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北方九州的刺史,多为曹操闻所未闻之人。 像冀州刺史荀攸他还略有所闻,青州刺史田奇曹操在任济南相时也知知道,而幽州刺史田豫、并州刺史贾诩、凉州刺史姜冏、兖州刺史华歆,曹操根本就不知道是谁。 天下惊觉成公子滔天威势之时,成公子大势已成,一举掌控北方九州,世家大族已然无力阻挡。 如果说成公子事先不知道天下之变,根本就解释不了他的所作所为。 如今,成公子挟天子以令天下诸侯,又成为帝师,给人以无法撼动之感。 一种无力感瞬间占据了曹操全部身心。 自己虽然顺利占据了江东扬州四郡,可面临着成公子携北方九州之威,以及数十万精兵悍卒对江东形成压顶之势,曹操觉得自己气都喘不上来了。 曹操此时有些后悔,后悔自己要据江东而观天下。 然而,曹操也想在这乱世之中,有所作为呀。 他投靠了成公子,最多也就是一州之刺史,进而再进内阁,但永远无法拥有天下。 现在,在九江与成公子开战,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难道自己真的…… 曹操顿感心悸不已,少时便有的头疼病,隐隐有发作之兆…… “主公!主公!” 曹操惊觉有人在大声叫自己。 曹操使劲地晃了晃脑袋,让自己从沉思中清醒过来。 然后,就看到面前一士卒正跪立堂下。 曹操掩饰地笑了笑,“刚刚想得太入神了。何事?” 前面半句是对堂上程昱及一众将领说的,后面的“何事”是问那士卒。 “报长史,府外有人求见,自称是长史少时好友许攸,还带来南阳名士逢纪。” 此时,曹嵩已自封为扬州牧,而曹操则为牧府长史。 其实谁都知道,真正掌权之人是曹操,而曹嵩则成为了曹操的顶级幕僚。 听了士卒的话,曹操明显愣了一下,随之便是大喜。 曹操现在最缺什么? 好像什么都缺。 但最缺的还是谋士。 目前江东士族暂时还不为他所用,谋士也只有程昱一人。 曹操少时在京都,与袁绍、许攸相识,甚为交好。自是知道许攸不仅聪慧,而且鬼主意极多。 当前自己面临困境,上天就把许攸给送来了。 这岂不是说许攸就是他的解困之人? 自己做济南相之时,许攸就曾联络过自己,想让自己参与冀州刺史王芬的谋废灵帝。 自己未答应,却被先帝调回京都任西园中军校尉。 后来听说,有人说是曹操向先帝告密,才致使王芬、许攸之谋败露。 结果是王芬自杀,许攸不知所踪。 不过,许攸是了解自己的,自己绝对不是告密之人。 否则,许攸今日也不会来投自己。 千回百转之间,曹操已经一路小跑,出府去迎许攸。 入得堂内,曹操马上让人泡上崂山春芽,又把在座诸位介绍给许攸和逢纪。 许攸也说起了这些年来,他颠沛流离的日子。 原来,许攸在王芬事败后,就直接逃出冀州,隐于南阳。 在南阳,他与逢纪结识,而且相交至深。 去年,先是听到袁绍发出了《讨贼倡议》,后又听到联军在汜水对岸,准备攻打旋门关。 两人商量了一下,便动身前往旋门关前。 可他们还没走到旋门关,便得知成公子率护民军已救出陛下,逼走吕布,而集于京都西面的联军,均已散去。 两人详加打探,方知袁术、孙坚率军返回南阳,青州两万军入京都,升格为御林军,其他联军全部开往徐州,就连吕布也去了徐州。 当时许攸和逢纪商量,是去投成公子,还是去徐州,或者返回南阳投靠袁术。 二人共同判定,徐州不可能成事。 一则是聚于徐州的都是诸侯,各有心思。 二则是联军错过了最佳的时机:在吕布退出京都时,联军马上抢入京都,与成公子分庭抗礼。 他们当然不知道,在吕布退出京都前,一个山地军、一个弓弩军和两万厉志率领的治安军,已入京都。 蔡成怎么可能给诸侯机会? 等诸侯联军知道吕布要退出京都时,护民军已经在京都内布置好了城防。 可见,许攸、逢纪二人的分析,也不是很靠谱。 大概是由于袁术过去的劣迹斑斑,也让许攸、逢纪两人觉得不靠谱。 最后,二人还是决定投靠取了扬州的曹操。 也不知道为了什么,二人从来没想过投靠青州成公子,很自然地把蔡成给忽略了。 他们忽略了,可曹操没忽略。 曹操半真半假地问道:“如今势大力强的,非青州成公子莫属。子远(许攸字)与元图(逢纪字)为何不去投成公子?” 许攸和逢纪大眼瞪小眼,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回复。 半晌后,许攸鼓起勇气。“我们没想过投靠成公子。” 许攸的回答,引起在座之人的哄堂大笑。 笑声中充满了不屑,明显是不信许攸之语。 许攸思忖一会,起身对曹操说道:“前些年有人传是孟德公向陛下告密王芬密谋之事,实则是王芬手下一近身吏向青州告密,并委托青州牧蔡立转告陛下。 “那小吏虽被王芬所斩,却因为事不秘,担忧陛下追责,故自杀。也导致我浪迹天涯。” 许攸没有敢再称呼曹操的乳名“阿瞒”,其话语中的意思更是明显:我已经上了青州的黑名单。 青州的一切,或者说成公子的一切,与陛下的恩宠密不可分。 如果不是先帝刘宏的支持,不可能打破“州牧”禁锢,让蔡立成了大汉十三州的第一位州牧。 如果不是先帝刘宏坚持,亦不可能允许青州试行新农体系。 而青州投桃报李,不仅每年多缴纳一成赋税,而且还不断给皇室送去贡品。 郭全辞官往青州考察,让刘宏借机调蔡立入京为人质。 谁知道,蔡立入京后,刘宏竟然一改过去的荒唐,隐隐有了由昏君向明君转化之势。 好在刘宏明白过来的时日不长便驾崩,否则众多朝臣都会被吓出心脏病来。 绝大多数朝臣,并不希望刘宏成为明君。喜欢三塑强汉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塑强汉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