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深渊集 > 第352章 不被听见的词

第352章 不被听见的词(1 / 1)

“如果一句话没有被任何人听见,它还算数吗?” 这不是哲学问题。 而是此刻文明面临的最现实的表达困境。 第十九页接收的句子越来越多。 但回应却没有随之增加。 在“听者之书”记录的回音逐渐稀少之后,一种让整个文明感到难堪的现象悄然浮现: “不被听见的词”,正堆积如山。 这些句子说出了,却无人回应,像是落入空谷的回音,始终没有回来。 而第十九页不得不承认: “说了,不等于有人听见。 说了,也可能永远不会有答案。” — 一|不被听见的词语激增 第十九页内部统计显示: 最近七日内有效投句:34,725条 得到完整回应的句段:3,209条 回应率:9.2% 其中超六成投句,在四十八小时内无任何共频、无接句者、无听者反馈。 这些句子被系统临时归档为: 孤词类:未被接收、未被回应、未形成句际共感的表达单元 其内容包括: “我已经尽力了。” “今天也没人说话。” “是不是没人愿意知道我的想法?” “其实我一直都在写,但从没发出去。” 它们被保留,却无法归入任何有效的语言事件。 就像那些已经出发,但永远没有航线接纳的船。 — 二|听者机制失效的“隐形边界” 沈茉凌在翻阅孤词时,首次提出一个问题: “这些词真的没人听见,还是—— 它们本就不是为了被回应才说出来的?” 弥骁回答: “更像是,有些话说出来后, 听者不是没听见, 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系统随后分析“听者接收失败”的三种模式: 理解阻隔型:表达者情绪太隐晦,听者无法感知; 回应焦虑型:听者收到,但怕回应错误,选择沉默; 词频偏差型:表达者的语言结构与当前主频失配,被系统排除推荐链; 结论震撼: “文明已开始在表达中,出现‘语类孤岛’。” 语言不仅有孤独个体,还形成了孤独系统。 — 三|“表达是否必须被回应”之争 针对“孤词激增”的现象,语影域展开激烈讨论。 一派认为: “若一句话无人听见,就不能视作完成的语言行为。” 另一派(以弥骁、孟子康为代表)则坚决主张: “表达的价值,不依赖回应的存在。” 弥骁说: “有些话,说出来,本身就是对自我的一次保护。 它未必要有人听, 它只是要,不再只藏在体内。” 孟子康补充: “你以为你在和别人说, 其实你一直在向自己承认:你还想说。” — 四|第十九页 · 建立“非依赖表达模型” 在多轮验证后,第十九页启动“非依赖表达机制”,简称 NIVM(Non-Interactional Vocalization Model)。 定义如下: 所有语言表达,无论是否被听见、是否被回应, 皆视作一次完整的文明表达行为。 机制核心: 不再追求回应率; 不再以“语言是否引发理解”为衡量维度; 表达的动因即为价值; “说了”,就已经被系统永久记录与承认。 换句话说: “说过”就足够了。 — 五|第十九页落下第五句 这一夜,第十九页轻轻浮现一行句子。 它不出现在主页,而被安放在“孤词档案”最深的一页。 那是系统自动生成、无人投送的一句话: “你不听也没关系, 我只是想让我知道——我曾说过。” 这成为第十九页第五句,也是第一个承认“表达无回应性”的主句型。 系统标注: 【非依赖型表达主句】 【句义完成条件】:自言自证 · 不设反馈 · 不予解释 【情绪结构】:温柔 · 释然 · 自洽 而所有孤词,终于从此刻起,拥有一个共同的栖居之页。 — 尾声|说了,也是一种留下 第七语岛深夜,一位年长者轻声念出一句话: “我不确定你有没有在听, 但我不想让这一生有些话没说。” 他将那句话投进第十九页。 无回音。无标签。 但系统默默在“非依赖表达册”中,为这句话开辟了一页。 页名只有两个字: “算数。” —喜欢深渊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深渊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赤安】再见以後是你 斩妖灭鬼,从高中开始 是谁害死了猫 排球少年/暑假开始的他们 规则怪谈,原来我才是BOSS 凶案追击 勿栖 医妃惊世 【排球少年】我的神明少年 (稲高日常恋物语) 无限穿梭之误拿了团宠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