已经被敌军的物量攻势逼到亡国边缘。就算成立了共和国,也根本无法跨越那道界限。 “但若是继续深度介入,处处都将面临难题。” 他们不可能无休止地插手下去,白军的主要金主英国,也很快就会退出俄国事务。 几个月前,汉斯就收到报告称,说新芬党在英国大选中终于掌握了除北爱尔兰外几乎整个爱尔兰地区的议席。 接着,他们拒绝出席英国议会,开始准备单独设立爱尔兰议会。 恐怕一到新年,他们就会正式宣布,并宣告建立爱尔兰共和国。 这将是爱尔兰独立战争的开端。如今本就因殖民地骚乱焦头烂额的英国,在自家门口起火的情况下,恐怕也无暇再顾俄国内战了。 ‘当然,也不能让日本人插手。’ 至于美国,早就回归孤立主义了。 光靠德国自己,是不可能把俄罗斯共和国这烂摊子彻底清理干净的。 “不过,俄罗斯共和国垮台那一天,应该还要等上一段时间。” “还要很久......吗?” “没错。” 俄国自从萨拉热窝的枪声响起以来,就从未真正脱离过战争。 其结果是,经济也好,工业也罢,一切都成了废墟。再加上乌克兰等粮食产地的分离,使得局势之恶劣,连汉斯这个旁观者都忍不住叹息。 当然,这一切都是他一手造成的。 但无论如何,苏维埃现在若想恢复国力,就必须优先处理内政,而不是急于攻击俄罗斯共和国。 “而且这绝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事。” 此外,苏维埃内部的权力斗争也会拖住他们的脚步。 那个铁血胡子赶走了托洛茨基,但他肯定不会就此满足。在他通过大清洗彻底巩固权力之前,应该不会轻易将目光转向外部。 ‘我们这边的存在,对他来说也很棘手吧。’ 从苏维埃的立场来看,贸然攻击俄罗斯共和国,只会让德国及其属国全体转为敌人,被四面夹击的后果他们肯定也明白。 换句话说,他们必须慎之又慎地考虑是否扣动扳机。 “而且,我也不可能就这么袖手旁观。” 虽然不知道这一切能维持多久,但汉斯的想法,是先从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开始,把俄罗斯共和国内部的权力结构改造为亲德派,好让他们至少能控制住局面。 反正塞克特将军和德国的军事顾问团还会再在西伯利亚待上一年。 ‘既然已经联手了,社会革命党和绿军也得继续利用起来,让苏联疲于奔命,顺便破坏他们的经济重建吧。’ 只要布哈林还在苏维埃高层,为了恢复俄罗斯经济,他们一定会提出某种程度引入市场机制的新经济政策(NEP)。 而要实施这个政策,吸引外国资本是不可或缺的。 那么,如果这些外国资本因为某种“压力”而拒绝投资苏维埃,会发生什么事呢? 他们恐怕会气得跳脚吧。 “说到底,我们只需要做好我们该做的事就行了。” “是啊,和往常一样。” 当然,汉斯认为自己判断也可能出错,事情的发展未必会如他所愿。 但这段未来本来就处于未知之中,是谁都无法预见的未来。 因此,除了尽全力走好眼前的每一步之外,也别无他途。 ...... 1917年1月7日。 就在新芬党人公然喊出“去你X的英国”口号、闹得整个英国鸡飞狗跳的时候,苏维埃代表团与白军及协约国代表团再一次坐到了谈判桌前。 不过,契切林与伏龙芝的脸色憔悴得几乎不像是健康人。 “那群该死的反动派混账......!” 就在契切林和伏龙芝返回克里姆林宫,与苏维埃高层绞尽脑汁商讨下一轮谈判策略时,红十字会以人道主义为名,开始向喀琅施塔得的水兵运送援助物资。 当然,是谁搞的鬼根本不用猜。 那是卑鄙无耻方面无人能及的汉斯·冯·乔的手笔。 不管怎么说,对苏维埃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芬兰军队依旧像在踏青一样在边境晃悠,搞不好,不只是西伯利亚,连列宁格勒都会落入敌手。 虽说从现实角度看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如今的苏维埃,却连那一点点的可能性都不敢赌。 “......我们接受白军的要求。以勒拿河为界限吧。” 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承认了白军所占据地区为俄罗斯共和国的领土,也意味着苏维埃放弃了与白军的对峙与博弈。 为了守住革命之城列宁格勒,他们放弃了被誉为“西伯利亚的巴黎”的伊尔库茨克,甚至是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符拉迪沃斯托克。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智的选择。” 协约国面带笑意地接受了苏维埃的屈服。 不久,一份条约文本被摆上了谈判桌。 内容分三项: 苏维埃俄罗斯承认俄罗斯共和国的存在。 作为交换,协约国将从俄罗斯撤军。 两国缔结十五年互不侵犯条约,彼此不得发动攻击。 唰──唰── 沉默中,笔尖在纸上划过,仿佛跳起了沉重的舞蹈。 那支笔的舞蹈落下帷幕后,名为《下乌金斯克条约》的协议宣告签署。 “总有一天......等着瞧吧,你们这些反动的家伙。” 正如契切林内心中咬牙切齿的那样,这场谈判换来的,不过是短暂的和平罢了。 ...... 俄国内战结束了。 当然,虽说白军与赤军之间的大规模战争已告终结,但仍有像马赫诺运动、贝加尔哥萨克那样的军阀残存不灭,甚至连被亲德派压制下台的安东·邓尼金等白军将领,也开始脱离俄罗斯共和国,自立门户,化身为独立军阀,展开了新的行动。 此外,左翼社会革命党与绿军也依然通过游击战持续骚扰苏维埃政权。 苏维埃对此提出抗议,指责俄罗斯共和国违反协定,然而俄罗斯共和国方面则声称,他们早已与这些武装势力断绝合作关系,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姿态。 对苏维埃而言,这无疑是令人气结又无可奈何的局面。 可就算如此,他们也无计可施。 俄国要实现真正的和平,依旧遥遥无期。 不过,在下乌金斯克条约的缔结下,确实有一部分人迎来了和平。 那便是根据约定获得赦免、得以返回魂牵梦萦故乡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 “出发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吧,战友们!我们的家乡在等待着我们!” “哇啊啊!” 随着盖达的一声高呼,捷克士兵们热泪盈眶,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他们在德方的斡旋下,将手中的武器以低价转让给了曾在贝加尔战线上并肩作战的“华人”,然后启程,踏上了归国的最后旅程。 砰! “该死、该死、该死!这帮混账!继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之后,又一次向西方屈服?!我绝不会放过你们,尤其是斯大林那个混蛋!” 与此同时,失势如同孤鸟无依的托洛茨基,正为下乌金斯克条约愤怒不已。 那些叛徒再次令俄罗斯失去了国土。 他们向西方妥协,葬送了革命。 “这份屈辱,我一定会讨回!一定!” 托洛茨基咬牙切齿地低声咒骂着。 但这只是他此时的无能狂怒罢了, 毕竟若想要复仇,想要重返克里姆林宫,他需要成果,需要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革命成果。 而这份成果,只能存在于空想之中。 “彼得里琴科同志!敌军正在逼近!” “哈......哈哈......最终,果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啊。” 与此同时,喀琅施塔得起义也迎来了终局。 俄国内战刚一落幕,苏维埃政府便不再装模作样地拖延时间,停止了与喀琅施塔得水兵的虚伪谈判。 随后,从西伯利亚一路奔袭至列宁格勒的米哈伊尔·伏龙芝被任命为总指挥,调集军队、契卡警察部队、以及虽未随捷克军团返国、却誓死效忠布尔什维克的拉脱维亚步枪连,对喀琅施塔得起义展开镇压作战。 起义军很快丧失了对列宁格勒的控制,只得退守喀琅施塔得要塞。 然而他们誓死不降,绝不向布尔什维克屈服。 “同志们,革命的终焉已然临近。我们面前只剩下两个选择——在自由下死去,或在屈辱中苟活。” 最终,喀琅施塔得水兵选择了前者。 与其在布尔什维克的独裁下沦为奴隶,不如在自由之名下英勇赴死。 “战斗吧,同志们!直到最后一刻!” “乌拉!乌拉!乌拉!” 砰!轰隆隆!! 喀琅施塔得要塞上,一百三十五门大炮齐声怒吼,向正沿冰封海面突进的赤军开火。 这是喀琅施塔得起义的最后一战。 “结果,我们就这样什么都没得到,就此撤离了吗。” “没办法,内战都结束了,我们继续留在这里既无理由,也无正当性。” 另一边,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一名日本军官正为必须一无所获地离开俄国而怅然叹息。 “要是我,就算拼命也会强行介入,赢得成果。” “就算政府不允许?” “哼,结果好就行,不是吗?” 他的名字是牟田口廉也。 日后,这个名字将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日本陆军的一个“传奇”。喜欢如何拯救德意志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如何拯救德意志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废材女配修仙记 刚成主神,就被聊天群绑定了? 说好的模拟经营呢 《终结的炽天使:血之牢笼》 铁血商城:穿越1937 无眠书屋:总有一本书能治好你的病 仙梦无痕之幻世迷途 妖行记 三生仙棺 混源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