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空气微凉,办公室里人还不多。 “哎,苏皓。来了啊?” 一道声音响起,带着刻意堆砌的热情,是梁海源。 那张平日里习惯性挂着几分疏离与不耐烦的脸,今早却硬生生挤满了笑容,头上的细纹都快活地聚拢起来。 苏皓心里几不可察地“咯噔”了一下,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别扭。 这人……到底是怎么了? 要知道,就在不久前,梁海源还常常一大早就对着他,或是对着李慧琳横眉竖目、语气不善。 今天这突如其来的、几乎能咧到耳根的灿烂笑容……实在诡异。 莫非……是昨天在哪只股票上撞了大运?心情格外好?他暗自揣测。 “嗯,习惯了早到。”苏皓略一点头,言简意赅地回应,不想过多纠缠。 “呵呵,这才刚转正多久,就养成习惯了?真是个踏实勤奋的好小伙。” 梁海源开始了彩虹屁表演: “嗯?对了,听说你昨天的收益率,在所有部门里都拔了头筹?托你的福,我们部门现在腰杆都硬朗多了,感觉真踏实。” “……”苏皓沉默着,没有接话。 从那过于热切的眼神,到略显夸张的肢体语言,都让他感到一种沉甸甸的不自在。 他匆匆点头致意,几乎是逃也似的,快步溜回了自己的工位。 ‘真是……适应不了。’ 他心中低语,目光落在焕然一新的工作台上。 曾经,他的位置仅是一个狭窄的角落,桌面上孤零零地立着一台显示器。寒酸。 而现在,足足六块崭新的液晶屏幕呈扇形排开,泛着冷峻的光泽. 旁边还配备了多功能键盘和其他一看就颇为专业的设备,整个区域被布置得既高效又充满科技感。 俗话说,鸟枪换炮。 确实,比起周围其他交易员那乱糟糟如同“狗窝”般的工位,他这里无疑是最整洁、最先进的。 指尖划过冰凉的金属外壳,带来一丝奇异的陌生感。 ‘可……在开盘前,好像也没什么事可做了。’ 过去,他总是跟在李慧琳身后忙得脚不沾地,打印分发资料,一丝不苟地准备会议。 那种日子,仿佛就在昨天,却又确确实实地结束了。 因为,团队里新分配来的两名助理,已经接手了这些曾经属于他的杂务。 “那个,皓哥。这是今天研究部刚出的资料。” 一个略显生涩的声音响起,其中一名年轻助理恭敬地递过一叠文件。 “啊,好。谢谢。”苏皓接过,道了声谢。 曾几何时,他是那个四处“散发”资料的人。 如今,角色转换,他成了接收资料的一方。 虽然电脑也能查阅信息,但开会时,纸质打印稿仍是必需品。 遇到资料多的日子,他过去几乎整天都得守在嗡嗡作响的复印机旁,闻着那股呛人的墨粉味。 ‘这两个助理……论资历,恐怕都比我久吧。’ 他心里掠过一丝歉疚。 但旋即又想起,金融公司,尤其是私募公司这种地方,从来都是业绩说话,资历反倒是次要的。 听说,这里每个月都有业绩考核,若是达不到某个底线,合同便会自动解除。不留情面。 真是个……残酷的地方。 昨天还和你谈笑风生的人,或许一次考核过后,第二天就从这个办公室里彻底消失,仿佛从未存在过。 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股无形的压力,让人神经紧绷。 “苏皓,果然来得很早呢。” 这时,另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是李慧琳。 “啊,是。慧琳姐您也到了?不过……您的脸色……” 苏皓注意到她眼下那两团清晰可见的青黑色阴影,如同疲惫的印记,让她整个人看起来憔悴不堪。 “唉,别提了。昨天担心得一晚上没睡好。我现在也是正式交易员了,绩效正式开始评估。” 李慧琳脸上挤出一个苦笑,声音里透着浓浓的倦意: “真怕要是业绩一直这么负下去,哪天就被解约走人……你说这能不愁吗?” 原来如此。 交易员们之所以个个如同惊弓之鸟,敏感易怒,根源便在于此。 生存的压力,实实在在。 “不过,还好昨天苏皓你大赚了一笔。我听说啊,个人绩效固然重要,但团队整体绩效好的话,也能加不少分呢。你简直就是我们组的救星!” “这才第一天而已。”苏皓平静地回应,并未因此而飘飘然。 “啊!对了,”李慧琳像是想起了什么,好奇地问道:“苏皓你,通常一天会交易多少次?” 昨天……他回忆了一下。 不多不少,正好三次。 因为只执行了三次买入操作。 等等,这么说……他还没卖出? 今天开盘后要卖的话,价格……应该不会跌吧? 他心里微微一沉。 “我昨天……光是交易就操作了150次。”李慧琳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手指头都快按断了,眼睛也涩得厉害。中间还有一次因为设置错误,白白亏损了一笔。” “……150次?”苏皓略感惊讶。 “150次?算少的了,顶多是中等偏下吧。通常那些高级交易员,一天操作几百次都是家常便饭。” 李慧琳自嘲地笑了笑: “所以啊,你看大家中午收盘了,忙得连午饭都顾不上吃,都要下午开盘前,根据预定的策略,把交易计划都设定好。” 苏皓知道交易员交易量大,但没想到会是人均几百次的级别。这还是第一次听说。 “所以啊,在买卖那些流动性高的股票时,都得预设好风险管理。” 李慧琳继续传授经验: “比如买入某只股票的同时,自动用一定比例的资金去做场外期权,或者做空相关的期货品种,买反向ETF等等,用这种系统化的方式来对冲风险。” 原来如此! 苏皓恍然大悟。 怪不得每次开完会,那些交易员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回电脑前,噼里啪啦地输入着什么。 他还纳闷,明明还没开盘,一个个都急什么呢。 原来是在根据最新的投资策略,设定买卖比例,进行交易部署。 “难道……苏皓你昨天不是这么操作的?”李慧琳看着他,眼神里带着一丝探寻。 “我……昨天就只交易了三次。”苏皓如实回答。 “什么?!才三次?!你这……做的不是短线风格呀?难怪,我从模拟投资那会儿就隐约觉得……苏皓你的风格,是波段交易啊!” 李慧琳的眼睛微微睁大: “你这心脏,可真是够强大的,简直是‘钢铁之心’!居然能拿着不卖,一直扛着?股价图肯定不是一路平稳上涨,波动肯定很剧烈吧?” 交易员的风格,大致可以分为四种。 一是高频交易,一天能操作成千上万次。但那基本百分之百依赖程序自动执行,可以暂且不论。 其次,便是这里大多数人从事的短线交易,追求日内快速买卖获利。 再者,是价值投资,需要耐心持有数月甚至数年,着眼于长期趋势。 最后一种,就是每天交易次数极少,通常在10次以下的波段交易。 ‘说起来,我反倒觉得……’苏皓在心里默默反驳,‘那些做短线交易的,才真是需要一颗‘钢铁心脏’。’ 虽然有风险管理系统监控,但那种持续不断的、高强度的买入卖出,光是想想,就觉得眼睛都要爆炸了。 更何况,他的“直觉”,在这种超短线的操作里是否依然有效,还是个未知数。 毕竟,他的经验是:某个“感觉”来了,立刻买入,这没问题。 但何时应该卖出?那种明确的“卖出直觉”,似乎还从未出现过。 ‘或许……只是因为我从没尝试过短线,所以才这么想吧。’ 一直以来,他都是凭感觉:“无脑”按下买入键,然后就结束了。 这么看来,相比于需要精准把握买卖点的短线,波段交易的持有等待模式,可能确实更适合他,也更“稳定”。 “今天没什么特别的会议安排。大家各自看研究资料,制定策略吧。” 周毅丢下这句话,便转身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留下身后一片安静。 糟了。今天不开会? 苏皓眉头微蹙。 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信息,是数据! 比起枯燥地啃那些研究报告,听团队成员们讨论、交流想法,对他来说理解起来要容易得多,也有效得多。 那么,能求助的对象……似乎只剩一个了。 “那个……慧琳姐?”他迟疑着,转向李慧琳。 “嗯?怎么了,苏皓?”李慧琳抬起头。 “今天……没有会。” “哦,这个啊,通常预测到今天可能是整体下跌行情的时候,经理就会这样。” 李慧琳了然地点点头: “意思是让我们自己判断,是选择做空来赚取下跌的利润呢,还是干脆按兵不动,观望一天。把决策权下放给我们了。” 原来是这个原因。 “那……我们自己,对着研究资料,讨论一下?”苏皓试探性地提议。 “啊?难道说……苏皓你……” 李慧琳闻言,脸上瞬间浮现出一种混合着惊讶和感动的表情。 “你是……在担心我吗?怕我收益率上不去?所以……想帮我?” “……” 苏皓再次沉默。喜欢说好摸鱼打游戏,你爆杀华尔街?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说好摸鱼打游戏,你爆杀华尔街?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