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对天幕说的有些话没什么反应,几千年来不都是这样吗?治国难道还能听百姓的意见?
他回想着天幕说的最后一句,心中叹气,任用佞幸,后果可想而知。
天幕继续讲道。
【本来吧,如果他接下来能励精图治,好好把这个国家治理好,别人再拗也拗不过他这个一国之主,早晚是要妥协的。就算不妥协,等下一茬人才成长起来也就好了,毕竟天下那么大,缺什么都不缺人,古代有些政权当官就必须得割鸡割鸡,人家都上赶着呢,你不干有的是人干这句话的含金量一直都存在。
然而厉帝那是什么人,从小到大人就没受过半点委屈,他母亲出身那个抚养过皇帝的李家,父亲就是皇帝,身份能比他再高的皇子那都没有了,讨好他的人一茬接一茬。在这种环境里泡着,这人可以说是傲到了骨子里,但同时能力又因为娇生惯养玩物丧志没有多少,比被他干掉的上一任还不如。
肚子里连点墨水都没有,叫他勤于政务,励精图治,那就跟难为他胖虎没有任何区别了。】
所谓三岁看到老,未来的厉帝会是什么样,哪怕天幕不说很多人看着二十皇子也都已经心里有数,但天幕的一番胡言乱语却听的许多人嘴角忍不住的抽搐,什么割鸡割鸡,什么胖虎,这也太粗鄙,太不知所云了!
也就在这时,天幕话锋一转,口中吐露的内容也开始变得严肃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宣朝当时的政治清明度可以说是急剧下降,部分有能力的人才不愿意辅佐厉帝,另一部分也因为君王根本不听臣子的忠言逆耳,而得不到重用,说多了还容易掉脑袋,于是慢慢的也就没人愿意再冒险去谏言了。
而自古昏君都爱听臣子说好听话,这种情况下,佞臣的产生也是自然而然的,这个咱们之前也说了,无条件迎合老板嘛,那说话自然是好听的不行。
当时朝野上下最得势的总共有五个人,统称五贼,首先就是后来当上宰相的周通海,天庆二十年就已经考中进士,入朝为官,论能力其实还是有点的,但这人有正道不想走,专门喜欢走捷径钻营,太祖还活着的时候,就曾先后在几个皇子党派中挑挑拣拣,最后选择了四皇子纯王,希望博个从龙之功。】
天幕说的话听得很多人摇头叹息,上一任皇帝还只是分辨不清忠言逆耳,这一任皇帝就已经只听自己想听的了,这种情况下政治能够清明,人心能不凉才怪。
等到后来提到了准确的人名,原本坐在座位上的不少人瞬间就支楞起来了,有认识周通海的一下子就想起来了这人是谁,紧接着不住冷笑。
同样也听到了天幕在说什么的周通海本人冷汗直接就下来了,被打为佞幸,他这还能活吗?天幕害我!
再等到提起纯王的时候,殿中的所有目光就都隐晦的投向了同样坐在席上的四皇子。
皇帝也看了过来。
纯王:“……”
他心中暗骂一声,没想到这一次倒霉的竟然成了自己,刚想要跪下喊冤,但天幕却不等人,仍然自顾自的说着他的坏话。
趁着这个间隙,皇帝手扶着龙椅,表情连变都没变的对着身后的梁缙道:“查,凡是天幕提到的奸佞,功绩来历一概不论,全部赐死。”
很快便有一行人领命离开宫门。
【周通海想的很好,但问题是纯王这个人性格刚愎自用不说,还喜欢耍小聪明玩阴的,总之不是他爹欣赏的款式,所以直到孝宗上位之前都没能翻起什么风浪。
而等到平庸的兄弟继位后,纯王活泛的心思也一直没停,琢磨着心说有梦就得大胆追,于是就有幕僚给他出主意,说当今圣上三十啷当岁,人生都过了大半儿也才只有两个儿子,估摸着以后也不会再有了。如果这俩儿子要是全部出事,没有后嗣他这位置肯定不稳,到时说不准王爷您就有机会了。
再不济,这种情况下皇帝肯定也得过继兄弟的儿子吧?而王爷您又属猪似的生这么多,运作一下,成功的几率很大,所以搞他儿子绝对是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属猪……天幕的私人加工令纯王脸皮一抽,几乎控制不住的狰狞起来,但想到自己目前的处境,又不得不强行压抑住这股冲动,连忙跪下涕泗横流的和皇帝请罪。
皇帝莫测的看了这个儿子一眼,没搭理这个注定失败的儿子,既然最后是小儿子篡位,那对方这些小动作不用说也肯定都没成功。
“到一边跪着去吧。”
安王一如既往的很幽怨,他甚至都不太明白自己这是造了什么孽,未来被杀也就算了,现在才知道他儿子居然也被图谋皇位的人盯上了,他这皇帝当的未免也太危险了吧?!兄弟一个两个都想要了他的命!
【纯王听了这个幕僚的话顿时一拍脑袋,心说妙啊!不过搞刺客什么的太容易被发现,咱们继续玩阴的,于是就暗中买通太医和内侍,又在两个侄子的饮食和水源里动了手脚,不出所料,在多方运作下,两个皇子很快感染了伤寒,又在有心人的刻意拖延下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