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贾家远亲,我的截胡人生 > 第181章 灵机一动,他决定以此为突破口

第181章 灵机一动,他决定以此为突破口(1 / 1)

他怎能心甘? 从此,阎解成与妻子白芳一心想过平静日子,自然把刘光齐的事情当作借口。 这些年看似有所改善,实则家里的经济状况依旧艰难。 阎解成有稳定工作和收入,但由于未分家,依然需要补贴整个家庭。 他的工资大多由三大妈管理,用来照顾弟弟妹妹。 因分家问题,白芳多次与他争执,但阎埠贵不表态,他便毫无办法。 直到白芳发出最后通牒——若不分家就离婚。 当时她已怀孕,之前没孩子时的钱被拿走她尚能忍受,但有了孩子,她怎能不顾孩子的未来? 借着怀孕的机会,阎解成夫妇另立门户,开始过自己的小日子。 最令阎埠贵夫妇气愤的是,阎解成搬出去后竟从未给赡养费。 靠老阎和二儿子的工资根本无法维持生计,但他毫不在意,只顾自家妻儿。 正如父亲所言: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才真穷。” 阎解成单飞后,他的三弟阎解旷与小妹阎解娣常在窗外 ** 大哥家的日常。 看到大哥每日吃着粗粮馒头,他们便忍不住对父亲抱怨。 近来,阎埠贵一直思考着如何解决当前的困境。 他决心采取行动挽回颜面,重新确立自己在家族中的地位。 只要重登“大爷”的宝座,他就能自然而然地恢复一家之主的身份,尤其是掌控长子的经济大权。 这一要求,是由阎解成夫妇提出的。 毕竟,阎埠贵尚在世时,阎解成若另立门户便会被视为不孝。 因此,阎解成不得不想办法恢复父亲的地位。 否则,一旦年关逼近,没有他的收入,全家的生活将陷入困境。 为此,阎埠贵付出了巨大努力。 他主动为邻里书写春联,甚至自掏腰包购买红纸和墨汁,希望借此扩大影响力,争取现场解决问题。 即便如此,他仍打算依靠威势施压,迫使长子妥协,重新融入家庭。 听完阎埠贵的经历后,刘海中一家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刘海中的大哥结婚后,他们被迫分家,因为单位分配房屋的政策偏向长子。 尽管如此,二大爷还是投入不少资金支持大哥的婚事。 经过几年打拼,刘海中晋升为六级钳工,收入有所提高。 但他不愿过苦日子,如今大哥已 ** 生活,两个弟弟也有稳定工作,于是他决定实行新的家庭规则:大哥分家后无需再管,由他自己承担养老责任;至于弟弟们,结婚时会提供帮助,但之后需自力更生,甚至要缴纳伙食费。 二大妈还主张扣除部分开支作为日常杂费,比如油盐酱醋等必需品,这也需要额外支出。 两个小子的伙食全凭各自交的钱决定。 给得多,二大妈天天做鱼肉也无妨。 这种模式熟悉得很,和饭馆后包餐差不多。 但这样下来,刘海中的家没了温馨感。 二大爷常吃好的,有时还能配个小酒或鸡蛋。 刘光天和刘光福就没这么幸运了,只能喝稀粥,连干饭都难得吃上一口。 他们的工资虽不算低,但也只够勉强糊口。 说起五块钱吃一个月的笑话,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他们的开销几乎都花在了填饱肚子上。 年轻人正处于饭量大的阶段,这点补贴哪里够用?况且抽烟、社交、看电影等额外支出更是让钱包见底。 即便放到现代,一个月的收入也很难存下钱,单身的年轻人不向家里伸手已属不易。 刘光天兄弟俩眼巴巴看着父亲吃鸡蛋喝酒,满心委屈。 他们对父母和大哥的不满日益加深。 刘光齐的日子也不轻松,新婚生活拮据,父母不愿帮忙带孩子,更别说补贴家用,他也满腹牢 * 。 总的来说,刘海中家和阎埠贵家都算不上和睦。 不过刘海中还算占优势,几个儿子只能窝在心里抱怨。 这两家不过是万千家庭中的小小写照。 无论如何,他们至少还有多个收入来源。 而如今不少家庭是单人养全家,日子过得紧巴巴。 转眼春节将至,家家户户数着日子,可哪还有什么余粮呢!别说饺子了,能吃顿干饭就算不错了。 轧钢厂倒是人性化,提前发了个把月工资,希望能让大家过个好年。 多数人都面露愁色,他们根本不敢花钱! 不然过年之后,全家岂不是只能挨饿? 扯远了,还是言归正传。 带着心中的计划,阎埠贵在大院里摆开了摊子。 大院的人听说阎埠贵要免费写春联,连材料费都不收,立刻热情高涨。 阎埠贵此举,也让大院有了几分节日氛围。 这一举动自然引起大院唯一存留的老大爷易中海的关注。 易中海亲临现场指挥,既为了凑热闹,也维持秩序。 刘海中也到场了,他要助阎埠贵一臂之力,两位前老大爷早已冰释前嫌。 昨日,阎埠贵找刘海中商议,并送了一瓶酒。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海中爽快应允,没有推辞。 如今大院只剩一位老大爷,若他们不联手,恐怕再无翻身之机。 “老刘,若我能重登大院老大爷之位,定全力支持你复任二大爷。” “眼下若不成联盟,那易中海便会一家独大。” 阎埠贵早有此意,此刻正是拉拢盟友的关键时刻。 此话一出,刘海中心中微动。 确实,在大院中,他们两位前老大爷的确势单力薄。 让阎埠贵先行稳固地位,再设法助他复任二大爷不失为良策。 待坐稳二大爷之位后,说不定还有机会登上老大爷的宝座。 "马敏,来,这是你的。” "大茂,你年前不是挺忙的吗?今日怎在家?这可是稀罕事。” "曜,前几天你亲自带队下乡放电影了?你这个副科长倒是尽职尽责。” "来,这是你家的,我特意为你写了幅‘升官发财’的对联,看看如何?" "哎呀,建设来啦。” "你看三大爷今日这般作为,是不是也算给大院出了份力?" 阎埠贵环视四周,发现众人基本到齐,正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开场方式时,目光落在人群后方的贾建设身上。 灵机一动,他决定以此为突破口。 贾建设刚将自行车推进院子,便注意到前院聚集了很多人。 他在后面观望了一会儿,想看看发生了什么。 阎埠贵的一声招呼,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也让贾建设的身影被更多人注意到。 几个年轻人围向贾建设,表现出对他极为倚重的态度,仿佛认定他是核心人物。 这些年轻人并非真心追随贾建设,而是为了蹭几根好烟抽。 他们知道贾建设随身携带的好烟不仅品质上乘,还很舍得分享。 每次聚会,他们总能如愿以偿,获得两三根香烟,而这些烟足以成为炫耀的资本。 阎埠贵对贾建设既想接近,又心存忌惮。 多年来,他对贾建设略有了解,深知这位年轻人手腕高明,甚至不输某些 ** 湖。 但此刻,他无暇多虑。 对他而言,眼下最紧要的是如何顺利夺回“三大爷”的地位。 起初,他考虑邀请许大茂,毕竟许大茂也是院里的佼佼者之一。 然而,相较贾建设,许大茂的影响力显然逊色不少。 至于另一位高手傻柱,那就更不用提了。 傻柱能不添麻烦就已万幸。 今天摆摊设点,他刻意避开傻柱,特意等到傻柱外出才开始行动。 他计划趁着傻柱不在,尽快为自己正名,因此特意在称呼上冠以“三大爷”之名。 为何不称“二大爷”?阎埠贵对这个称呼深恶痛绝,认为它与自己八字不合。 从前他担任“三大爷”时,生活平静无波;然而升任“二大爷”后,霉运接踵而至,最终连“大爷”的位置都丢了,他怎会对这个称呼有好感? 阎埠贵盘算着,若贾建设顺着他的思路走,再让前“二大爷”刘海中插话几句,或许能促成他重回“大爷”之位。 贾建设却毫无此等考量。乔金生依然每周帮贾建设售卖物资,这使得贾建设空间中的黄金和各类有价值物品数量日益增多。 当然,早先存放于此的牛羊肉早已售罄,但后续供货并未中断。 贾建设每年冬季都会前往大草原向巴恩克大叔进货,对此,巴恩克大叔十分乐意继续合作。 毕竟,贾建设赚钱,他也同样获利丰厚。 如今,巴恩克大叔一家已成为贾建设所知牧民中最富裕的家庭之一。 这一年是大探索开始前的最后一年,贾建设计划让乔金生再卖半年物资后便停止此事。 毕竟,空间里堆积如山的金条和古董等物,其价值已难以估算。 正值大年二十八,燕京城一片银白,处处积雪。 再过两天便是新年,贾建设拎着一些佳肴,准备送给何雨柱。 虽然法律上何雨柱不再是他的妻兄,但从实际来看,他确实是自己的大舅哥。 春节之际,自己家丰衣足食,而大舅哥家却过得拮据,这确实说不过去。 刚踏入四合院,贾建设就发现阎埠贵正在义务为邻居们书写春联。 其实应该称呼他为阎老师,毕竟他现在教书育人。 四年来,人们早已淡忘他曾隐瞒刘光齐物品之事。 如今各家为生活奔波忙碌,哪还有闲暇理会这些琐事。 然而,这次事件不仅让阎老师在院内的声望一落千丈,三年前便被免除三大爷的职务,就连在家中的地位也大幅下滑。 老大阎解成自然不再像从前那样跋扈,老二还需父亲帮忙寻觅姻缘,更不敢多言。 只有老三和老四年纪尚小,不敢惹是生非。 那次意外发生后,冉秋叶很快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从那以后,冉秋叶便不再搭理阎解成,这该是他乐见的结果吧? 莫名其妙失去一位贤惠的妻子,还弄得自己声名狼藉。 直到去年,他年纪渐长,不得不娶了一位相貌 ** 的女人为妻。 这位女子出身普通工人家庭,这对自视甚高的阎解成来说无疑是种折磨。 但现实逼人,若他再挑剔,将来年纪更大时恐怕更难找到伴侣。 好在这位女子虽然样貌普通,性格却颇为精明。 然而,婚后不久,他父亲竟然连院子的大爷位置都丢了。喜欢四合院:贾家远亲,我的截胡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贾家远亲,我的截胡人生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混沌观测者:无的万界颠覆 暗区提现成神豪,前女友哭着求复合 夜公子,爱情不是人云亦云 贪上霸道女总裁 郡主回京后,皇子们哭着喊姑奶奶 被卖八年后,假千金靠玄学名满天下 男神轻点喘 无声野火 命运如河 一人,给异人界一点老年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