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真珠过来时,舍娘还打发人送了两件见面礼去,一件是乳白暗纹绣梅花抽金线的斗篷,再一件便是锦洞天。
斗篷还好说,如今天气愈发寒了,送一件厚衣裳给亲戚很好,这锦洞天则是竹筒插花,就地取材后院的竹子,中间插花,别有一番意趣。
虽然没有成亲,但定了亲,这汪姑娘也算是在孝中,金玉那些不好送去。
汪真珠到王府之后,和郡主住在一起,郡主虽然也不小了,但小孩子脾气,总想身边热闹,有人陪着玩,如今表姐来了,十分高兴。她见舍娘送给她这个,不由道:“嫂嫂送的这个颜色也太素净了些。”
“我看就很好。”汪真珠知道世子妃这样是正理,而郡主作为上位者,她们不可能体谅自己还在守孝。
见表姐都没说什么,郡主就道:“表姐,你来了,我不知道多高兴。不如明日咱们一道过去老太妃那里听戏吧?”
“好。”汪真珠笑道。
郡主以为她开怀了,还觉得自己开导有功呢。
又说李琚临走之前,把宗室女未嫁的名单递到宫里去了,皇上念及庆王父子都在军前效力,赐下一桩极其体面的亲事——寿宁侯世子。
寿宁侯和新安侯府一样,都是世袭罔替爵位的侯府,寿宁侯世子听说生的很是魁梧,皮肤虽然微黑,但相貌英挺。
“阿弥陀佛,这倒是一桩好亲事了。”老太妃双手合十。
庆王妃却不这么看,谁的孩子谁心里清楚,当年庆王还在藩地时,就只是打算在藩地找一位读书人。人家太有能力,太有才学的,也未必想和藩王结亲,所以她们认为反正女儿下嫁的,怎么宠爱都不为过,最大的要求就是能知书达理已经很好了。
可寿宁侯家一共十二房,寿宁侯世子就是将来的族长,女儿就是宗妇。即便她有郡主的身份在,驱使的人不少,可自己立不起来,将来怕是力不从心。
且作为世子夫人,还有生育压力。
“母妃,您怎么了?”郡主脸似白瓷上染了胭脂似的,有些羞赧的看着她母妃不做声。
庆王妃见女儿这般小儿女情态毕露,不由道:“没,没什么。我是想,你原本跟你嫂子就亲近,如今她有了身孕,更该亲近些。”
说来说去她认识的人中,还只有自己儿媳妇靠谱一点,从做婆婆的角度,未免觉得她勾的儿子太狠了,一个月二十天,她夫妇二人都同房。但是从旁观者的角度,人家很清楚自己要什么,情情爱爱是过眼烟云,抓紧怀个孩子是正经,这可不,无论她肚子里是男是女,都是一份倚仗。
聪明人就不做糊涂事,若女儿学得人家几分为人处世,也是极好。
再者,做娘的都不愿意太严厉得罪孩子,只巴不得人家交,自己做好人。
郡主听她母妃这般,只道:“嫂嫂那里成日在歇息,我不好打搅,等开春了再去就是。”
“那也好。”庆王妃还是纵着自己女儿的。
却说圣上赐婚下来后,舍娘娘家也报喜来,说嫂子黄氏生了个儿子,因是绍字辈的,叫裴绍礼。舍娘有身孕不好过去,遂让夏妈妈等满月的时候再送过去。
说来那孩子满月的时候,舍娘正好有身孕三个月,夏妈妈回裴家时,也放心跟庾氏说起。
庾氏一听喜不自胜:“这是好事儿啊,我原本还想着上次洗三她怎么没来呢,原来是为了这个。”
“总得稳妥些再出来。”夏妈妈道。
丽娘听的发怔,还是霍氏在旁对她道:“明儿大家一起过去王府看看咱们世子妃,她年纪轻轻的,世子又在外行军打仗,很是不容易。”
“我明儿家里有事哩。”丽娘可不愿意到时候人家把话题往她身上扯。
霍氏看了她一眼,略劝了劝,见她还是推说有事,只好作罢。她这个样子,身边的人哪里看不出来,都觉得她小家子气,霍氏想这丽娘生的倒是模样好,乍看也还正常,怎么这么上不得台面。
自己的妹妹有了身子,身份还那么高,别的人就是想攀附,还没那个机会,她却推却了,还百般不愿意去,也难怪就是嫁了侯府,越混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