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 周蓉一听此言,再也控制不住情绪,眼泪夺眶而出。 这些年并非毫无委屈,家中事务繁杂,母亲思念她,哭得久了视力受损。 父亲投身三线建设,难得归家;大哥在兵团的日子也不顺遂。 弟弟丢了工作,日子过得艰难。 而她自己,等待多年,依旧未见结果。 “别哭,我这不是来了吗。” 李建设将人揽入怀中,目光却始终盯着门口,唯恐一会儿有人闯入,场面就会尴尬。 “呜呜……” 周蓉渐渐收住了哭声,可泪水依旧止不住,许久才平复下来。 她仰起头问:"李建设,你曾经爱过我吗?" "不是曾经,而是始终如一。" 李建设无法撒谎,只是这份爱有着天壤之别。 他是弱者,而对方却是强者。 "周蓉,听我说,五年前我几乎已经到了农场,就在二十公里之外。 可家中突发变故,只能连夜赶回,那时或许缘分未到,如今却依然与你相逢。 你先听完我的话,你知道我已有家室,无法娶你,但可以陪伴你完成学业,之后由你决定,好吗?" 他无法劝人放手,即便当年可能是冲动,这么多年过去,她应该早已明白,这人爱得深沉、执着。 即使他遭遇挫折,周蓉也会追随而来。 "谢谢!" 周蓉的眼眸焕发出光彩,原来缘分尚未成熟,而现在它来了。 "李建设,我已做出了选择,这一生非你不可。" "好,你回家时告诉我,若有机会,我陪你一起走。" 他忽然想到即将休病假,届时会有许多自由时间,不过这也难说,吉春路途遥远,去了恐怕水土不服,岂不徒增烦恼? "嗯。" 周蓉抱着他一会儿便松开手,急忙说道:"我与陈晓慧同住,她上高年级班,快下课了。" "行,下午我去见你,现在得去见场长,之前约好的。 我给你带了东西,放在车上,待会给你。 今天我会留在这儿,明天再回去。" 李建设急忙说完这些话就想离开。 却不料周蓉踮起脚,在他脸上亲了一下。 "再见!" 李建设愣住,这是偷袭啊! "我等你!" 周蓉低头轻语,多年心愿终成现实。 然而李建设走到门口却叹了口气,不对劲,这结果和预期完全不同。 他本是来劝人回归正轨的,可一见面就改变了主意。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976年 “干爹,您去哪了?我刚才都没找到您。”赵欣梅在教室门口徘徊。 “就在那边,走吧……咦!”李建设忽然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不是院里的孩子,而是加钱哥。 《绣春刀》里提到要加钱那家伙,没想到会在农场遇见。 看来是与赵欣梅相关的人物,不过他不知道这部剧,也无妨。 “干爹,这是牛淑荣,您见过的;这是齐伟,淑荣的对象。”赵欣梅出声介绍道,她哥哥原在农857场,去年在干爹的帮助下已返城,街道办还安排了份不错的工作。 “您好!”李建设点头示意。 “李主任好!”牛淑荣如今是广播员,接替了赵欣梅的位置。 “李主任您好。”齐伟略显疑惑地看了眼李建设,但没多问。 不多时,李建设见到了农场场长唐某,桌上已摆好酒菜。 无需寒暄,直接开席。 公务接待本合规矩,只是常超预算,但这没什么,其他地方弥补便是。 众人推杯换盏,无人提及此事,彻底杜绝还需等到几十年后某人的到来。 “李主任,您的大名真是如雷贯耳!咱们农场用的打谷机、孵化箱,都是您设计的。”唐场长举杯又敬一杯,拉近关系,对他有利无弊。 “不敢当,都是过去的事了。”李建设意识到自己松懈了,这些年并非不想创新,而是多做未必就好,稍不留神就被扣帽子,称走资本主义路线,那就麻烦了。 但若有机会,仍可为集体贡献,收获或更丰厚。 “干爹,您这么厉害啊!”赵欣梅真不知此事。 同桌的齐伟和牛淑荣也颇感惊讶,他们能入座,因岗位特殊,又被当作熟人,才凑足人数。 “这没什么难的,我是六级钳工,动手能力很强。”李建设话中带双关,旁人却听不出深意。 中午吃饱喝足,很快给他安排了宿舍,单人间,条件还不错。 这才抽空给家里打了电话,一切都好。 休息片刻后,等农场的知青们开始干活,他才出门活动,避免留下太多痕迹。 “欣梅,过来取东西。” “来了,干爹。” 赵欣梅这声“干爹”叫得自然流畅,关响是她弟弟,也是她父亲的学生,有了这层关系,旁人也无话可说。 李建设打开后备箱,心想自己并不打算让赵欣梅考大学,衣食无忧,何必多此一举学那些知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再说几年后的大学环境早已大不相同,里面斗争激烈,学生们大多想出国深造。 到了 ** 后,又都想着去做助教,因那里的补贴比国内丰厚许多,看似光鲜,实则生活艰难。 不过他正等着投资“新东方”的成东青,这位是北大的学弟,“新东方”未来市值高达两千多亿。 他并不贪婪,只要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躺着就能赚上千亿,先富带动后富。 “把这个包送给周蓉。” 李建设从后备箱拿出一个大背包,虽不起眼,但一上车就会发现它比普通的行李袋或箱子方便得多。 那时也有木头箱子,有人读大学时,提着箱子走上千公里路,累得够呛。 “好嘞!” 赵欣梅早就知道周蓉的住处,在小平房拐角的那间房子里,她立刻背起包去了。 “笃笃!” “周蓉,还认识我吗?” “你是赵欣梅,你怎么回来了?” 周蓉在屋里等着李建设,却等来了以前的知青。 “我和干爹一起来的,**爹就是李建设,他让我给你带东西。” 赵欣梅进屋放下背包,还挺沉的。 周蓉上前帮忙,惊讶地问:“李建设是你干爹?以前怎么没听你提起过?” “我是路上才知道你是**爹的笔友。 **爹的大儿子关响,是我父亲的学生,我们两家很熟,所以认了干亲。” 1978年 赵欣梅这话不知对多少人解释过,早已轻车熟路。 “原来如此!” 周蓉仍有些腼腆,毕竟赵欣梅与她年纪相仿,竟是李建设的干女儿。 “赵欣梅,你回城后干啥呢?” 周蓉将包袱搁在一旁,此刻也不便打开查看。 “在丝绸店工作,**我爹曾在那里当私方经理。” 赵欣梅也是到那儿后才知晓,干爹真的很厉害。 “私方经理?李建设不是大学生,不是在轧钢厂上班吗?” 周蓉一头雾水,这怎么又和公私合营扯上了关系? “**我爹以前是前门街道办的干部,主持过前门大街、大栅栏的公私合营改造。 他是京城首家公私合营店的私方经理,特别了不起。” 赵欣梅满心敬仰,这可是极大的荣耀,开创了资本主义商业改造的先河。 “哇!真厉害。” 周蓉兴奋不已,越了解越被吸引,李建设在她心中简直是传奇人物。 两个女人聊了很久,这些年周蓉只能靠书信了解李建设,却总觉片面。 如今有了赵欣梅,岂能不刨根问底? 周蓉突然萌生为李建设写回忆录的想法,可越想越觉得怪异: 为何李建设似乎集各种身份于一身——一会儿是工人,一会儿是干部,又是大学生,又是革委会主任,还有作曲家、发明家、农业技术员,这么多头衔,也太全能了吧。 …… “这是怎么回事?” 李建设抽完两支烟,左盼右盼不见送东西的赵欣梅回来,难道迷路了? “李主任。” 齐伟忽然走近,他是较早一批知青,因热情主动下乡,多年农场劳模。 “你好,咱们都是劳模嘛。” 李建设伸出手示意握手,别再额外加钱了。 “李主任,您也是劳模?” 齐伟惊讶,完全没看出来。 “三次京城劳模,一次全国劳模。” 李建设笑咧了嘴,心想,哥也是经历过青春岁月的人。 “李主任,您真是我的榜样!”齐伟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暗道遇到了前辈。 李建设递出一支烟,齐伟赶紧帮忙点上,两人找到共同话题后,话匣子就打开了。 直到广播员牛淑荣寻来,恰逢赵欣梅也回来了。 李建设发现齐伟的目光第一时间落在赵欣梅身上,心中一动,若非自己介入,这岂不是一场三角恋? 不过现在没办法了,他先行一步,抢了先机。 “干爹,您不是想参观农场吗?我带您去看看。” 赵欣梅还邀请了周蓉一同前往。 “好啊!” 李建设点头答应,随即与齐伟告别,免得他添麻烦。 没多久出了农场,就看到周蓉已在等候。 “李建设!” 周蓉笑意盈盈,若是不在农场,她早已扑上去。 对于感情,她热情似火,奋不顾身。 “周蓉!” 李建设回以一笑。喜欢四合院:截胡系统开局躺赢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截胡系统开局躺赢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