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咬牙切齿,满是不甘。 孟获倒吸一口凉气:“你的飞刀连铁盾都能穿透,世间怎会有这样的宝甲能挡住?” 山坡上再次陷入震惊。 “启禀大王,带来洞主与阿会喃洞主均已被曹晚所杀!” “我军全面溃败!” 飞奔上山的部将忙牙长带着哭腔喊道。 孟获浑身一颤。 他看向山下,无数魏军正汹涌而至。 “王兄,大势已去,撤吧!” 孟优立即劝道。 孟获咬牙切齿,眼中闪烁着不甘。 “孟大王,胜败乃兵家常事,保存实力,及时撤退,我们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刘封也劝道。 孟获一咬牙,怒喝:“撤退,全军撤退!” 孟获带头下山,刘封紧随其后。 蛮汉联军土崩瓦解,朝南中方向撤退。 主将旗帜一撤,其他蛮军更是四散溃逃,如溃巢的蝼蚁般向西面逃窜。 夕阳西下时,杀声渐息。 此战,魏军完胜。 曹晚立于战场,看着漫山遍野的战利品。 魏字大旗在他身后飘扬。 “太子殿下,此战我军斩敌三万,另有万余蛮蜀士兵被俘,殿下请示如何处置?” 颜良飞奔上前禀报。 “全部处死,将人头堆成京观,震慑民心!” 曹晚冷酷下令。 哀嚎声再度响起。 蜀兵背离汉人,投靠刘封对抗大魏,该杀;蛮军为蛮夷,非我族类,更应杀无赦。 一万颗头颅被砍下,堆积成京观,震慑蜀中那些心怀异志之人。 屠杀结束后,曹晚大军稍作休整,次日继续南下,直指泸城。 此时, 孟获惨败,心神未定,连泸城都不敢进城,直接弃城南逃。 曹晚不费一兵一卒,便占领泸城,打开通往南中七郡的大门。 孟获一路南逃,曹晚紧追不舍。 不出十日,魏军接连攻克南广、朱提,长驱直入南中腹地,逼近孟获的老巢滇城。 孟获与刘封逃亡七百余里,最终在滇城驻扎。 聚集残兵,十万大军只剩不足五万。 一战之后,损失过半兵力,南蛮实力大损。大堂内沉默如水。 “我军折损过半,如今曹晚又领军逼近滇城!我南蛮已危如累卵,诸位还有何御敌之策?速速道来!” 孟获面色铁青,厉声质问。 刘封低头不语,马谡亦不敢多言。祝融虽愤懑满怀,却无计可施。唯独孟优,原本紧锁的眉头忽而舒展,嘴角泛起一抹自信的笑意。 “王兄勿忧,只需借助一支奇兵,定能击溃曹晚!” 孟优目光笃定,说出这三个字: “藤甲军!” 十日后,滇城南。 孟获遥望远方,眼中透着期盼。 “来了,来了!” 孟优指向南面大道,激动地喊道。 孟获精神振奋,忙抬头眺望。 远处大道尽头,一支大军缓缓行来。 战旗蔽日,气势磅礴。 转瞬间,这支军队映入眼帘。 两万藤甲军,黑压压一路北进,威势惊人。 领头的蛮将,正是南蛮乌戈洞洞主兀突骨。 孟优的计策,是让孟获用厚礼邀请兀突骨率藤甲军前来助战。 孟获立刻派遣亲信携带重金赶赴永昌郡,终于说服了兀突骨。 “兀突骨,你总算到了!” 孟获笑容满面,迎接上前。 “孟大王,这曹晚真有这般厉害,竟让你陷入如此困境?” 兀突骨好奇询问。 孟获虽觉颜面尽失,却答道:“汉人狡猾,那曹晚更是诡诈无比,屡次中他计策,这才连连失利。” “原来如此。” 兀突骨不以为然,冷笑道:“大王无需担忧,在我藤甲军面前,一切奸计皆成泡影。” 看他如此自信,孟获稍感安心。 此时,忙牙长疾步赶来,拱手禀报:“启禀大王,魏将黄忠率领两万先锋军,已距滇城十里!” 孟获神情骤变,眉宇间闪过一丝寒芒。 “速传号令,各部严守城池,无令不得擅动!”他疾声吩咐,满是戒备。 话音刚落,兀突骨昂然说道:“既已至此,岂可畏缩不出?若让魏人耻笑我南蛮无人,我愿率藤甲军北上,一举击溃来犯之敌。” 孟获目光微凝,慎重问道:“那黄忠是魏国名将,麾下尽是精锐,你真有把握?” “在我藤甲军面前,一切皆虚妄。”兀突骨嗤之以鼻,反问,“大王莫非怀疑于我?” “信!自然信!”孟获连声附和,“既如此,你即刻北上迎敌,本王坐镇滇城为你支撑。” “大王只需静候佳音!”兀突骨豪言壮语,领军两万直取滇城外,未作停留便朝北进发,迎击魏军前锋。 待兀突骨离去,刘封低声谏言:“大王,此前几度败绩,皆因主动出击而起。难道还要让藤甲军再度对阵魏军?” 孟获冷笑回应:“无须忧虑,此军刀枪不入,此次失利者,定是那曹贼。” 见孟获笃定如斯,刘封也未再多言。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世上真有刀枪不入的军队?”刘封伫立城头,遥望渐行渐远的藤甲军,眼神中既有疑惑,亦含期待。 --- 滇城以北七里。 黄忠率领两万先锋军急驰南下,意图一举夺取滇池,攻破孟获根基。 日暮时分,前方官道上突然冒出一支整齐排列的南蛮部队,横陈道路,挡住了去路。 “莫非孟获仍未吸取教训,竟敢出城迎战?”黄忠眸中闪过一丝激动。 此战似乎唾手可得。 然而黄忠并未掉以轻心,立刻命令全军停下急行,迅速布阵。 魏军列阵完毕后,黄忠策马而立,眺望敌军。 这支黑压压的蛮族军队,与往常大相径庭。 他们的护体并非寻常铠甲,而是藤甲! “以藤为甲,岂非不堪一击?”黄忠暗自思忖。 黄忠低语自言,目光愈发疑虑。 南蛮军阵。 兀突骨瞥了一眼魏军,冷嗤道:“所谓精锐,不过如此。”他下令吹响号角,全军冲锋。 号声骤起,肃杀弥漫。 藤甲军蜂拥而动,直逼魏军。 片刻。 两军相距仅百七十步。 黄忠举刀高呼:“神臂营,放箭!” 命令下达。 三千利箭腾空,朝藤甲军疾射。 神臂弓! 天下最强之弓射出的利箭,携破甲之力,呼啸袭来。 瞬间,箭矢命中。 黄忠瞳孔微缩。 魏军将士亦惊呼连连。 三千利箭竟如雨打窗檐,全数被藤甲弹开,未能洞穿。 蛮军完好无损! “区区藤甲,竟挡得住神臂弓!”黄忠满是惊异。 百步外。 兀突骨狂笑挥刀:“藤甲军,继续推进,杀尽魏贼!” 两万藤甲军轰然前行,似幽灵鬼影。 黄忠不甘,大喝:“神臂营,再射!” 又三千利箭呼啸而出,依旧全数弹落。 魏军阵营哗然。 “此藤甲刀枪不入,难怪孟获敢应战。” 黄忠皱眉果断:“传令,全军北撤!” 金声起。 魏军于敌军迫近前主动撤退。 “魏军也不过如此,不知孟获如何取胜。”兀突骨狂笑催促,“藤甲军,追击,杀光魏贼!” 藤甲军撕裂阵型,紧追魏军。 黄忠撤得及时,率先撤离战场,仅伤亡不足千人便摆脱追击。 兀突骨追至十里,见魏军远去,方收缴魏军旗鼓,班师回滇城。 战场以北二十里。 曹晚率四万大军沿大道南下,直趋滇城。 忽而。 一骑锦衣卫疾驰而至,高呼:“殿下,黄老将军于滇城北面,遭蛮军藤甲军伏击,战败后被迫北撤,如今正在等候殿下大军会合。” “孟获屡败屡战,竟还有胆出兵迎击,居然击败了黄老将军,这怎么可能?”太史慈满眼震惊。 其余将领亦难掩疑惑,对黄忠败于蛮军之事半信半疑。“原来如此,孟获调来了藤甲军,难怪黄汉升会落败。”众人议论纷纷。 唯独曹晚冷哼一声,神情淡然,毫无意外之色。众人这才将目光聚焦到“藤甲军”三字上。 “这种藤甲军,应是以树藤编织而成,按理说不堪一击才是。”太史慈愈发不解。 曹晚却平静地说:“你错了,藤甲军非但不是弱点,反而刀枪不入。”他揭开了藤甲军的秘密。 众将再次震撼不已。 “太子殿下,我们大魏最精锐的铁甲都无法做到刀枪不入,这些蛮人仅凭树藤打造的护甲竟能如此坚固?” 太史慈直盯着曹晚,眼神充满惊异。 “我自然明白。”曹晚暗自一笑。 但他并未说明,而是下令:“传令全军,即刻停止行进,原地扎营。” 号令下达,六万魏军迅速停下脚步,安营扎寨。 夜幕降临,黄忠的败军陆续归营。 中军大帐内,诸将齐聚,纷纷向黄忠请教藤甲军的玄妙之处。 “王平,南蛮藤甲军,你有所耳闻吗?” 曹晚的目光转向王平。 “回殿下,臣确有所闻,永昌郡有个乌戈洞主兀突骨,手下有两万藤甲军。” “据去过乌戈洞的商贾描述,这藤甲不但刀枪不入,而且披挂其上还能渡江而不沉,实在神奇。” “臣之前还以为只是传闻,今日方知此话不虚。” 王平感叹道。 太史慈却摇头不信:“我不信藤甲能比铁甲更坚,还能刀枪不入,这不合常理。” 众将纷纷点头,对藤甲军的传言表示怀疑。 "老夫虽不信,但亲见神臂弓难伤蛮军藤甲,难道是我眼花了?"黄忠苦笑言道。 众将默然。 "诸位无需疑惑。藤甲军确实刀枪不入。"曹晚摇头制止,众人遂不敢再议。 "这般坚不可摧的藤甲,堪称无敌。"庞统捻须沉吟,苦苦思索对策。曹晚却负手立于地图前,默默凝视。 片刻后,他唇角浮现一抹神秘笑意。 "传令,明日全军启程,北撤!" 曹晚转身挥袖,下达指令。众将皆惊变脸色。 "殿下,好不容易攻至孟获老巢,怎能半途而废,就此撤兵?"太史慈率先起身反对。 黄忠亦坚定道:"殿下,末将愿再次领兵,与藤甲军决一死战。即便刀枪不入,我们也绝不能功败垂成!" 众将纷纷请战,不愿退却。 "诸位莫急躁。"曹晚举手示意,笑道:"退兵,正是为了歼灭藤甲军。诸位以为我会轻易放过孟获?" 众将激动之情瞬间平息,无不面露喜色。 "殿下是否已有破敌之策?"庞统亦好奇发问。 "此事暂且秘而不宣。"曹晚眼中掠过一丝狡黠,忽而高声喊道:"黄汉升听令!" "末将在!"黄忠趋前。 "我拨给你一万兵马断后,若孟获遣藤甲军追击,你只需假意溃退即可。"曹晚吩咐。 黄忠略作迟疑,仍拱手应道:"遵命。" 众将深知太子殿下智谋非凡,既已定计,必胜无疑。 翌日。 六万魏军沿来路北撤。 滇城。 孟获设宴大堂,为兀突骨庆功。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