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云: 四合连山缭绕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 …… 这首诗写的,就是洛阳城。 在东汉,洛阳不叫洛阳,得叫雒阳。原因是:汉属火德,洛字含水,水克火。所以,取“洛”字右边,再配一个“佳”字,变成一个“雒”字。如果在东汉叫“洛阳”,是犯忌讳的。 雒阳东有嵩山,西有秦岭,南有龙门山,北有邙山。诗中的“四合连山”,就是指这四座山。 而“三川”,则指的是“黄河”、“洛河”和“伊河”。 四山相联,三川相环。在这四山三川之间,有八道险关,被称为“雒阳八关”。只要守着这八道险关,雒阳城便固若磐石,稳如泰山。 这就是为什么在古代的很多王朝,都是以这里为都城的原因。 历史上,定都洛阳的朝代包括: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包括武周)、后梁、后唐和后晋??等等。 …… 汉时的雒阳,乃是全世界最大的城池,在永和五年(公元140年)时,城内纳税人口达到了100.0827万人。 注意,这只是官方统计的纳税人口,东汉末年的全国官方统计总人口为4500多万,而实际人口约为6000多万。到了三国末期,官方统计人口只有700多万,而实际人口大约为3000万。 这种巨大的误差,主要是因为很多人口是依附于世家大族,不用给国家交税。 依此类推,此时雒阳总人口,不会少于150万! 城内街道宽阔,商铺林立,房屋鳞次栉比,车水马龙,人流如织;达官显贵招摇过市,美女帅哥相携相偎。 有诗为证: 青楼揽美,酒坊寻醉。 何处逍遣,街边小妹。 这就是东汉时的雒阳城,论规模、论人口、论繁荣娼盛,都是世界之最。 …… 夜幕降临,倦鸟归林。洛阳皇宫之中,依旧美仑美奂,灯火洞明。 龙床之上,躺着的不是皇帝。 而是董卓这座“肉山”。 董卓长得得孔武有力,高大壮实,身高八尺,腰大十围。 此时此刻。 形如肉山的董卓,正在龙床之上衣冠不整,左拥右抱,乐不可支;一众宫女们也都欢欢喜喜,高兴得如同小朋友过年似的。 …… 后宫佳丽三千。 尽是孤苦怨女。 现如今,灵帝刘宏已死,14岁的少帝刘辩退位后被囚于陈留王府中,留在后宫的就只有一个男人。 这个男人,就是才9岁的刘协。 一个9岁的男孩。 坐拥三千佳丽! 这些后宫的女子们有多饥渴可想而知,如久旱的良田无人耕种,似娇艳的鲜花没人采摘。 如今董卓的到来,就如同一只公鸡飞进了母鸡群,母鸡们又怎会不高兴,又怎会不兴奋! 抛开冠冕堂皇之言,从人类的本性来说,董卓入后宫这件事,不是为恶。 而是积德行善,雨露均沾,泽披苍生。 …… 在与一众宫女们嬉戏玩闹了一会后,“肉山”董卓又看向一旁的太监。 问道:“公主怎么还没过来?” “回董相国,公主说……她她她……她有些不便。”太监畏畏缩缩地答道。 董卓脸露不快,缓缓地问道:“何事不便?!” 太监吓得浑身发抖。 支支吾吾地说道:“是……是天癸……” “胡说!” 董卓凶目一瞪,厉声喝道:“昨晚都好好的,怎么今天就是天癸。 “相国饶命,相国饶命!” 那太监吓得一个劲地磕头。一边磕头,一边说道:“据奴才所知,公主真正的原因是昨晚不堪相国恩宠,奴才这就去将公主带来!” “何用你去!” 董卓对着屋外叫道:“来人,拖出去杀了!” 话音刚落,便有两名西凉兵推门而入,跨步上前,一人拉着那太监的一只脚踝。 将那太监倒拖着,往外就走。 那太监大声求饶,没人理会。没多久,门外传来一声惨叫,求饶之声也戛然而止。 董卓坐起身来,推开身边的宫女。 很随意地披了件衣服。 对门外的护卫统领道:“公主不愿过来,本相就自己过去。前面带路,随本相去公主府!” 门外的护卫统领闻言,立即应了一声“遵命”,然后就招呼着一群亲兵,簇拥着董卓登上一辆装饰豪华的马车,出了宫门,直向公主府走去。 …… 行至中途,遇到胞弟董旻。 董旻对董卓道:“据查,朝中又发现有12人对大兄不满,背地里口出怨言,说了不少大兄的坏话!” “抓起来,杀了!” “要不要抄家?” “抄了!重者灭族,轻者男丁充军戍边,女的纳入军中女营!” “小弟遵命!” 董旻应了一声,又道:“最近大量扩军,粮饷尚有不足。”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有何难?” 董卓道:“京城商铺何止千家,更有显贵富人无数,按户摊派,让兵卒上门催缴,有拒交钱粮或故意拖延者,杀之即可。” “大兄英明。” 董旻拍了个马屁,又道:“很多弟兄来自西凉苦寒之地,初来这繁华京城,难免会去冒犯一些女子,也因此而被诟病。民间多有责难,你看这事……” “真是岂有此理!” 董卓狠声道:“我西凉将士为国征战,拒胡保民奋不顾身,战死沙场者不知凡几,流血受伤者比比皆是! 如今只是睡了一些民间女子,便有人跳出来说三道四,真是不知好歹。传本相军令,今后有非议西凉军者,一律抓去军中,用军法处置!” …… 昔日的屠龙少年。 终于变成了恶龙! 要说董卓此人,也算是出身草根的英雄豪杰。其父董君雅曾为县尉,极其勇猛。 然而,在董卓才九岁时,其父捕盗时战死,年幼的董卓失了依靠,随母亲和弟弟董旻回家种田度日。15岁时,有盗匪入乡中寇掠,董卓力杀数人,独自追匪,并取盗匪头目首级而回。 从此声名大震。长大后从军,因其身阔力大,武艺过人,打遍西凉无人能敌。 论武勇,年轻时堪比吕布! 而论智略,则胜吕布多矣。 董卓在西凉征战二十余年,终于成了令羌人乱匪闻风丧胆的一代西凉霸主,其所建之功,堪比“凉州三明”。 然而,因出身草根,终究为世家士族的朝中大臣所不容,各种阴谋算计会层出不穷,多次欲置董卓于死地。 于是,瞅准时机,带兵入城控制雒阳,进而掌控朝政,肆意妄为! …… 如果单从进京之前的所做所为来说,董卓堪称民族英雄。将他比做“屠龙少年”一点也不为过。 而进京之后,便迅速蜕变。 不过数月之间。 便变成了荼毒生灵,祸害百姓的“恶龙”! 其变化之快。 着实令人费解。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董卓这位昔日的“屠龙少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便变成了一条凶残无比的噬血“恶龙”? 其原因。 孔子不知,孟子不知,老子也不知。或许,只能用量子纠缠理论才能解释得清。 所有人都只知道,权力是个好东西! …… (附录图片:大魔王肉山董卓。) ……喜欢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