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集合打卡签到一下?ω?】 随后,江宁又将“火耗归公”的具体事宜给朱由校详细讲述了一遍。 朱由校听完后,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接着,江宁顺势将话题引到了“士绅一体当差纳粮”上。 此前朱由校已在北方数省大力推进兴办义学,还对不少有功名却不入朝为官、反倒祸害乡里的乡绅采取了措施,该抓的抓,该杀的杀,收回了他们的特权。 朱由校听完江宁提及“士绅一体当差纳粮”,点了点头说道:“江兄,你说的这些朕也考虑过。 毕竟如今朝廷不能总在百姓身上打主意,这些士绅坐拥万贯家财,却既不纳税,也不服徭役,还鱼肉百姓,朕早就有整治他们的想法了。” 江宁一听,顿时大喜,说道:“陛下,那可真是巧了,年后咱们就着手推进此事。 江南那边暂且先放一放,先从西南和北方数省开始。” 朱由校听完,有些震惊地盯着江宁,开口问道:“江兄,你是不是太着急了些? 之前朕不过是下旨革了这些人的功名,把他们贬为白身,他们就敢公然纠集族人,打砸官府。 这要是直接推行士绅一体当差纳粮,他们还不得起兵造反啊?” 江宁闻言,哈哈大笑,说道:“陛下,他们要是造反,那可就再好不过了,臣就怕他们不反。” 朱由校满脸不敢置信,问道:“江兄,你到底站哪边的? 你应该和朕才是一条心啊,你还盼着他们造朕的反?” 江宁笑着解释道:“陛下呀,如今京营坐拥30万大军,西南四省也已被彻底平定。 刚好趁着这个时机,将士绅一体当差纳粮推行到底。 至于北方数省,山西之前已经整治过一轮。 等白莲教之乱平定后,山东境内的所有势力也会被连根拔除。 剩下的河南、陕西、北直隶,要是谁敢闹事,直接发兵就地镇压。” 朱由校猛地一拍脑袋,尴尬地说道:“江兄,朕都把这茬给忘了。 咱们之前一直行事谨慎,朕都忘了如今咱们手握几十万大军,不用再装孙子了。” 江宁笑着说道:“先穿袜子再穿鞋,先当孙子再当爷。 咱们都当了这么久的孙子,也该扬眉吐气当回爷了,不然传出去让人笑话。” 朱由校也点头笑道:“江兄言之有理。” 紧接着,江宁又说道:“陛下,臣打算年后在北方数省清查军田,把各地官兵侵占的军田尽数收回。 对于那些侵占军田的人,该杀的杀,该抓的抓。 军田收归后,统一由五军都督府进行管理。 还是按照之前的规划,各地卫所官兵不再从事种田事务,同时废除军户制,改用募兵制,以三年为一期。 到期后,表现优异且有军功的,提拔任用,继续留在军中。 其余的全部退役返乡。至于军田,当地百姓可依据人数和户籍申请耕种。 赋税方面,由五军都督府和百姓各承担一半,种出的粮食同样各占一半。 若遇到天灾,朝廷减免赋税,百姓也能一同享受减免政策。” 朱由校闻言点头,说道:“江兄,你的这个提议甚好。 如今大明虽号称拥兵百万,但实际上卫所军早就形同虚设,能依靠的只有九边边军。 可九边边军历经多年,战力堪忧,耗费还巨大。 五军都督府由你主事,既然你已决定此事,朕全力支持你。” 江宁一脸正色道:“陛下放心,臣一定把这件事办得妥妥当当。” 听着江宁的回答,朱由校心中大喜。 他深知自己这位江兄,什么都好,就是那种不催不奋进、不逼不干活的性子。 这不稍微逼了一下,一下子就解决了这么多棘手之事。 要是再加把劲,说不定自己这个皇帝都能直接躺平享清福了。 随即,朱由校便琢磨着接下来该怎么再“逼”江宁一把。 就在这时,只见方正化满脸慌张,火急火燎地径直跑了进来,大声说道:“陛下,不好了,出大事了!” 朱由校微微一愣,开口问道:“出什么事了?” 方正化满脸焦急地回道:“陛下,魏公公和郭大人在午门之外打起来了,侍卫们怎么拉都拉不住!” 江宁闻言,当场愣住,心说自己不是都特意叮嘱过了嘛,这两人怎么又打起来了? 朱由校说道:“你去把他们俩给朕带到御书房来,朕倒要问问,他们究竟想干什么! 一个司礼监掌印,一个当朝尚书,在午门之外公然互殴,成何体统? 还要不要朝廷的脸面了?” 方正化领命,赶忙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不多时,便见灰头土脸的老魏和郭允厚走了进来,二人急忙行礼。 朱由校看着他俩这副模样,开口问道:“魏大伴、郭爱卿,你们俩这是怎么回事? 给朕说清楚,究竟是什么事,能让一个司礼监掌印和当朝尚书,在午门之外全然不顾朝廷体面,大打出手?”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郭允厚赶忙开口,带着哭腔说道:“陛下呀,老臣可没有和魏公公互殴,实在是魏公公一路追着老臣打啊! 要不是老臣腿脚还算利索跑得快,这把老骨头今天可就交代那儿了。” 说着,老泪纵横,哭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不知情的,还真以为他受了天大的委屈。 朱由校见状,转头看向老魏。 老魏红着眼说道:“陛下,不是老奴嚣张跋扈,实在是这郭老抠欺人太甚! 他竟敢公然把老奴东厂的人喊到户部去,还开堂授课,让老奴的人教授他们如何盗墓。 要是事情仅止于此,老奴也就忍了。 更何况,刚才上朝之前,江大人千叮咛万嘱咐,说会为老奴妥善处理此事。 可谁知,这郭允厚简直是疯了,如今老奴东厂的一千人马,都快成了他的徒子徒孙了! 那群小兔崽子,竟然称呼郭允厚为‘老祖宗’! 陛下您想想,在我大明朝,只有太祖、成祖才能被尊称为‘老祖宗’,他郭允厚这么做,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啊!” 听完老魏的控诉,朱由校和江宁皆惊得目瞪口呆,没想到郭老头竟到了开宗立派、俨然一派祖师的地步。 这时郭允厚赶忙开口解释:“陛下呀,事情并非您想的那样,老臣绝无大逆不道之心。 毕竟盗墓这事儿,可是个技术活。” 朱由校一听,顿时来了兴致,说道:“那你给朕好好讲讲。” 郭允厚闻言,顿时精神一振,开口说道:“陛下有所不知,这盗墓里头的门道可深了。 且听老臣给您说:‘寻龙分金看缠山,一重缠山一重关,关门若有八重险,定有王侯埋此间。 唐半山,宋湾湾,汉墓出在山尖尖。商周出在河两边。 春秋战国埋山顶,秦汉大墓埋山岭,东汉南朝选山腰,隋唐宋尸坡下挺。 唐墓甜宋墓涩、大明石灰扎嘴子、商周古木腥味重、秦汉朱砂味太冲、春秋战国不用闻、带土就有青膏痕。 山随水曲抱弯弯,有穴分明在此间,飞蛾就在墓上面,雪花飘过立成盐,雷电交加定有墓,朽木附近你别找,有墓就在山岭间,春秋战国是红土,西汉回填用黄土,左手罗盘、右手铲,泼天富贵在眼前!’” 朱由校听得瞠目结舌,连江宁也愣住了,一旁的老魏则怒目而视。 接着,郭允厚满脸委屈地说道:“陛下,盗墓是个技术活,老臣也是一边自学一边摸索,还向顺天府大牢和刑部大牢里那些盗墓界的前辈请教了不少,才大致摸清这些门道。 但为了给国库弄更多银子,老夫只能收徒弟。 魏公公东厂的那一千人马中,老臣挑出些资质好的,收为弟子,把盗墓的绝活传授给他们,指望他们能为朝廷出力。 可他们又开始收徒弟,一来二去,老臣直接从师傅辈变成了祖师辈,他们喊老臣‘老祖宗’,老臣本不答应,但传道授业也是事实,并非老臣有大逆不道之心,还请陛下明鉴。” 朱由校听完,算是明白过来,敢情这郭老抠是魔怔了。 随即揉了揉额头,转头对江宁说:“江兄,你看这事有啥合适的解决办法?” 江宁闻言,站起身,一脸正色道:“陛下,臣听闻太祖年间有关山太保御前行走,不知可有此事?” 郭允厚顿时来了精神,双眼放光。 朱由校闻言,沉默片刻后点了点头,说道:“确有此事。 太祖年间,由诚意伯刘伯温为太祖引荐,在民间寻觅了不少精通奇门风水、古墓建造的能人异士,太祖封他们为关山太保。 并赐下金牌,准其御前行走,为大明皇室修建园陵。 但后来,这一脉便被并入了钦天监之中,还有一部分并入了工部,所以关山太保的传承早就断了。” 说完,朱由校像是想到什么,看着江宁,一脸不敢置信地说:“江兄,你该不会是……” 江宁闻言,一脸正色地点了点头,说道:“臣请陛下重建关山太保,由郭老大人亲自统领。” 朱由校一听,当场就急了,赶忙说道:“江兄,关山太保那是为大明皇室修建园陵的,可不是盗墓的。 朕要是答应了,回头到九泉之下见太祖,还不得被太祖爷吊起来抽?”喜欢天启朝第一搅屎棍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天启朝第一搅屎棍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