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草纲目#】 【如果你要过世,记得请上道士。】 【外邦的神父,他们不会超度法事。】 【烧钱纸、灵符纸、引魂纸,还有幡纸。】 【有孝子、有厨子、有管事,才有面子。】 【用道家方式,为你操办后事。】 【没什么别的事,跟着我念几个字。】 【你要当鬼你先走。】 【你要当鬼你先走。】 【看我抓一把灰灰,洒向那群鬼鬼。】 【我把那唢呐吹了起来。】 【你驾鹤的消息已经传开。】 【让村民吃饱,才有力气嗨。】 【你上山需要八个人抬。】 【亲人朋友们全都到来。】 【桌子一摆起,趁机敛财。】 【人生就这样,你不要奇怪。】 【你唯一的工作,是保佑后代。】 【卖的什么棺?用的什么板?】 【材料用的不能太薄,他这辈子打工太苦,不能乱搞。】 【寿衣和香蜡火炮一样都不能少。】 【乐队的音乐自己来敲,音量刚刚好。】 【亲人们不要哭,不要影响敲锣鼓。】 【快翻开坟草纲目,多看一些念经书。】 【挽联、横批已刷过浆糊。】 【这些村民太辛苦,我们还要宰头猪。】 【赶快敲铛铛,赶快敲铛铛!】 【一起来~】 【赶快来敲铛铛,赶快来敲铛铛。】 【让我来挑个地方,好为你把土盖上。】 【能让你来万古流芳,用凡人不知道的力量。】 . . . . . . 评论区: 〖我需要一个比礼乐崩坏更严重的词!〗 〖乐经失调!〗 〖李时珍:周董把我的《本草纲目》改成音乐,我很开心,但你把《本草纲目》改成阴间音乐,我和周董很不开心。〗 〖这位先生一定是咒结伦吧。〗 〖不要让佛流越来越嚣张,我们道流才是最屌的。〗 〖陈奕迅的外形,周杰伦的才华,夏洛的嗓音,石匠的职业,阴阳师的灵魂!〗 〖陈奕迅用周杰伦的方式演林正英。〗 〖曲目:《坟草岗墓》,填词:万坟山。〗 〖快使用雷击木哼哼哈嘿......〗 〖网络就是好,在我们老家,想听这个调调,得拿人命来换。〗 〖杰伦:我不仅会告白气球,还会告你。〗 〖这歌唱的,杰伦来了都得随礼200。〗 〖填补了白事没有流行音乐的空白。〗 〖阎王:好听,乐队一起带下来吧。〗 〖佛僧:普渡众生。 道士:Rua普也是普。〗 〖冷知识:博主是石匠师傅,主业是刻石碑,茶台这些都只是兴趣。〗 〖主业是道士,副业做法事,第三行业拍视频,这辈子穷不了。〗 〖老祖宗:好歹是让传下来了。 看完...... 老祖宗:好,是让歹人传下来了!〗 〖请人做法事的基本都是岁数比较大的那些人,年轻的一辈基本都不太懂这些,可能越到以后,这种事情越没有那么多繁琐的流程了吧。〗 〖小时候都还会请道士来做法事,唱个几天几夜,现在大了,渐渐没了。〗 〖歌词有一句话很真实“你唯一的工作是保佑后代”,不管这个人生前如何大胆的、懦弱的、自私的、慷慨的、聪明的、愚昧的、一事无成的还是名声显赫的,百年之后的人对着看不清名字的墓碑都会说请你保佑后代。〗 〖现在的葬礼很多法事都是活人演着死人看,拥有法事操办权的人借此敛财,嘴上口口声声都是传统,掌中条条框框无非利往。〗 〖趁机敛财不准确,至少不太准确,虽然有部分人确实是借机敛财。 但是我们这里结婚赚钱,葬礼亏钱,农村这种传统丧礼一般是亏钱的,一般会亏几万。〗 〖传统的葬礼还是很繁琐的,要三四天。 从一开始搭灵棚、请唢呐、找主管,正式开始以后迎/亮花圈、敬土地,死者后辈一字排开披麻戴孝,关系越远的需要的装扮越简单。 下葬之前,找个开阔的地方,摆上供桌,后方放棺材,依次根据关系行礼,本家一行人先行礼,之后跪坐在一侧,其他人按波次依次行礼,然后本家回礼,随后到棺材前哭丧,所有人哭丧完毕后,摔烂火盆,抬棺准备下葬,只有少数男性亲人跟随去下葬。〗 大明,嘉靖年间。 江西承宣布政使司,辖下的一座村落。 “这曲是不是用方言唱的啊?” 毕竟一听就和后人常说的官话口音不一样,听起来有些像后世云贵川渝的口音。 有细心的人在视频唱了两句就闭上眼睛,想试试不看文字能不能听懂。 结果,当然是听不太懂。 “你们说那群做法事的先生,跳大神时候唱的是不是就是用方言唱的曲子?” 闻言,众人都思索起来。 还别说,真有这个可能。 而且做法事的时候,敲锣打鼓的声音又大,比天幕里的声音还大。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天幕里的曲子闭上眼睛,都分不清唱的是啥,何况做法事的时候? “要不——找个先生问问?” “这是人家吃饭的家伙,怎么可能告诉你?” “那改天你要办丧事请先生的时候,我们偷摸——” “砰。” 这人抬起一脚就把那人踹倒在地,怒骂道:“你家才办丧事!” 竹林里。 小许问道:“先生,这评论里说的李时珍是您吧?” 李时珍点了点头,解释道:“借用了书名而已,或许在歌曲中还借用了书籍里的药物名称吧。” 后人一首音乐也就半盏茶的时间,又不是唱戏——额,唱戏也没那么长的,想把自己的书籍唱完,怕是要几天几夜。 李时珍其实还高估了现代音乐的时长,一盏茶为10分钟或者14.4分钟,半盏茶也有五到七分钟,大部分流行音乐是没有这么长的。 想着想着,李时珍想起自己刚才所想的,用后世文字,将书籍刊印成册,免费发放天下。 而现在这个视频,又给了自己灵感。 是不是可以安排说书人或者唱戏的将自己书籍中的记载药物辨别方法以及疾病治疗方法,用唱戏的形式,或者说书的形式广而告之? “屮,没钱。” 和刊印书籍一样,卡在没钱上。 说书的也好,唱戏的也罢,都是为了挣钱。 说《三国演义》,百姓爱听。 唱《琵琶记》,文人爱听。 人家爱听才会打赏,卖艺人才能挣到钱。 自己的书籍,编成书或者戏剧会有人听吗? 到时候就得自己花钱,请人家唱。 可自己的钱,可供人家唱几回? 念及此处,李时珍脚步不由加快两分。 这事还得朝廷来做,惠及天下之事,想必——陛下不会拒绝吧…… 李时珍心里打起鼓,也不敢确定。 对这位陛下的了解除了后人调侃的万寿帝君,几乎全来自于旁人所说。 李时珍只知道嘉靖和文官在斗,还酷爱修仙,别的什么也不知道了。 李时珍思考道:是不是可以将这件事和修仙联系起来? 《礼记·王制》:“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 后来功德一词,又被宗教所引用。 以人封神,如关羽还有各地城隍者,都可以称为:功德成仙。 想到此处,李时珍猛的一拍大腿。 “救人既是功德。” “哪怕只有一人因此受益,也是功德。” “有了功德,就可以另类成仙,想必陛下不会拒绝吧?”喜欢刷视频:震惊古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刷视频:震惊古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