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志在一战定乾坤(1 / 1)

随即下令:“速召李存孝将军,率三万精骑火速备战,务必赶在对方反应前拿下阳平关。” “遵命!” 传令官迅速离去。 目送其离开后,薛仁贵凝视远方自语:“这一刻终于来临,我等待已久。 主公,薛礼定当不负所托!” 汉中局势紧张,张鲁宣布独立后积极备战,而刘璋因被挑衅决定出兵讨伐。 张鲁在汉中的声望极高,当地百姓多信奉他的“五斗米教” ,对他的割据统治表示支持。 然而,正当张鲁准备迎战时,突然收到紧急军情。 张鲁正在议事,忽然有人急报:“阳平关失守!” 他大惊,忙问详情。 传令兵禀告,阳平关确实被攻破,但并非刘璋所为,而是西凉王的部队。 张鲁难以置信,质疑传令兵的消息真实性。 传令兵保证信息无误,并指出敌军旗帜显示是西凉王的军队。 张鲁更加困惑,因为自己与西凉王并无恩怨,不明白为何对方会攻击自己。 杨松在一旁劝解,认为西凉王此次行动旨在统一全国,汉中只是其东征的第一站。 张鲁听后深感忧虑,意识到局势严峻,一场大战即将来临。 天下即将面临一场巨大的灾难。 在杨松这样的世家眼中,西凉王简直就是破坏和平的魔王、杀手和屠夫。 因此,他认为西凉王踏上争夺天下的路途,无异于引发一场浩劫。 张鲁听杨松说完后,终于明白了西凉王为何攻打自己。 原来并非他们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而是西凉王单纯想要扩张领土、称霸天下。 张鲁顿时感到愤怒,现在纠结原因还有什么意义?眼下最要紧的是做好迎战准备。 张鲁急忙询问传令兵:“敌军人数多少?领军将领是谁?” 传令兵稍作思考后回答:“敌军约三万人,全部是骑兵。” 至于领军将领的具体身份,他并不清楚,只提到对方的旗帜上写着一个大大的“李” 字。 张鲁听完松了口气。 三万兵力不算太多,毕竟汉中还有八万多可以作战的士兵,足够抵御。 而且汉中的地形复杂,不适合骑兵大规模行动,这让张鲁心中更有底。 然而,提到那个姓“李” 的将领,张鲁一时想不起来是谁。 他长期待在偏远的益州,几乎与外界隔绝,因此即使李存孝威名远扬,他也未能立刻联想到。 如果是中原地区的诸侯,恐怕早就猜到是哪位将领了。 张鲁思索无果,便转向身边的杨松问道:“杨松,你知道西凉王手下有哪些姓李的将领吗?” 杨松虽然贪图利益、品行不端,但作为张鲁的首席谋臣,确实有些智慧。 他听完问题后沉思片刻,忽然似有所悟,神情骤变地说: 西凉王手下的一位李姓将领引起张鲁和杨松的关注。 杨松认为此人要么是李存孝,要么是李元霸。 然而,他指出李元霸虽力大无穷但愚钝,西凉王断不会重用。 因此,来者大概率是威名赫赫的李存孝。 张鲁对此表示疑惑,询问杨松为何如此紧张。 杨松无奈地解释说李存孝乃盖世英雄,在洛阳之战中仅一招便击败吕布,又在讨董之战中以勇猛震惊天下。 张鲁听后大惊失色,自知难以抗衡,情绪崩溃。 杨松心中犹豫,若非知道西凉王心狠手辣,他早就选择投降了。 此时气氛沉重,杨任站出来表态,声称自己能迎战李存孝。 张鲁满怀期待,但杨任话音刚落,张鲁却转而忧虑,担心杨任未必能敌得过这位名将。 杨任对李存孝的传闻嗤之以鼻,认为那些所谓“霸王之勇” 的说法不过是谣言。 他自信满满地向主公张鲁保证,自己能够轻松击败李存孝。 杨昂也附和兄长的观点,表示愿意领兵出征,斩杀李存孝,以立功绩。 张鲁听后深受鼓舞,尤其在弟弟张卫的支持下,彻底放下担忧。 他认为杨任的能力足以应对李存孝的挑战,遂任命杨任为主帅,杨昂为副帅,率五万精锐迎敌。 汉中的兵力本就不多,此次倾尽全力,足见张鲁对抗的决心。 杨任兄弟二人领命出征,带着高昂士气奔赴战场。 汉中几乎倾尽主力投入此次战役,志在一战定乾坤。 若杨任和杨昂失利,汉中将彻底失去抵抗能力。 杨松目睹这一切,虽未发言,内心却充满不安。 他深知李存孝威名在外,连袁绍、袁术这般显赫出身者也对其毫无质疑,可见其真实实力不容置疑。 相比之下,杨任等人长期偏居一隅,见识短浅,不懂外界广阔。 这种狭隘的认知使他们高估自身,低估强敌,犹如井底之蛙。 更令人费解的是,张鲁竟信服这些浅薄言论。 杨松对此深感无奈,只能盘算如何在局势恶化前保全家族。 当张鲁命令杨任、杨昂对抗李存孝时,三天前的情景浮现在眼前。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薛仁贵得知益州变动及张鲁反叛后,敏锐察觉到机会来临。 薛仁贵迅速命令李存孝率三万先锋军先行出发,目标是赶在张鲁有所动作前占领阳平关,为后续的大规模东征扫清障碍。 李存孝领命后立即率部快速前进,半天之内便从武都郡抵达汉中郡。 当探子通报距离阳平关仅剩二十里时,李存孝观察到地形逐渐变得险要,两侧山壁不断靠近,中间通道愈发逼仄。 他不禁感慨益州地势确实险峻,即便只是一个阳平关,其地形已令人惊叹。 意识到此处易守难攻,李存孝明白必须趁敌方未完全布防时抢占先机,否则以当前狭窄的战场条件,再多兵力也难以施展。 阳平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仅需千人即可全力抵御大规模进攻。 面对五十万征东大军,突破此关唯有采用车轮战术,持续消耗守军体力,直至其疲惫不堪时再行强攻。 然而,这种策略将导致严重伤亡,而这违背了西凉王的原则。 作为最早追随林枫的将领之一,李存孝深知西凉王并非表面那般粗犷,实则心怀仁慈,但这种仁慈有明确界限——仅施予平民百姓、部属及麾下官员。 而对于敌方势力、世家豪强以及贪官污吏,则坚决不容忍,采取果断清除的态度。 因此,在普通民众眼中,他是守护正义的英雄;而在敌人看来,却成了冷酷无情的魔王。 李存孝笃定,西凉王不会采纳以牺牲大量士兵性命换取胜利的方式,他更倾向于寻找低损耗的制胜之道。 即便这意味着需要承担额外的其他形式的代价,只要非以人员伤亡为前提,西凉王都会接受。 李存孝深知作为下属的职责,无论个人想法如何,都需坚决贯彻主公的意志。 他对林枫的忠诚不容置疑,虽可存在观念分歧,但在行动上绝无二致。 此次任务关系到征东大军能否顺利攻占汉中,而阳平关正是关键所在。 若他能迅速拿下此关,不仅大幅降低战役难度,还能减少伤亡,符合主公期待。 于是,他果断下令全军加速前进,务必在一刻钟内到达阳平关。 与此同时,阳平关的守军依旧维持着松散状态,毫无察觉即将面临的危机。 多年未遇战事让他们对防御工作漫不经心,只当例行公事。 几名士兵正闲聊打趣,话题甚至涉及风月之事,完全无视职责所在。 "走开!要来也是我先到,哪轮得到你?" "你这家伙,要不要照照镜子看看自己什么德行,凭什么轮到你?" "就凭我的本事比你好!" "哼!别激我,我的能力也不差。 " …… 正当几人嬉笑打闹之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 随之而起的漫天尘土,遮蔽了大半个天空。 听到这声音,众人立刻噤声,面露疑惑。 "等等,怎么回事?" "听,有动静。 " "喂,你们瞧那边,怎么这么多尘土?" 被提醒后,大家顺着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不远处一片沙尘滚滚,迅速朝阳平关方向靠近,速度极快。 "那究竟是什么东西?" "不清楚啊!" "你知道吗?" "我哪知道,这辈子都没见过这种场面。 " "真是奇怪,怎么谁都不清楚?" …… 守军们一个个满头雾水,面对眼前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毫无头绪。 究其原因,汉中地区并不盛产马匹,骑兵更是少见。 这里的地貌多为山地,根本不适合骑兵作战,加上本地居民从未见过如此规模的骑兵,自然无法判断情况。 若换作幽州或并州的士兵,恐怕早已认出这是敌方的骑兵大军。 可惜,这些缺乏经验的汉中守军只能干瞪眼。 然而,没等他们多想,那团沙尘已经扑面而来。 当尘埃落定,映入眼帘的是一股如钢铁洪流般的军队,直奔阳平关而来。 再细看,这竟是一支全副武装的黑色铁骑,数量约有三万。 这一刻,守军终于意识到,有人正发动袭击。 一名士兵发出撕裂般的喊声:“敌袭!” 声音中满是恐惧和颤抖,显然也被眼前的危机吓到了。 阳平关的守军起初反应迟钝,多年无战让他们几乎忘却了战场的气息。 直到战马蹄声震耳欲聋,才唤醒了他们的警觉。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天使小姐,不要再乱闯我家了! 不死武尊 炎神之录 军户庶子,我靠征召定鼎天下 大泼猴 无尽丹田 无上仙朝,从召唤罗网开始 九叔:从诸天聊天群穿梭万界 唯争不止 不死长生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