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 / 2)

但所有制度最初能被发明出来就一定有它存在的意义,总不可能是弄出来逗乐子的,先不提随意贩卖亲爹其他儿子这种笑话有多离谱,嗯,这种也确实是说出来搞笑的,我们笑笑就行了。而对于古人来说,嫡长子继承制的优点就在于其稳定性,并不全是他们思想僵化的原因。

这么说可能还不够直观,我们拿史实举例,就说历史上那些搞宫变和造反登上皇位的,除了少数几个,哪一次不是死的血流成河?不光损害组织架构的稳定性,还损害人力和生产力,搞大了就是动摇国本的事。】

“说的是啊,江山社稷岂能容得下被这么折腾?”有殿中老臣抚着花白的胡须,轻声点评了一句。

所以说真不能怪他们总是上书要皇帝早立太子,道理都是一样的,谁也不能保证皇帝会不会某一天出点什么事,早点把二把手定下来,除了可以安大家的心以外,也能避免意外发生的时候,权利交接上万一出什么问题。

还有人面露古怪,嫡庶神教是什么教?贩卖亲爹其他儿子?真要有谁敢干出这种手足相残的事,逐出家门都是轻了,后世人也当真是奇怪,说古人封建,但怎么所思所想比他们这些所谓古人还封建?

【就例如黎太宗,他就是搞宫变登上皇位的,杀兄屠弟且为乐,开了个坏头。所以这也就是他被一些人诟病的原因,导致后世子孙一个两个都想效仿他来个宫变继承制——当然我们也都知道,这也是一群菜鸡,好的不学,学坏一出溜。

而且你要说立贤,怎么个立贤?这个说法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标准,有些人甚至可以为了站队指鹿为马,对着他们家傻的流口水的殿下睁眼说瞎话夸他贤德,这就是党争夺嫡的开端,所以这个口子才轻易不能开。

而只要将继承人的选择钉死在嫡长上,首先就占了一个名正言顺的正统二字,那自然是万众归心,其他心怀鬼胎的人想要动摇都轻易没有办法,这也就达成了皇权更替的稳定性。】

天幕讲的通俗易懂,下面不少人跟着点头,确实就是这样,皇权更迭最好就是不要有太多起伏。

也有些人为天幕的形容忍不住喷笑出声:“这后世人说话还真是让人忍俊不禁。”什么傻的流口水,虽然足够形象,但这也太……

【所以话说到这里,大家也都该明白了赵王的作案动机:没有了两个哥哥,那皇帝首先考虑的肯定得是他啊!】

第4章

所有心思具都被说中,五皇子低着头感受来自上首处皇帝冰冷审视的目光,整个人简直汗如雨下,一时竟连为自己争辩一二都做不到,舌头就跟打结了一样,一片空白的脑子里只剩下两个字——

完了!

三皇子很幽怨,他前头两个兄长去世的早,皇帝如今名义上的长子就是他,根据天幕所言,估计未来之所以会让他继位就有这个原因在内,他要是真能把下面的弟弟都发卖了倒还好呢。不,这么做有点过了,下面的弟弟也不全是那种悖逆之徒,只是他要是真有这种权利,估计也能震慑住这些兄弟,而不是最终落的一个被害死的下场,甚至连害他的那个人是谁现在都还不知道。

皇帝听了一耳朵儿子做的蠢事,压着的气实在憋不住,直接抄起桌上的酒樽就向五皇子掷了过去,他年轻时是个能百步穿杨的主,如今年纪大了也不算差,准确的砸中了五皇子的头,伴随着头破血流,皇帝愤怒的声音响彻大殿:“看看你这蠢货做的好事,都青史留名了!”

五皇子跪地俯首,丝毫不敢顶嘴:“儿臣……儿臣罪该万死。”

皇帝并没有因为五皇子的顺从而改变态度,只是深深的看了这个儿子一眼,随即派出人手,去五皇子的府上搜寻。

五皇子整个人顿时如同一滩烂泥般瘫软在地上。

其他人见此纷纷了然,看来这个时候五皇子就已经偷偷在搞他那个诅咒人的事业了。

其余皇子均惶恐不安,生怕下一个点名的就轮到自己,不过也有些人觉得自己必不可能犯下五皇子这样的蠢事。再说有人做陪衬,这下自己的机会不就来了吗?什么立长立贤的,那都要看情况,说不准那个宣太宗就是自己呢?做人就是要有梦想!

天幕自然不会理会下方的暗潮汹涌,自顾自的继续讲道。

【事实证明赵王想的可太美了,那点儿小动作根本就瞒不过精明的皇帝,小人没扎多久就被查出判圈禁,直到后来孝宗继承皇位,把他放出来,后续这才封了赵王。

不过都说了菜鸡互啄,犯蠢的自然不可能只有赵王一个,这里又有一则,说某日皇帝过寿辰,后来被封平王的十皇子殷闾和被封晋王的十二皇子殷闼素来不睦,得知弟弟准备了一份很出彩的寿礼,内心不忿,在即将献宝之时将侍从支开把两人的寿礼换了。

最新小说: 宫里好像只有我在专注宫斗 异世界中餐馆 画指为牢 死遁后徒弟他彻底疯了 分手后渣攻求我回头 离婚后渣攻他后悔了 队长,真香警告 重回八零养女儿 阴郁直男被掰弯后 被男友的阴湿发小盯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