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女人们一起做饭,正在包饺子。 三大妈望着这比她家两间房还大的厨房,满心羡慕。 “秦淮茹,你真是发达了,难怪要生四个孩子,要是我有这样的条件,肯定不止生这几个,这么大院子都能住得下。” “三大妈,这事儿难说,等闺女长大些,或许还得添丁呢。” 秦淮茹收了陈雪茹一条贵重的项链,确实是关于生育的事。 …… 中院,北屋! 李建设正和阎解成讨论电路改造的事,阎解成是电工,正好派上用场。 忽然,茶几上的电话响起。 “喂,我是李建设。” “李社长,报社有点状况,您今天能过来一趟吗?” 是恭王府勤工俭学社的吴勤勤打来的。 “行,中午吃完饭我就过去,小吴,这事不急吧?” 李建设听出语气不算紧急,便不着急赶过去了。 “不着急,您今天能来就很好。 对了,今晚文学社有个活动,各地学生齐聚京城举办诗歌会。” “这些学生中不少是我们分社成员。 文学社也邀请您出席,毕竟您是北大的优秀毕业生。” 吴勤勤同样是北大毕业,成绩优异,以留校助教的身份加入勤工俭学社,薪水由北大发放。 “好的,我知道了。”李建设心想中午就不喝酒了,或者少喝点,养胃。 …… “周蓉,你真的要去见冯化成?” 京城作协附近旅馆里,蔡晓光站在房间门口问同学周蓉。 “嗯,今晚有诗歌会,我要参加。” 周蓉正在整理文学社出版的刊物,上面有冯化成的作品。 吉春那边已经停课,周蓉是一名高中生,今年十七岁,成绩优秀且热爱诗歌。 自从读到冯化成的诗后,两人成了笔友,时常通信交流。 “周蓉,我陪你一起去。” 蔡晓光站在门口,目光温柔,这一刻仿佛凝固。 “晓光,谢谢。” 周蓉露出甜美笑容,却不知此时最不该说的就是感激。 …… 大院里,阎埠贵带着孩子们忙完,很快到了饭点。 李建设洗完手,接过秦京茹递来的毛巾擦干。 家中女性众多,家务繁重,但也有温馨时刻。 秦京茹从小到大就没少帮忙,即使请保姆也难有人做得如此细致。 此刻,朝阳和言乐也回来了,关响补习去了。 大家入座北屋,三叔帮忙倒酒,开饭。 李建设想到家里有了木匠和花匠,这才感觉像回事。 “三大妈、解娣,别拘束,想吃什么自己夹。” 他热情招呼,客人来了该有的礼数不能少。 “嗯。” 母女俩回应,看着满桌佳肴,食欲大增。 饭后,李建设先行离开,开车前往恭王府,再穿过几条巷子,来到勤工俭学社的办公处。 “社长,您来啦。” “嗯,小吴,出啥事了?电话里问不太清楚。” 李建设心想,电话费太贵了,有事还是当面说靠谱。 吴勤勤拿出一沓报纸,说道:“社长,文学社那边有个叫陆远的,总盗用我们勤工社的文章。” “啥?都是文化人了,脸都不顾了吗?小吴,你确定没搞错?文学社的人不至于这么没品吧?” 李建设并非不信,而是难以置信,如今文人面子还是很重要的。 “社长,您看看这两份稿件。 这是咱们的,里面写的是现代背景,这段提到买自行车。 再看文学社的那份,陆远改成了古代背景,把买自行车换成买马。 不只是借鉴,连情节都一模一样,谁看了都能辨认出来,读者还专门来信反映过。” 吴勤勤越说越气愤,“而且您瞧,这份报纸直接照搬我们的内容,简直是惯犯,专盯咱们的文章抄袭。” 李建设皱眉对比两份稿件,摇头道:“这是改头换面,手法还挺高明。 行,这事我知道了,他叫陆远是吧?交给我处理。” 待吴勤勤离开后,李建设也不顾电话费的问题,立刻找了几个刺头,让他们带人到高中校门口,戴上红袖章,把人当场抓住,公开批斗,最后流放到乡下劳动改造…… 这不过是小事一桩,忙完后,他赶去拜访老舍,暗示老爷子即便没有创作灵感,也可以以他为原型继续写作。 “老爷子,黑暗总会过去,总有天亮的时候,您只管写,到时候自然有人出版。” 李建设敷衍了几句便告辞,他也是要面子的人! 随后他回到办公室,检查勤工社的情况,发现已出现问题,学校甚至停课了。 不过大学里还好,有些学生还没毕业。 等六九年复课就好,生活终究会变好,希望就在前方。 傍晚,他简单吃过饭后便驱车前往作协附近的文学社。 他突然想起冯化成,听说文学社里有这样一位人物,说不定还会遇到《人世间》中提到的人,只是距离稍远了些。 “晓光,你觉得冯化成是什么样的人?我觉得……”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周蓉话未说完便愣住了,她看见一个约莫二十七八岁的男人从车上下来,身穿洁白衬衫,略挽的袖口露出一块手表。 男子下车后微微仰头打量文学社的招牌,仅一个侧影就完美契合了周蓉心中对冯化成的所有想象,甚至超越了她的期待。 “咦!” 李建设眼角瞥见有人在注视自己,转头就看见一个梳着辫子、背着斜挎包的女孩站在那里。 旁边还有一个看起来很熟悉的男生。 天啊,这不是《人世间》里的周蓉和蔡晓光吗? 他之前常念叨蔡晓光这个姐夫,性格跟傻柱差不多。 看着女神去串联,再看她跟别人私奔、结婚、生孩子,最后又离婚……而蔡晓光始终选择原谅并接纳她的一切。 更重要的是,蔡晓光出身高干家庭,而冯化成早已结婚,还是个落魄诗人,很快就被时代淘汰,输给这样的女人,也怪不得他。 “你好,请问你是冯化成吗?” 周蓉激动不已,眼前的男子气质儒雅,面容俊朗,身姿挺拔,目光交汇时仿佛有种命中注定的感觉。 “抱歉,我不是冯化成。” 李建设看着周蓉,心想她真是思想超前,年纪轻轻就敢千里奔现,简直是胡闹。 “哦,那你是文学社的吧?我叫周蓉,这是我的同学蔡晓光,我们来自吉春。” 周蓉一边说着一边走近,眼神怎么也移不开。 蔡晓光站在一旁,既庆幸又无奈,一个冯化成就够头疼了,如今又冒出来这么一号人物。 “不好意思,我是勤工俭学社的,我叫李建设。” 李建设微微低首,打量着身材娇小、尚未完全成熟的周蓉,仿佛置身于一部剧中。 周蓉的到来似乎预示着某些重要事情即将发生,或许就在明年底。 “你好!” 周蓉一时不知如何回应,只能以问候表达礼貌。 “大家好!” 李建设颔首示意,“一起进去吧,我对这里很熟悉。” “嗯,好!” 周蓉招呼着蔡晓光跟上,他们昨日便已抵达,还有其他同学,不过参与的活动各有不同。 片刻后,三人来到一间宽敞的教室,活动正是在这里进行。 李建设不过是凑个热闹,刷刷存在感,以免脱离文化圈,毕竟他还挂着北大才子的名号。 “周蓉、蔡晓光,你们特意从吉春赶来,只为参加文学社的活动,不觉得浪费时间吗?” “学校停课了,我们在家也有事情做,不如跟同学们一起出来开阔眼界。” 周蓉有自己的小圈子,不上课也要有所追求。 “这样很好啊!” 李建设随口回应,此刻他有些走神,周蓉应该是为了结识冯化成而来吧。 “李建设,你也喜欢文学吗?” 周蓉坐在邻座,众人未齐,活动未开始,她便寻找话题攀谈起来。 敢来京城的人,绝非性格内向之辈。 “很喜欢,只是我没什么才华,写不了诗。” 李建设摇头,现代诗简单得很,只要有手就行,但要写出彩却不易,他可不想献丑。 早知如此,该让东旭兄弟前来,那才是真正的才子。 “哦?那你……” 周蓉接 ** 问,无非是在了解情况,同时也在讲述自己的经历。 蔡晓光在一旁安 ** 着,除非被问及,否则一言不发。 李建设一一作答,广交朋友本就该坦诚相待。 “啊!李建设,你都三十六岁了啊,一点都看不出来,我还以为你只有二十七八呢。” 周蓉颇为惊讶,此人看起来如此年轻。 李建设轻触鼻尖,岁月不饶人,转眼快到而立之年,胡渣的存在让他的容貌更显成熟,但也让人觉得他言而无信。"如今流行蓄须,尤其是过了三十岁。” “我已有四个孩子,成家后才上的大学……” 李建设正说着,忽瞥见冯化成进来,此人他早前便相识。 冯化成虽仅比他年长一岁,但在其他方面却难以望其项背。 “周蓉,这位就是你要找的冯化成,那位戴眼镜的先生。” “是他啊!”周蓉回应道,目光转向李建设,同样三十出头,都有家室,可形象差距为何如此悬殊? “李社长,我在外面找您好久了,总算见到您了。”一位中年男子走近,他是文学社的社长。喜欢四合院:截胡系统开局躺赢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截胡系统开局躺赢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