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我们这一行的规矩,货物不问出处,不过你放心,此物产自一家私人作坊,现在就连洋人都没有,普天之下,唯鄙人独家销售。” “不知刘老弟,能搞到多少条这样的好枪?” “提督大人想要多少条?” “先问问,一条这样的枪,需银几两?” 刘昊竖起食指:“不多不少,100两。” 苏禄心下吃了一惊,100两当真不贵,去南洋黑市,买一条洋枪运回来,也不止这个价。 “子弹呢?” 子弹这种耗材,就不要卖的太贵了,8毛钱一发进的,1两银子约值185元,能卖5元一发,就已经很赚了。 “1两银子30发。” 苏禄简直难以置信,拿出刚刚没打完的子弹。 “刘老弟是说,这种子弹?1两银子30发?” “哎,你我都是同文同种,听闻几年前,大清跟洋人打了一仗,因火器不如洋人,那一仗不幸打败了,所以,鄙人一找到这条门路,就立刻回来,希望略尽一份绵薄之力,不瞒仁兄,这也就是朝廷保家卫国使用,小弟只赚一份辛苦钱,是半个子都没有朝你多要啊,换作别人想买,至少加一倍。” 苏禄做为前线官兵,对这番话深信不疑。 “刘老弟的一片赤诚之心,愚兄钦佩不已,若普天之下,人人都能如刘老弟这般,何至于连洋人都打他不过,不知老弟能搞来多少枪?多少子弹?” “不知仁兄需要多少?” 肯定是越多越好,最好把他的货买断,否则,商人的话不可信,一但跑去江南,把枪卖给太平军,将对朝廷平叛带来极大的阻碍。 “多多益善。” 物以稀为贵,刘昊此时无根无基,不宜使大量火器流入当下,搞不好影响到自己。 刘昊也不可能现在就武装起大清,让他拿着火器去屠戮汉民。 这一次旨在跟大清搭上一条线,否则一下满足对方的胃口,自己就失去利用价值。 反倒出于担心卖给敌人,成为他们的威胁,就成了除之而后快的对象。 只有细水长流,对方才会一直有求于自己,自己才能占据主动。 “路途遥远,我的船小,还需要通过重重封锁,所以此次回来,只带来300条枪,外加3万发子弹。” 苏禄好生失望,如果是三万条枪,哪怕一万条也行啊,上报朝廷后,也能收获巨大利益。 只有300条?自己的大营都不够列装的。 “也是,此等镇国利器,又岂能随手可得,不知贤弟可能搞来新式火炮?前番与洋人交战,败就败在洋人的火炮打的远,威力大,清军因此而吃了大亏。” “不瞒仁兄,小弟真能搞来新式火炮,洋人的火炮,至多能打2000米,绝大多数都在1500米左右,而小弟所见的那种新炮,射程达到4200米,是洋炮的两倍左右,而且炮弹装填的快,洋炮打两炮的功夫,那种新炮都已打出20炮。” 苏禄忙问:“可有带来?” “哎,可惜呀,小弟此前没有门路,担心带炮回来,引起误会,所以,就只能等到下趟了。” “贤弟何时再度出海?何时才能回来?” “快则半年,慢则一年,下次再来,就不能再来山东了,我会在上海滩,开一家门店,卖些灯油、蜡烛之类的小玩意,小弟主营的就是民生用品,仁兄界时可到那里寻我。” 苏禄不免挠头,早就出了防区十万八千里,但是,如果能把他手中的火器买断,成为唯一一条线,换防到两江地区,也不是不可能。 说不定还能通过他这条线,升任两江总督呢。 如此一来,就要把他手里的枪,全部买下来了。 然后献给朝廷,让皇上知道,只有自己能搞到这种镇国神器。 “哎,当真可惜,不知那等火炮,多少一门?炮弹多少一枚?” “炮8万两一门,炮弹10两一发。” 便宜,比洋炮都便宜,倘若真能像他说的那般,射程是洋炮的两倍,射速是洋炮的十倍,装备几百门,便不再惧怕洋人了。 三百门就是2000多万两白银啊。 刘昊为了后面的筹码,又补充一句: “那炮重量轻,用一匹骡马即可转运一门火炮,拆分成六个零部件,也可由六人背负上山,别看炮不重,但威力却十分强大,就洋人那种战船,一炮一个大窟窿。” 苏禄想想之前那支枪,丝毫不怀疑他所说的真实性。 若当真如此,那么8万两一门,就太物超所值了。 就不必把炮固定在炮台之上,哪里打仗,就能拉到哪里,战略意义极大。 只可惜,现在见不到样炮。 “下趟回来,可一定要把那炮,一同拉回来。” “不知仁兄想要多少门炮?我下趟就拉回来多少。” “哎,此事为兄也拿不了主意,火炮一事,非同小可,还需上报朝廷才能定夺,只要那炮,与贤弟所说无二,尽管多多运回来就好,想来,朝廷哪怕砸锅卖铁,也要置办一两百门。”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对了,小弟听闻,洋人正在打苦兀岛的主意,此事是真是假?” 他一小小水师提督,还远做不到,防区外打仗,第一时间就能收到消息。 何况大毛现在还没有进攻那里。 “哦?有这种事?贤弟从何处听说?” “从洋人那里听来的消息。” 苏禄一开始还有点担心,会不会派自己这个水师出征。 转念一想,就那几条破帆船,怎么去远洋跟洋人打仗啊? 苦兀岛原本就没有多少人,全岛600余户,被朝廷视作包袱,每年只从岛上收取部分貂皮做税收,却要补贴高额的生活物资。 洋人真想打,也只能割让出去,根本不会劳师远征。 “贤弟有何打算?” “不瞒仁兄,小弟生来最喜欢打猎,听说苦兀岛上猎物众多,最适合捕渔打猎了,如果仁兄何时方便方,还望能代小弟问上一问,小弟愿用50门新式火炮,换取那座岛,反正被洋人夺去,怪可惜的,拿来换50门炮,既能提升一下实力,还能肥水不流外人田,何乐不为?” 啥意思?他是说,他不怕洋人进攻那座岛? “贤弟就不担心,被洋人劫掠吗?” “他得能打过我才行,否则谁劫谁,还是未知数。” 卧槽,此人究竟有多强大的实力?能说出这么嚣张的话? 由此可见,他不但拥有超强的军力,还有着无与伦比的财力,能买下许多新炮,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由此引申出一个新的大问题,他会不会如洋人那般,觊觎大清这片土地? 转念一想,这不是自己这种小卡拉米该考虑的问题。 唯今之计,借用他这条人脉,立功升官,才是正事。 “为兄定然就苦兀岛一事,上奉朝廷,贤弟尽管等我好消息。” “那就有劳仁兄了,事若不成,也不必强求,天下猎场千千万,不行我到大洋彼岸买猎场也可以。” 就不信一块即将丢掉的土地,50门炮换不来,那可是400万两银子啊。喜欢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