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华捋了捋思绪,继续说道:“接下来就是宣传部门的工作了,要加强对报刊杂志的审核力度。 对于那些毫无底线专门夸大丑西方的报刊杂志,一律封禁,绝不能让虚假的信息继续误导大众。 而且对那些专门撰写文章无底线夸赞丑西方的公知,也要查一查,我怀疑很多公知是拿着鹰酱的钱办事的。” 聂主任和林部长赞同的点了点头,他们的观点很明确。 作为媒体人可以批评政府,对一些不好的现象也应该监督督促,但不能双标。 要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绝对不能有那种外国月亮比国内圆的荒谬言论出现。 “学校应该怎么处理?”这是聂主任最在意的地方。 在他看来,这群学生未来会接过自己等人的班,若是他们都被西化被洗脑了,那问题就严重了。 想到未来教育的乱象,张建华思虑片刻道:“教育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但我认为校长这个人选很关键,一定要选那种真正关心教育的人担任校长,而不是官僚。 同时在大学内部成立一个监督部门,对学校老师和领导进行监督。 最主要的还是完善管理制度,允许学生参与监督。 凡是发现那种学术腐败、无底线宣扬鹰酱等丑西方国家的专家学者,严肃处理,净化咱们的校园环境。” 事实上张建华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说,那就是发展经济。 只要夏国超越鹰酱跃居世界第一,学生们自己就会辩驳某些教授的言论。 就拿他穿越之前,夏国经济跃居世界第二,很多方面已经超越了鹰酱。 大家对世界的了解非常清楚,那些专家学者再想忽悠大家只能是自取其辱。 说到底还是这一时期的夏国太弱,才会给这些人可乘之机。 聂主任听完之后,肯定了张建华的建议,随后三人又探讨了一些其他办法, 然后各自分开。 回到单位之后,副院长孙兴来报,导航系统研究又没钱了。 “行,我会想办法。”张建华揉了揉脑袋道。 如今国家百废待兴,哪哪都缺钱,他们的研发经费一直不够,已经成了制约研发进度的最大因素。 张建华放下手中的笔,开始思考如何搞钱。 突然,他想到了股市和外汇市场。 得益于垂钓系统的改造,他的记忆力得到了极大加强,穿越之前看的一些信息现在还记得。 1985年小G子广场协议就是一个赚钱的机会。 想到这里,他决定将自己的分析告诉领导,拿出一部分钱投资小G子的股市及外汇市场,利用广场协议大赚一笔。 另外,他准备将自己手头上的一部分钱交给岳母,让她根据自己的指挥进行操作,给几个孩子赚点钱。 虽说以他的身份做什么都有国家管,用不到钱,但三个孩子需要。 尤其是他家老二准备从政。 以他张建华如今的身份地位,儿子张琦虽然不如一些顶级的二代三代,但比起一般的副部级级家庭丝毫不差。 有着这样的家庭背景,再加上他的指点,儿子未来“进部”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张建华想让儿子走的更远,底线是不能贪腐。 岳母就老婆一个孩子,把钱交给她管理最终也都是几个孩子的,这样一来,就能杜绝老二生出贪腐之心。 作出决定之后,张建华开始整理自己的资产。 这么些年,他基本上没花什么钱,但他的收入也就是工资以及一些奖金,加起来还不到10万人民币,靠这点钱根本不够。 张建华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尽快赚到第一桶金。 很快,他想到了几年后被发明出来的VCD,这是一款划时代的产品,只可惜当时的老总没有建立技术壁垒保护专利。 只顾着在国内占领市场,结果让外国企业利用VCD技术研发出了DVD。 不仅如此,人家还建立了技术壁垒,DVD等各项专利都掌握在了国外公司联盟的手中。 并且每一项技术都需要专利费,据说一台DVD的专利费用就达到了10美元、20美元。 最终,万燕倒下了,外国公司却靠着DVD赚的盆满钵满。 无论是VCD还是DVD,对张建华来说都没有什么难度。 作出决定之后,张建华便动起手来。 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张建华就将DVD的技术搞了出来,接着就去中信集团寻求投资。 以张建华的身份,自然很容易就能见到了戎董事长。 “张先生,你找我有何吩咐?”张建华如今公开身份是航空研究院院长,级别副部。 张建华并没有卖关子,直接说明了来意。 “您的意思是您发明了一款视频播放设备,坐在家中就可以看电影、看电视剧?”戎董事长非常感兴趣。 张建华点了点头,回答道:“是的,所有技术都有成熟。” 戎董事长立即来了兴趣,仅仅通过描述他就能判断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随后两人开启了谈判。 张建华之前发明的洗衣机、摩托车等发明均无偿上交给了国家,这次他并没有这么做,准备将DVD作为自家的产业。 因此,他的要求是自己控股。 一来他准备以DVD为起点,发展一个家族企业,为未来家族的发展在经济上保驾护航。 二来他信不过国企的一些人员,害怕影响企业的发展。 戎董事长虽然想要控股,但试探了一番之后就知道张建华主意已定,当即便不再强求。 对他来说,这只是一项投资,能控股最好,不能也无所谓,只要有钱赚就好。 此外,张建华的身份特殊。与他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于戎氏家族的未来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考虑到这些因素,戎董事长很快就与张建华达成了共识,确定了投资协议。 根据协议,中信将投资1000万元,戎氏家族投资500万元,而张建华则以技术入股,并投资500万元(由戎氏家族拆借,盈利后归还,以股权抵押。)。 在股权分配方面,张建华以技术及500万的投资占据了62.5%的股份,由妻子代持;中信占25%的股份;戎氏家族占股12.5%。 谈妥投资之后,两人关系亲近了几分。 “戎董事长,我工作比较忙,建厂之事就拜托你了。另外,要尽快安排人员注册相关专利。”张建华客气的说道。 对于专利一事,他十分重视,以免出现历史上万燕的悲剧。 “没问题。”戎董事长当即就答应下来。喜欢四合院:穿越火热年代的开挂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穿越火热年代的开挂人生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