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 【鸡那么脏,鸡舍也脏,为什么鸡舍里几乎没有蟑螂?】 ~~~~~~~ 评论区: 〖大哥,我往你被窝扔几个20出头的大姑娘,你会害怕吗?〗 〖小时候在村里,还见过鸡和蛇打架。〗 〖古龙小说中有个情节,主角团路过一个村子,发现有些不对劲,最后才发觉这个村子里没有鸡,鸡是各种毒虫的天敌克星,所以推断出这个村子是五毒教的。〗 〖炼蛊需要用蜈蚣啥的,农村不养鸡这种又好养、又能定期产蛋给人补充营养的东西,当然不正常!〗 〖记得有一个短篇古代故事叫《鸡毛烟死蛇》,大意是把鸡毛整理在一起点燃,散发出的骚臭味可以防蛇。〗 〖小时候家里办了一个养猪场,到了夏天院子里杂草丛生,蛆虫蚊蝇到处都是。我妈买了几十只鸡鸭丢在院子里,短短两个月院子里干干净净,草没了、虫没了、菜也没了。〗 〖你就说干不干净吧!〗 〖猪还在就行。〗 〖几十只鸡鸭?那这不得天天扫鸡粪?〗 〖不扫,沾白面馒头,或者做包子馅,真香啊,使劲造啊!〗 〖首先,你觉着鸡脏,那是因为它们失去了自由,只能待在狭小的空间。你把它们放了,任其自由活动,你再瞧瞧,随便哪只鸡都是干干净净的。〗 〖是在说鸡吗?〗 〖应该是在说鸡吧?〗 〖其实大学生也是这样。〗 〖一语多关?〗 〖建议国家严查,三十岁的大学生我忍了,就当她考研,四十岁的大学生就太过分了!〗 〖这个问题就好比问:猫窝里为什么没有老鼠。〗 〖好像有某个蟑螂垃圾厂,为了防止蟑螂逃跑,围了一圈养鸡场和鱼塘。〗 〖要么鸡吃饱,要么别的生物吃饱。〗 〖这把高端局,蟑螂垃圾厂的损耗都成了养鸡场省下来的成本。〗 〖除了兜不住屎以外,鸡真的蛮可爱的。〗 〖你见过5只鸡吃掉上千只蟑螂的震撼场景吗?太酷了,直接把我几十年的蟑螂恐惧症治好了,严谨点来说,不是全吃了,鸡哥连吃带玩,有些叮死了但是不吃。〗 〖有的兄弟,这个鸡如果不是全国可飞那种,会长时间待在一个地方的话,鸡巢里是会有不少蟑螂的因为这鸡一般业务比较忙,外卖总是吃一口剩一口,剩菜也不及时扔,这就很利于蟑螂的繁殖。〗 〖你小子是懂鸡和鸡窝的。〗 〖没有蟑螂,都是瓢虫。〗 〖原来你说的是鸡啊,我还以为你说的是鸡呢!〗 〖人家这不是鸡,是凤,楼凤!〗 〖所以鸡飞蛋打其实是凤舞九天?〗 〖如果,我是说如果,这个鸡是在鸡窝练习两年半的呢?〗 〖那就穿上背带裤打篮球呗!〗 ~~~~~~~~ 清朝,乾隆年间。 京城。 “原来后人也管青楼的叫鸡啊?” 古人也玩谐音梗。 比如姬,本是个姓氏,周朝王族是姬姓,所以嫁出去的女子通常都称某姬。 嫁到赵国就是赵姬,嫁到秦国就是秦姬。 然而随着礼崩乐坏,东周时期,姬逐渐从单纯的王族女子的姓氏,变成贵族妇女的代名词。 春秋战国、秦统六国、刘邦建汉,姬不仅仅是贵族妇女的代名词,对妇女皆可用此美称。 随后又代指卖艺的女子,如歌姬、舞姬。 同时,姬也可代指妾,战国时期便有用姬人称呼妾的记载。 秦汉之际,还有姬妾、侍姬等。 而妓,女乐也,最开始只是指代以歌舞谋生的女子。 但姬字不再尊贵,歌姬、舞姬取代了原本妓的含义。 妓字就成了卖淫为生女子的代称,即妓女。 而鸡即妓的起源已经不可考了,但有几种比较有意思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即谐音。 第二种则是一个文字游戏。 话说有个青楼的妓女,半夜服务的时候经常大喊还要、还要,吵的门童睡不着,大骂道:你还要个鸟! 路过的更夫一听,还即又,又鸟即鸡。 第三种,可信度稍高一些。 妓女之老者曰鸨。鸨似雁而大,无后趾,虎纹。喜淫而无厌,诸鸟求之即就。 后来,人人把开设妓院,管理或控制妓女的女人,叫鸨儿、鸨母、老鸨。 领头的是一种鸟,妓女自然也当是飞禽。 可大多数飞禽的含义都比较好,人们选了又选,发现鸡这个词,不仅暗合飞禽之意,还与妓同音。 之所以说这种比较可信,是因为将老鸨和妓联系在一起、可查的最早记载出处是《丹丘先生论曲》。 作者是宋权,出生于万历二十六年。 天启年间进士,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崇祯末年,还担任了三天遵化巡抚。 遵化,京师顺天府蓟州遵化县,即如今河北县级市遵化市,由唐山市代管。 当了三天巡抚,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自缢,宋权上书归顺,被任命为遵化节度使。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自成于山海关大败,多尔衮入关,宋权降清,被任命为遵化巡抚。 后上书顺治,献治平三策,包括确立崇祯庙号、革除明朝弊政、广招贤才。 顺治九年,卒,清廷赠少保兼太子太保,谥文康。 所以,根据时间线来推断,这种说法最可信。 因为清初的官话虽然和如今有差别,但你操着一口流利普通话和当时精通官话的人聊天,加上些手语,也是能聊个明白的。 管理者称老鸨,为飞禽,妓女也应该是飞禽,又因妓、鸡同音,所以妓女也称鸡的说法可信度最大。 ~~~ 皇宫。 乾隆问道:“鸡毛烧烟驱蛇,是袁子才写的吧?” 袁子才,即袁枚,子才是他的字。 乾隆四年的进士,乾隆七年外调江浙任县令,乾隆十四年辞官。 乾隆之所以对他印象深刻,是因为这人确实让人印象深刻。 第一:二甲第五名,却因为散馆考试不合格,被外放做知县。 清朝进士经殿试后,除一甲三名授修撰、编修外,其余一部分选为庶吉士,由特派的翰林官教习,三年后经考试优等,原二甲进士授编修,原三甲进士授检讨,次者改任各部主事或知县。 因翰林官相当于唐、宋的馆职,庶吉士学习之地称庶常馆,故学习期满称散馆,留充编修、检讨者称留馆。 县令是百里侯,但能留在庶常馆或者被选入翰林院,哪个更好,还需要详细说吗? 如果用今天的政治生态来类比……算了,还是不比了,大家自己想象吧。 第二:此人辞官之事,父亲病逝,按制可以丁忧,但他打着孝道的名义辞官守孝,即便是乾隆,也不敢轻易压下。 甭管什么时候,孝顺都是无法指责的。 而且中枢和皇帝,要强留一个官员留用,不让他尽孝,是要承受莫大压力的。 所以,一般只有这个人不可或缺、特别有能力,皇帝才会夺情。 比如明朝的张居正。 袁枚既不是不可或缺,也不是特别有能力。 他又打出孝道的名义,朝廷顺水推舟,表彰一番,便同意了他的请求。 而正是乾隆十四年开始,乾隆性情大变,掀起多场政治风波,无数场大案将官场、民间搅了个翻天覆地。 也许是乾隆十三年,富察皇后之死,袁枚敏锐的察觉了乾隆帝的变化。 也许是,他心有所感。 也许真如他所说,感觉自己仕途不顺,一眼就看到了未来,不想做官了。 总之,因为辞官,他顺利的避开了后来所有的政治风波,嘉庆二年,八十二岁寿终。 而乾隆记忆里,对袁枚印象最深的则是第三点。 袁枚和纪晓岚一样,喜爱美食。 只不过纪晓岚喜食肉,日食十斤。 袁枚则是一个美食品尝家、技术家。 同样的还有二人都爱搜罗志怪传闻,记录在案。 鸡毛烧烟驱蛇之事便是记载于袁枚的《新齐谐》中。 原名为《子不语》,取自《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袁枚搜集资料的时候发现,元代已经有人用过子不语的名字,又取《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之意,改名为《新齐谐》。 但是因为元代的《子不语》早已失传,所以后人多用《子不语》称呼袁枚的这部作品。 袁枚辞官后,断断续续的写《子不语》,直到乾隆五十三年才完全成书。 在此之后搜集志怪传闻写成的小说,则被称为《续子不语》。 虽然如今不过乾隆五十一年,但袁枚与纪晓岚多有通信。 文渊阁直阁事纪晓岚也总爱讲些志怪小说逗乾隆欢喜,所以乾隆对此倒是还算记得清楚。 袁枚和纪晓岚还有一个相同点,喜美色。 有两本书记载纪晓岚好色,《虫鸣漫录》和《啸亭杂录》。 不过《虫鸣漫录》成书于咸丰末、光绪初,是一本笔记小说,其中情节有真有假。 反观《啸亭杂录》,作者是爱新觉罗·昭梿,是清朝第三位礼亲王,也是礼亲王系第九任家主。 之所以是第三位礼亲王,同时又是第九任家主,是因为从其祖宗代善被封为礼亲王,一直到他父亲之间的几位,都不是礼亲王。 两个是巽亲王,四个是康亲王。 乾隆四十三年,乾隆才将他的父亲爱新觉罗·永恩重新复号礼亲王。 爱新觉罗·昭梿距离纪晓岚的时代并不远,而且他本人也与纪昀有往来。 包括魏源、龚自珍、袁枚等人,他也多有往来。 龚自珍就是写出:“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还支持林则徐禁烟的那个龚自珍。 魏源就是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 听起来,三者好像不沾边。 一个乾隆年间,清代的,古代的人物。 另外两个差不多属于近代了。 但其实差的并不远。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因为爱新觉罗·昭梿,死于道光九年,即1830年,距离鸦片战争只有十年。 道光九年,猛一听,感觉很古。 但用公元纪年,1830年,就感觉很近。 爱新觉罗·昭梿和纪晓岚打过交道,他写《啸亭杂录》的时候,纪晓岚的仆人、同窗、好友,活着的还很多。 而且他笔下的纪晓岚,也仅仅只是好色、喜欢吃肉而已。 《虫鸣漫录》书里的纪晓岚,则是自称野怪转生、不食米饭、以肉为饭、每天至少要吃十斤肉,并且日御数女、白日宣淫、夜御数女、不眠不休。 每天最少吃十斤肉,也不知道纪晓岚是大胃王,还是健身达人? 日御、夜御,到底是纪晓岚精通房中术,还是研究出了比现代强肾药物更没有伤害、也没有耐药性的神药? 冷知识:现代蓝色药丸,吃多了有耐药性,效果一次比一次差,并且还有耐药性,后期需要加大剂量才会有效果。 所以,这就是一个死循环。 不吃,身体不行。 吃多了,身体更不行。 然后只能加大剂量,周而复始。 如果屏幕前的你,有这方面困扰,建议先找个头发花白的老中医,用中药调理,配合食补和锻炼。 我没吃过,也没买过,更没看过说明书,毕竟我还年轻,迎风尿三丈,用不上这些东西,所以这些知识都是从网上了解的,如有错漏,请见谅。 又或许纪晓岚吃肉的时候,和我们一样,也要配点蔬菜解腻,不过我们吃的萝卜,他吃的是人参。 肉吃多了,还要配点汤漱漱口,我们是菜汤、蛋汤,他喝的是鹿血、老虎血。 我们闲着的时候喜欢吃零嘴,他也吃,不过大抵可能吃的是鹿茸之类的补品。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达到《虫鸣漫录》记载的日御数女、夜御数女。 所以,《虫鸣漫录》的记载极有可能是根据《啸亭杂录》里的记载,作者加上自己的想象扩编而成。 就像冯梦龙的诸多小说情节,将历史进行夸张化、想象化,改编成小说。 不过,好色肯定是真的。 毕竟,只有死了的男人才不好色。 袁枚写诗,倡导性灵说,辞官之后,广收弟子,其中女弟子最多。 两者是否清白,后人不知。 但乾隆以己度人,认为袁枚肯定属于:有事弟子干,无事干弟子。 自古文青女子,皆好文艺男子,哪怕他年龄大,年龄越大反而更有魅力。 袁枚曾经为官,即便现在辞官,仍然有功名在身,更别说他还有田,也有钱。 女子地位本就不高,和袁枚之间发生点喜闻乐见之事,实属合理。 乾隆边想边走,不知不觉就往后宫的方向走去。 ~~~~~~ 江宁府。 随园。 “大学生和鸡?子才兄,这是何故?”躺在躺椅上,友人享受着袁枚弟子的按摩,开口问道。 “可知花魁为何贵?因其善琴棋书画也!” “可知为何有钱无功名者,愿意花大价钱去宜春院一醉方休?” 宜春院,唐朝官妓居所,袁枚以此代称清朝的官妓。 “无它,盖因她们曾经身份高贵。” 简单来说,睡一个妓女,和睡一个官妓,这能一样吗? 后世的大学生,约等于现在的举人了。 花钱就能和女举人同床而眠,换你,你愿不愿意? 友人肯定道:“当然愿意!千金亦可!” “所以呀,后人花了重金,却遇到了假扮大学生之人,还是四十多岁的女子假扮,该不该让朝廷严查?” 友人感觉自己就是后世的大镖客,老鸨不仅侮辱自己的眼光,还侮辱自己的智商,愤慨道:“严查!必须严查!一查到底!”喜欢刷视频:震惊古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刷视频:震惊古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