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空气清爽,二人驱马走在小路间,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丛。
再过不远,便到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姑射城。
姑射1,古山名,《逍遥游》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因而后人也多将姑射作美人代称。而如今他们将到之地,有闻就是宁国开国之初,宁国高祖在姑射城受困,被一美貌仙人点醒,故而反败为胜,连拿三城,后高祖为感谢仙人,便将此城更名为“姑射”。后来也有传闻,自从姑射城更名,更是出了不少美人,这便是后话了。
二人的行程其实并不是一开始就定下的,原本沈灼怀似乎属意更加北上,可在路途之中休息时,一个沈家人为他送来了信,沈灼怀看过信后,方才调转方向,朝这姑射城而来。
自两人由乌川离开,不知不觉竟已过了一两月,时间也由初春到了春末,暑气渐重,夏日将至,两人又往往在日间赶路,有时遇上大太阳,哪怕是沈灼怀也不得不停下来歇歇脚。
“姑射竟这样热吗?乌川近南,哪怕夏日也难有这般日头。”这时正值正午,两人找了个阴凉的大树,栓马歇歇脚,用用午饭,司若寻常不太出汗,如今额头也起了一片薄汗。
沈灼怀递给他一条帕子,是极好吸汗的棉布,上头还绣着花样,一看便是最近沈家来人时才叫带来的。
他对司若道:“擦擦汗,休息一阵后,便能入城了。”但沈灼怀顿了顿,“姑射向北,本是不热的,但这里毕竟是姑射。”
司若接过他手中帕子,有些疑惑地望向他:“为何这样说?”
沈灼怀似是被日光照到了眼睛,他微微眯起双眼,用手遮住大树枝叶缝隙间落下来的刺眼光斑:“姑射从几十年前开始,便多了个名号,又称‘火城’,城中日夜引火,久而久之,哪怕身处山中,凉气也被消耗殆尽,故而只要靠近姑射,便能感受到更甚于夏日之热。”
大树下被沈灼怀清出了一片空地,本是要生火热一热烤饼子,但由于这暑气,二人都没了再生把火烤自己的心思。司若一边听着沈灼怀说,一边就着水囊,啃硬邦邦的干饼。这干粮里头掺了肉干,也是沈家人送来的,若炙烤片刻,里头肥肉会化作热油,饼子也会软和可口,但司若宁愿难啃一些,也不愿继续热下去了。
最近他也在读一些旧的,流露在外的案件卷宗,听闻沈灼怀的话,司若若有所思:“这个案件,与火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