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伶牙俐齿(1 / 1)

哪家买菜不是精打细算,都想占点便宜,这与品行无关,只关乎修养。 “京茹,想吃啥,告诉姐夫。” “谢谢姐夫!” 小京茹在菜场看得眼花缭乱,城里真是肉多,她以后一定要留在城里住。 李建设琢磨了一番,还是决定包饺子充饥,毕竟好饭不怕晚。 恰好瞧见有韭菜,这馅料也够香。 “姐夫,我想吃那个。”小京茹指着前方卖米糕的摊位。 “行,买几个吧。”李建设推着车过去,发现是做铁盒米糕的,将调配好的米浆倒入铁盒,封好后放在炉子上烤制,每个六分钱,因为里面刷了油。 “拿四个,一个给她尝,剩下三个包起来。” “好咧,大哥!” 中年妇女手脚麻利地装米糕,看来这是个大客户。 付完钱后,李建设让小京茹先吃着,自己再去采购包饺子所需的材料。 还有一些东西虽想买,但自己不会做就没买。 等媳妇下班回来已经很晚,于是决定放弃额外采购,下次想吃直接下馆子就好。 走出菜市场,正准备把小京茹抱上自行车时,忽然看见门口似乎站着于家姐妹。 年前他也来这个菜市场买菜,那时就遇见过这两个姑娘。 小京茹察觉到两个女孩盯着她手中的米糕,骄傲地咬了一口,味道确实不错。 李建设无奈地问道:“两位小妹,还认识叔叔吗?” “叔叔?啊,想起来了,就是那位送果脯的叔叔。”小海棠立刻想起了那名字就叫海棠的果脯。 姐姐于莉也反应过来,“叔叔,上次是我们误会您了。” “好了,现在知道叔叔是好人了吧。” 这里还有热腾腾的米糕,每人一个。 李建设从布袋里取出两个包着的米糕,虽然没有塑料袋稍显麻烦,但更环保。 最后一个米糕留给自己媳妇试试,相当于送出去两个。 “谢谢叔叔!” 小海棠接过米糕,她最喜欢吃了。 于莉犹豫片刻,也道谢:“谢谢叔叔。” “快吃吧!你们妈妈呢?又把你们丢这儿了?” 李建设心想于家妈妈胆子真不小,每次买菜都把女儿放门口,也不怕碰上坏人。 实际上不用怕,拐子通常只盯男孩,女孩被视为累赘,生多了就送人,城乡皆如此。 如今的时代,除非独生女或家庭条件特别优渥,否则没人会将女儿捧得那么珍贵。 "妈妈去胡同那边买菜了,让我们在这儿等她。 叔叔,你给的米糕真美味。" 于海棠口齿伶俐。 "嗯,小丫头,你叫什么名字?给叔叔报个名,下次遇见还能请你吃好吃的。" 他始终不确定是不是于家姐妹,现在该有个答案了吧。 "叔叔,我是于海棠,这是我姐姐于莉。" "嗯,记住了,叔叔先走了,改天再见。" 李建设满足了好奇心,确实是于家姐妹,那便告辞了。 "叔叔再见!" 于海棠挥手告别,白得了米糕,心里欢喜得很。 …… 片刻后,小京茹才问:"姐夫,你怎么把米糕送给别人啦?" "那是我认识的人,就两个米糕,你还介意啊?先回去把肉菜收好,中午带你去吃大肉面。 下午陪你姐夫钓鱼,晚上接你姐姐下班回家包饺子、炖鱼汤喝,迟早把你养得白白胖胖的。" 李建设确实怕这种情况发生,所以特意准备了荤素搭配。 "姐夫,你对我真好,我要永远跟着你。" 小京茹童言无忌,哪里知道一辈子有多久,反正还远着呢。 "那你可就想得太美了!" 李建设这里不留闲人,京茹还小可以暂且留着,长大后若不能帮忙干活,就得送走。 小京茹噘着嘴,只是一时幻想罢了。 很快回到四合院,他把买来的食材放在厨房通风的地方,新鲜肉当天不会坏。 但如果要过夜就得提前煮熟,或者用冷水浸泡,总有办法保存。 再次出来时,小京茹已经拿出两根鱼竿和椅子之类的东西。 也没忘记带上他的《我这一辈子》这本书。 这本书是老舍所写,现在看来无妨,但将来可能会有问题。 他很喜欢老舍的《茶馆》和《骆驼祥子》。 同在京城,或许有机会能帮上忙,让老舍也能说一句:"什刹海水深千尺,不及建设救我情?" 回过神时,人已在中院。 刚站定,便见贾张氏掀开帘子冲出来。 “李建设,你来得正好,帮我劝劝东旭。 他现在在家什么都不做,成天躺着睡觉,中午还非要点白面吃,我哪有钱买给他。” 贾张氏几乎要哭出来了,原以为儿媳能帮忙分担,可现在看来,情况比想象中糟糕得多,儿子完全变了样。 “贾张氏,这事我实在难以开口,东旭他身体不大好,叫他做事确实困难。 对了,我还有些急事要办,等会再谈吧。” 李建设说完就走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贾家的事对他来说不算麻烦,即便在贾东旭没娶妻前,母子俩的日子虽过得紧巴巴的,但也没挨饿。 “姐夫,你怎么走到哪儿都能碰到熟人?” 小京茹正埋头对付碗里的面条,吃得津津有味。 “这就是你姐夫的魅力啦。” 李建设边说边从自己那份面里夹了些给小京茹,一碗面两人分着吃不浪费,况且他们也不太饿。 若不是带着这个拖油瓶,他早就打算去河边钓鱼或者叫外卖了。 一大碗面条,小京茹吃了将近一半,连汤也喝了大半,看来是个能吃的姑娘。 出了东直门后,李建设找到一处阴凉又安静的位置,靠近河道的地方支起鱼竿。 这个地方既避开了阳光直射,又不会被打扰。 “京茹,我先眯一会儿,要是看到浮漂动了,你就轻轻叫我,别大声嚷嚷,不然鱼会被吓跑。” 今天只能靠运气了,晚上能不能喝上鱼汤,全凭小京茹的眼睛够不够尖。 “好嘞,姐夫,我会小声说话的。” 小京茹凑近姐夫耳边低声说着什么,这让他耳朵有点发痒,不过他还是忍住了。 李建设带了一卷草席,铺在地上后就躺上去准备小憩片刻,这叫回归自然。 两根鱼竿就插在草席旁,伸手就能拿到,随时准备应对可能上钩的鱼。 小京茹坐在一块石头上,眼睛瞪得溜圆,目不转睛地盯着河面的浮漂,她曾在村里见过别人钓鱼,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反正路上的行人已经换了几拨,看到这一幕都只是摇头,谁家钓鱼还让个孩子守着鱼竿呢? “姐夫,有了,浮漂动了!” 李建设感到耳朵发痒,半边脸有些麻木,立即翻身,几乎在睁开眼的同时精准地抓住了鱼竿。 幸好他有两只手,左手迅速抄起另一根鱼竿。 运气不错,浮漂突然猛地下沉,被拖入水中,此刻不提更待何时。 “看我一竿破天门……起,再起,三起!” “姐夫,是一条大鱼!” 小京茹在岸边拍手欢呼,她从小在村里长大,经常走在田埂上,所以不怕河边的小路。 “确实是一条大鱼!” 李建设的鱼竿是竹制的,鱼线仅比竿稍长一点,他用了三次力气才勉强提起这条大鱼,生怕用力过猛弄断鱼竿。 最终只能采用老方法,拖着鱼沿着河边走了一段,让它消耗体力,直到筋疲力尽才将其拉至岸边,用手提上来。 “发财了,这条鱼至少有六七斤重!” 李建设立刻用鱼鳃穿上线,提着鱼,恨不得直接去王府井大街逛一圈,再到大栅栏,最后站在前门火车站门口让别人看看。 “姐夫,你走错了方向,我们应该往那边走。” 小京茹的方向感很强,虽然是第一次随行钓鱼,却能认出回家的路。 “我知道,我只是想随便走走。” 李建设也没想到在护城河能钓到这么大的鱼,他的鱼竿是郊外砍下的竹子。 鱼线和鱼钩花了三分钱,铅坠是用旧牙膏皮做的,浮漂是泡沫,鱼饵是蚯蚓,甚至连抄网都没有。 仅仅三分钱的成本就钓到了一条七斤重的大鱼,他激动得想花钱登报宣传。 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要想富,先钓鱼! 不过还是先冷静一下,这个报道上不了。 “大哥,你居然钓到这么大的鱼。” 卤肉面店的伙计跑出来,眼睛都看花了。 “这算什么,这太正常了,我的钓鱼技术一流……” 李建设吹嘘一番后,跟着去了下一家,人多的地方他就往哪钻。 一个多小时后,总算走对了路回到院子里,掐着时间算,阎埠贵应该快回来了。 "嘿,李建设,从哪钓了这么大的鱼?" 阎埠贵两眼放光,这条鱼可不得了,炖上一锅绝对够全家人补营养。 "就在东直门外的护城河边的老位置,好久没去了,今天运气不错!" 李建设语气中透着自信,这鱼确实是他自己钓的,小京茹可以作证。 小京茹赶紧附和:"是我帮忙看着鱼竿呢。" "哎哟,你可真幸运,是不是那棵大树下?能避暑的地方。" 阎埠贵去过那里踩过点,他也常在那里钓鱼。 小京茹接着说:"对啊!姐夫在休息,我守着鱼竿,看见浮漂动了就喊他,一下就钓到了大鱼。" 李建设忙解释:"其实是装睡的,这是为了引鱼上钩。 三大婶,你先忙,我去看看老何在家不,帮他把鱼料理了。" "好,你快去吧。" 送走李建设后,阎埠贵立刻回家取出了自己的鱼竿。 "当家的,这时候了,你还去钓鱼?" 三大婶刚刚才哄孩子入睡。 "必须去,李建设刚钓了条六七斤的大鱼,那地方肯定还有鱼,现在去说不定还能捡漏。" 阎埠贵拿着鱼竿匆匆出门,小跑着往东直门方向赶去,迟了鱼可能就跑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哇,这么大的鱼啊!" 三大婶关上门往中院跑去,虽然吃不到,但看看也好,也算沾了光。 中院里,李建设被一群人围着,正在兴奋地分享他的钓鱼技巧,简直领先时代。 人群中,贾东旭也在围观,他的肾问题根本不算什么,恢复得很快,不影响生育。 "李建设,你又从哪钓到的这么大的鱼?" 贾东旭羡慕不已,这么大一条鱼,他家能吃好几天,就算不吃卖掉也值钱。 "就在东直门外……" 李建设毫不隐瞒地点,他计划下次换地方了。 "唉,老何出去蹬三轮了,家里没人,咱们院里谁会收拾鱼,帮我煮了吧。" 李建设直接在现场找人帮忙,等他媳妇回来就能开饭。 “让贾东旭去吧,他是男人,不上班的话,总得做点事情。” “贾东旭的厨艺还不错,就是太懒,让他多练练,以后也能在家做饭。” “可不是嘛,难道要陈碧华下班后还做晚饭?” 贾张氏听到这话,也跟着附和:“东旭,去帮你哥一把,多向他学习钓鱼技巧,咱们家的生活也能有所改善。” 李建设高兴地说:“行,那就让东旭帮忙,走吧。” “等等,我生病了!” 贾东旭脸色难看,帮忙?这家伙分明是抢他女朋友的人。 没想到贾张氏毫不避讳地说:“什么病啊,又不影响生孩子,赶紧去帮你哥,顺便多练练厨艺,回来做饭。” 贾家中午没吃上热饭,母子俩闹矛盾,衣服都没洗。 贾张氏心想,有儿媳妇了,她不用管家了,该享福了。 贾东旭也觉得有媳妇了,李建设啥也不干,他还需要照顾老娘,凭什么干活? “东旭,不学钓鱼了?” 李建设懒得用其他办法,一句话就让贾东旭答应了。 “学!” 贾东旭含泪跟着去了,学技术不算丢脸。 等他学会李建设的钓鱼技术,看以后还搭不理人不,他老贾家也要过上好日子了。 这时候,大妈们也跟着到了后院,这么大条鱼,不看看可惜了。 没多久,后院的水槽旁就围满了人,贾东旭系着围裙在人群中刮鱼鳞。 看着这条大鱼,贾东旭越看越想马上也去钓一条回来改善生活。 “哎呀,这是咋回事?媳妇也在啊!” 许大茂回来了,今天去电影院办事,提前回来了。喜欢四合院:截胡系统开局躺赢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截胡系统开局躺赢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风云九门之绮梦惊澜 不心慈,不手软,嫡女已黑化 穿书后,我抢了女主白月光 离婚后:前妻死敌盯上我! 首富老祖宗她四岁半 星芒入怀:赵环与郭静的漫长共振 全民寿命开蛊罐,我能看见提示 小巷:穿成黄玲后,庄家遭了殃 每年一种新异能,大一斩尽鬼神! 港综:开局十万死士,投资张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