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三塑强汉 > 第375章 少年杨修(2)

第375章 少年杨修(2)(1 / 1)

第375章 少年杨修(2) “还有之三吗?”崔烈问道。 “有啊。之三就是‘思想停滞’。各士族都有家学,并在入朝为官后,以家学来治国。 “然而,由于武皇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大汉的思想被儒学禁锢住了。思想停滞不前,治国之学也会停滞不前。 “所以我很赞同成公子说的,要‘解放思想’。 “想想看,在先秦之时,读书人中有道家、墨家、法家、儒家、纵横家、兵家、农家、水家…… “在秦国时,能有水家李冰治理蜀地,建造的都江堰,直接让蜀地变成天府之国、秦之粮仓,也为秦一统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秦统一六国前,又是水家郑国,建造了郑国渠。八百里秦川,一举成为富饶之地。 “可看我大汉立国四百年,除武帝时期的龙首渠外,还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工程吗? “至今,我们还在使用着郑国渠、灵渠、秦驰道、都江堰,我们的冶炼、农耕等诸多方面,也与秦时相差无几。 “为何如此?皆因‘独尊儒术’。余者各家,皆为下品,甚至断绝。 “一家之言,而且还是排他性的一家之言,对这个社会的进步,绝对没有好处。 “而士族对知识的垄断,更是助长了一家之风。 “当成公子发明了各种学习用具,也大幅度降低了纸张的成本,让人人读得起书,我们还需要一家之言吗? “用成公子的话来说,我们需要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而找到更好的治国之道,让大汉变得更加富强。” 杨修已经不是在回答荀彧的问题了,而是在发表一篇激情的演讲。 可他的演讲,却让除荀彧之外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在说到皇室、皇权时,还有人想斥责杨修大逆不道。 可看到站在杨修旁边的荀彧,他们又把话给咽了回去。 可听杨修演讲完毕之后,除了对这些想法感到新奇之外,哪怕他们内心排斥,可还是觉得有些道理。 毕竟他们受儒学的浸染日久,而且,大汉在“独尊儒术”之后,已经找不到多少其他各家的学说典籍了,对于杨修如此抨击“儒学”,不排斥才怪。 只有杨彪闷头喝茶,不发一言。 不知道过了多久,丁宫才开口问道:“那就不需要‘尊卑纲常’了?” 杨修丝毫不惧,张口便来。 “当然需要。儒学也有其优点。不能因为儒学有其不足,就否定了儒学的优点。 “儒学自孔圣起,已经经过了不断升华,其中有孟子、荀子这些前圣对儒学的改进,也有我大汉诸多先贤的思想。” 杨修冲着下人要水喝。 虽然刚刚进门,就灌了一大杯水,可如此长篇大论,还是说得口干舌燥。 又是一杯水下肚后,杨修才接着说道: “成公子说了,我们要集诸子百家之长,形成我大汉独特的治国之学,进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完善此学,形成我大汉矗立天下的治国之道。 “随着成公子在大汉普及教育,能人异士必然层出不穷。 “那将是个人人如龙的时代。 “不仅是粮食产量会不断增加,各种新奇物品也会不断推出。 “伴随而来的,必然是全新的治国理念、治国思想。 “我大汉能够矗立天下的治国之道指日可待。 “而我杨修杨德祖,立志要参与到定立大汉‘治国之道’中。 “我并不打算直接入朝为吏,而是在大学堂学习后,先向丞相大人讨个乡长做上两年,然后再进入工、商等领域深研一番,再参与科考,正式入官。 “制定大汉‘治国之道’,必有我杨德祖浓墨重彩的一笔。” 说完,还对着杨彪恭敬一礼。“望伯父大人支持孩儿。” 杨彪算是听明白了,这个逆子张口“成公子所说”,闭口“成公子所言”,完全被成公子给蛊惑了。 可他现在支持也好,不支持也好,他弘农杨氏都没办法向“讨蔡同盟”交待。 同样,其他三公九卿听了杨修的演讲,尽管内心中还有排斥,可细细想来,却觉得成公子的“治国方略”,比如说新农体系,比如说农工商并立,比如说“君主立宪制”和“科举制”,比如说普及教育……似乎没有一项是专门针对士族的。 而且他们也知道,青州的士族,过得比过去还要好。 崔烈突然看向荀彧,问道:“丞相,日后我士族子弟能参与科考?” “为什么不能?任何人,只要没有犯奸作科,没有劣迹,都可以参与科考。” 说道此处,荀彧突然明白崔烈为何有如此一问了。 他马上笑着继续道: “其实,这次让三公九卿陪伴陛下出巡,其根本目的还是让各位重新看一下大汉江山,路上还随时可与成公子探讨治国方略,从而能够让诸公支持成公子对大汉的改革。 “等抵达青州之时,你们可以随意与士族关起门来交流,让他们来评述成公子全新的‘治国方略’,亦可得知,当今士绅豪强能否在全新大汉中占有一席之地。 “而且,成公子还说了,他会亲自下厨,请诸公在一品天下大快朵颐。” 你们不就是希望士族仍然可以参与治国吗? “是要去看看新农体系下的全新大汉,是个什么场景。”平时寡言少语马日磾轻声说道。 马日磾的话,一下子就让三公九卿明白,这些朝堂重臣,恐怕被成公子“治国方略”打动者,已不在少数了。 准确地说,这些朝堂重臣的攻守同盟,已经开始松动了。 在汉时,人们是以“五常”为做人标准的。 其中仁、义、礼、信四者,最为儒家看重。 如果马日磾背盟,对他的声誉可是有着极大的影响。 不过,也正是东汉末年到三国期间这段乱世,彻底破坏了“五常”中的“信”之一字。 在正史的三国时期,有三件事情,被视为破坏大汉民族的道德底线的标志事件。 这三件事情发生后,中华民族塑造了两千年的道德体系,便出现了系统性坍塌。喜欢三塑强汉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塑强汉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修仙模拟器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混沌仙途,我以无道斩天命 爆发吧,武医生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幣 天道神监 九域劫主 神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