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季是王城雨多发之际,二人行走于王宫内时,又有雨点落下,虽然密且小,但闻潮生好似已经对这场雨失去了耐心。 又或者说,他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失去了耐心。 法慧对着闻潮生道: “闻施主在忧虑什么?” 闻潮生被小和尚忽然的询问惊扰,侧过头去道: “法慧,你来齐国的紫金阁学习武学,是为了下月的四国会武么?” 法慧一头长发披肩,却是单手合十放于胸前,总感觉有些怪异,他笑道: “陈国参与四国会武的是佛子,而不是小僧。” 闻潮生讶异道: “你陈国只出佛子一人?” 法慧笑意盈盈道: “可莫要小瞧了佛子,他虽年幼,修为却不弱,久闻书院高手如云,希望这一次,佛子能让书院内的诸位尽兴。” 闻潮生认真打量了一下法慧,发现自己看法慧时,总半真半隐,见不真切,他便道: “法慧,你修为当也不弱,定是过了四境,为何不参加四国的会武?” 法慧道: “小僧不爱与人争端。” “修行是为渡人,若非必要,小僧不会与他人动手。” 闻潮生微微摇头: “那你还来齐国紫金阁,我大致翻阅了一下七层其他的书,十本有八本皆为攻伐类型,毕竟这些秘籍大都传于江湖,而江湖之中向来腥风血雨,你若不爱争端,何必跑了几千里的路,来这紫金阁里学习攻伐之术?” 法慧对于这一点没有过多辩解。 “小僧来学习,是因为修行之中遇到了难以化解的瓶颈,欲借前人经验来破己身业障,而来齐国的原因自是小僧与齐王有缘,再加上正好赶上四国会武也在这里,若是去了北燕或是赵国,怕是连燕王与赵王的面也见不上一次。” 闻潮生闻言笑了起来: “你险些也没见到齐王。” 法慧看了一眼闻潮生: “你呢,闻施主,你身为书院的学生,放着书院的藏书不看,为何要来紫金阁?” 闻潮生: “我没有丹海。” 法慧微微一怔: “都说书院乃天下修行圣地之首,传言圣贤有教无类,难道没有留下供给没有丹海之人修行的方法么?” “若是如此,闻施主一身的修为又从何而来?” 他如今见闻潮生的境界是二境圆满,有隐隐要破三境的征兆,但闻潮生的身上也的确不见丹海,法慧之所以先前不曾询问或是好奇,是因他默认了书院之中有让闻潮生这等没有丹海之人修行的方法。 而如今,闻潮生却与他言并非如此。 “说来话长了,先随我去酒铺里打点酒吧,我要去见一位朋友。” … 书院,小阁楼。 二楼的门被拉开,院长进入了房间,她放下了手里的书在桌几的一旁,接着自己取少许的水,缓缓磨墨,便在她想要继续抄录书籍的时候,忽然觉得哪里不对,目光移向了笔尖。 缓缓转动笔尖,杜池鱼似乎想到了什么,目光又落在了桌子一旁的章印上,接着她拿起桌上的纸,细细一捻。 “……臭小子。” 杜池鱼笑了笑。 下方传来了脚步声,徐徐上楼,一直到了门外,只见平山王提着一个极为精美的木盒出现在了门口,他看了院长一眼之后进入屋内,坐于院长的对面。 “四国会武就要开始,留给你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不好好准备一下自己的身后事,来我这里作甚?” 平山王将那木盒放于桌面上,解开了四方的锁扣,将盒盖缓缓打开。 “该交代的事早已经交代完了,拖这么长时间,只是为了还淳治华一个人情,结果苦海县的事情出了岔子,弄到现在,人情也没有还到……” 盒盖被打开后,里面立时浮现出香气,飘摇入鼻,一层切割平整,花纹精致的花糕出现在了二人眼前。 “陈国进贡的五仙糕,你以前喜欢吃这个,正好这一次他们又拿来了些,索性一并吃了。” 平山王说着,自己拿起了盒子里的竹签,戳起一块塞进了嘴里,细细品尝。 杜池鱼犹豫了片刻,还是缓缓放下了笔,也吃起了这花糕。 “还是熟悉的味儿,但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了,这花糕做的有些青涩,没了以前的那种岁月感。” 听着杜池鱼的讲述,平山王轻声道: “陈国原来做花糕的那位师傅过世了,死前带了个徒弟,没把手艺丢掉。” 杜池鱼闻言莫名一怔。 “什么时候的事?” 平山王: “没问,估计就是前两年。” 杜池鱼将一块桂花糕塞进了嘴里细细咀嚼,叹道: “可惜。” 平山王倒上了两杯凉茶,自己拿走一杯,对着院长道: “你喜欢闻潮生那小子?” 杜池鱼: “怎么这么问?” 平山王道: “他本来该死在广寒城,因为有个从书院出去的学生救了他一命,既然是从书院出去的学生,自是你派去的。”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杜池鱼回道: “老实讲,他比程峰好。” 平山王摇头: “他不可能比程峰好。” “甚至比不过徐一知。” 杜池鱼目光微微锐利了些: “修行不代表一切。” 平山王嗤笑了一声。 “你看,这么多年了,你还是坚持着这个观点。” “这个世界,实力决定地位,地位决定权力,权力决定一切。” “若是修行不代表一切,书院如今怎会沦落成这副模样?” “难道你忘记了,风城究竟因何而灭?” 二人相交已经多年,许多理念契合,但关于这一点,始终没有人做出让步。 杜池鱼道: “理念永远比实力重要。” “他们会老,会死,今日之错,明日自会被纠正。” 平山王喝了一口茶,话到了嘴边变得尤为淡漠: “你还相信齐国与书院有未来么?” 杜池鱼沉默了许久,脑海中想过了很多,从五百年前的历史,想到如今的齐国,大大小小,里里外外,最后又出现了齐王、自己的几名得意门生……还有如今的闻潮生。 “难道你不信?” 这不是平山王第一次问她这个问题,过往的不少次,杜池鱼都以肯定的态度回答了平山王,但这一次,她没有回出那个相同的答案,而是将这个问题抛了回去。 平山王目光在空中的烛影里与她交接了许久,最后意味深长地说道: “有与没有,不在你我之间。” …喜欢天不应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天不应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