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刚到近前要夸两句李和识相的话,就被李和大耳刮子扇到了地上,疼的哼哼唧唧。
“你长的这么丑,想的倒是挺美”。
旁边的人都哄人笑了。
“走了”,李和拿好行李,招呼老四就走,他包里有五六万现金呢,万一警察来了见着了,他也说不清了,简直是没事找事。
当事人走了,这事才算散场。
两个人坐上县城的汽车,下来汽车的时候,饿的腿肚子都打转了。
就先在车站门口,一人买了俩烤红薯,边走边啃。
还是照例先去了李隆他们的废品站。
“三哥,三哥”,老四一到路口就开始扯着嗓门喊了起来,开学至今没有家,止不住的都是想念,心里都抑制不住的兴奋起来。
出来招呼的却是段梅,端个喂鸡的食盆很是惊喜的说道,“你俩咋今天来了,阿娘早上还说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下打量着小姑子,打扮的比城里姑娘还像城里姑娘,具体哪里变了也是说不出来。
收废品的场地上又搭了好两间小瓦房,还有一排的鸡笼猪圈,外面还有不少鸡在到处跑,门槛上还有一条狗在龇牙咧嘴。
李和笑着道,“你们把这当家了啊”。
“可不是当家了吗,天天来跑也不算事”,屋里比较乱,段梅也没把他们招呼进屋,搬了个小板凳房门口,倒了两杯水放在椅子上,继而问道,“午饭吃了吗?没吃我去弄,锅碗瓢盆都有,吃的也有”。
“不用,等会家吃晚饭了”,李和吃了点红薯已经顶过饿劲了,“老三他们呢?”。
“一会就来,给刘老四修屋顶去了”。
“你们真的不在一起做了?”,他们分开单干,李和在电报里也是听李隆说过了,此时只是想再确定一下。
“分了,搅合在一起,总不是事。你说都在一起做的,我跟大壮媳妇过来忙得脚不沾地的,他老四宝贝他媳妇,这不让沾那不让碰的,好像真是祖宗供着了。倒是也没少分一分钱”,段梅说的噼里啪啦,看来也是有怨气。
老四道,“嫂子,你跟壮子媳妇不忙活就是了,他们三个男人又不是忙不开”。
“不忙怎么办,靠他们三个怎么行,平常忙得连口热饭都吃不上。我还不是心疼你哥,要不鬼来遭罪。你看分开了吧,他老四媳妇也不娇贵了,忙得比咱还凶呢,现在都挺肚子显怀了,也顾不得休息,一心钻钱眼子了。你看看,你看看,这人吧。分开好,分开了我跟壮子媳妇还利索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和心里早就有谱,也符合他预期,他也巴不得分开的好,亲戚朋友合伙的生意未必就是好生意,没有规章制度,多干少干,总有一个人会咬牙。
他原本的目的就是为了锻炼老三,既然锻炼的目的达到了,他反而并不怎么关心生意的结果。做生意的第一要素是效率,麻烦在于,与人合伙做生意的人恰恰是不懂生意的人。
懂生意的人根本就不会与人合伙,因为他们懂得创业时合伙的危害性,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就是最浅显的道理。
“老四媳妇怀孕了?”。
“怀了三个多月吧”,段梅见大伯子侧重点跟她不在一条线上,说的也就有点索然无味了。
散伙这件事情上,谁也怪不上,不说三个男人的问题,就是光三个女人在各自男人身边吹枕头风,推波助澜,唯恐天下不乱、怕自家吃亏,也早晚吹散了。
这件事老四已经做的很实诚了,散伙是大壮点出的话,刘老四也附应了,李隆也同意了,最后分家的时候,刘老四只是拿来了本金和分红,剩下的场地和拖拉机都是让给了大壮和李隆两个人,他另起炉灶了。
李和也找不出刘老四的不是,更是说不出什么瘪子话,这刘老四做的仁义地道。
大壮和李隆俩来了,李隆开着手扶拖拉机,大壮坐站在车座边,离多远就看见了李和,拉开嗓门大笑。
李和见到俩人欣慰的一笑,都是壮实了,也是更加的黝黑了,常年在田间地头让他们变成了十足的庄稼人,但也有了一股生意人的狡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和还是开着拖拉机了家,大壮主动留下,让李隆夫妻也就跟着去了。
家两天,王玉兰又在李和婚事问题上,絮絮叨叨,“不能城里姑娘瞧不上你吧?”。
王玉兰第一次对儿子的优秀产生了怀疑,这都多大了,还没在城里混上个媳妇!
她隐隐也听人说过,城里的姑娘傲气着呢,眼睛都在脑袋上呢,瞧不上泥腿子的。
“我还不大,着急什么”,李和没办法只能应付。
“还不大啊,你都是26了!李辉跟你一般大,孩子都三年级了”,王玉兰对李和的婚事想不起来还好,一想起来就浑身感觉是刺,“既然城里姑娘瞧不上你,咱从家里找一个,能过日子就行”。
她见儿子这态度,越发肯定儿子定是受城里姑娘犊子气,遭了打击,只是不好意思跟她说罢了。要不然正是火力旺的时候,怎么会不想找个暖被窝子的,还会说不着急这种话。
“我肯定给你找一个媳妇,你甭操心行不”。
“你去年也说过这话,大前年也说过。咱就在家里找个也识字的,跟你也有话说的”。
“我保证行不,明年,明年一定给你带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要糊弄俺到什么时候啊”,王玉兰说着说着,又抬高了嗓门,“你说俺想抱个孙子咋就这么难呢,本想着你端着公家饭碗有多好,结果到好,这么大了,还是个寡条”。
她大概是暗恨那城里姑娘吧,俺儿子这多好的啊,你们瞧不上,让他光棍着,这是多大的委屈。
《想看本书最新章节的书友们,百度搜索一下uc书盟,或手机访问》
|【啃书虎】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李和不想听她唠叨这些,只能是尽量躲着她。
李家出来了两个大学生,还是都在首都上大学,着实在方圆十里地出了名。
不要说在本村,就是王玉兰回娘家河湾那边,都是晓得她俩个孩子是出息的,人家都要高看她一眼。王玉兰以前这低眉顺眼的性子都是高昂了不少,逢人说话的嗓门也亮了起来。
李和考上大学以后,有人开玩笑说这李家的风水好,玩笑总共是玩笑,没人认真,可是自从老四也考上大学,就没人当这是玩笑话了,不是风水好,凭着他李兆坤那熊样哪里能积德攒上两个大学生!
将来家里是两个妥妥的铁饭碗啊!
吃公家饭的人方圆十里地都数不出一巴掌,何况李家一个家里出两个!
本村的算命瞎子就趁机赶上潮流,大说特说李家当初请他做了穴卯山酉向的穴地,葬李二和的太爷爷,太奶奶夫妇,葬后家族必大发云云,并讲此穴地还三元不败之地呢,一个坟墓发三代,四代,五代。
算命瞎子并不是真的瞎子,只是算命的一般都喜欢闭眼皱眉掐指,长久大家都喊他瞎子了,他开发出了坟地选址套餐,找他选墓地赠送算卦,大说选好一块地,必发…
为了增加可信度,他还把李兆坤给拉上了,让李兆坤出来现身说法,约好一单生意对半分。
李兆坤在家闲的发慌,觉得这生意可做,既可以吹牛受人敬仰又可以赚钱,不干才是傻子呢。
他现在拿儿子吹牛形成了一套说辞,说的次数多了,已经倒背如流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人去找李福成证实事情真假,李福成气呼呼的道,“瞎卵扯淡,我爹过世的时候,他张瞎子还穿着开裆裤呢,给我家选哪门子的坟!”。
不过还是没人信李福成的话,觉得怕自家抢他家的风头呢,众好不如独好。
也有确实是不信的,还拿李兆明、李兆辉兄弟俩开涮,风水都被引到老大家了,你兄弟俩啥都没捞着。
张瞎子的生意越发好了,不但红白喜事要找他排日子,连带还有不少人找他消灾解难,他开出解灾清单,什么捐钱、调风水、画符、找狗儿当替身、找桃树当红娘等等。
而且嘴巴又能说,能把人说的不信也变成信了,他只不过文辞粗俗易懂,说白了就是两头堵的白话烂诗。
门前两棵树,门口对茅房,小儿命不长。十字交叉口,早晚出少亡。宅高八面敞,扁担挑不响。宅低雨水积,正财旺又旺。果真是真假合参,合辙押韵而又通俗易懂。
李和大早上的见李兆坤又要出门,赶忙把他堵住。
“能不能别去了?你说人家将来要是不灵验不是找咱麻烦吗?”。
“老子不去,你给老子钱啊”,李兆坤很是不耐烦的问道。
李和真真的无奈,打不得骂不得,问道,“张瞎子给你多少?”。
“一天怎么也能分我七八块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给你二百,别去了”,李和抓了一把钱给李兆坤,他以前不敢给李兆坤钱是担心他乱跑,现在这一年发现大概是年龄大了,在家也安稳住了,给钱也是无所谓了,但是还是不敢给多。
“嘿嘿,那我就接了,儿子孝顺的嘛”,李兆坤左右看看没人,一把就抄到了口袋里,万一给王玉兰看见,说不定就要吵架。
李和见他转身要走,“你不是说不去了嘛”。
李兆坤拍拍口袋,“我去试试手气”。
“说好了,不准去了”,李和见他是去打牌的,也就不拦着了。
他对农村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真是没撤,要说他不信,他重生这事就没法解释,他宅子里的菩萨像还是让他擦的蹭亮。
要说他信,他本身就是个受过正规教育的人,是个坚定的唯物论者,要让他真心实意的去相信是很难的。
再说中国历史太长了,信过的都发现不靠谱,所以还是靠自己吧。
而一些老娘们呢,就比较喜欢这些,李和记得王玉兰在他高考那年还给他灌过香炉灰,据说是从庙会上求来的。嘴巴在他头上,李和有权力可以选择不喝。
不喝?
不喝,老娘先哭给你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后说些不孝顺不听话之类的名头。
然后再死给你看。
李和为了息事宁人,不得不捏着鼻子喝了。反正也喝不死人,碳酸钾也大补啊!
就连老四高考的时候都被王玉兰逼着灌了一大碗香炉灰。
所以李和在想,要说王玉兰没原则也是不对的,这就是她的原则。
平常看着都挺正常的一个亲妈,一在神神叨叨的事情上,立马就换了一个人,不准大不敬的,讲究的还特多。
王玉兰敬鬼神还有一个原则,就是不花钱,让她花钱的各路菩萨她是一个都不伺候的。
也不能说是愚昧,别看都不怎么识字,可居家过日子的老娘们哪个肚子没有小算盘,而且大多是贼精贼精的。
当然更不能说只有农村人这么干,城里人也不少干,只要是中国人都脱不了这干系。
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也都是半信半疑的,指望她们全信就难了,她们信这些,目的性比较强,带有功利性,哪天脑子一抽,感觉不灵验了,说扔就扔,说骂就骂。
王玉兰给老四和李和喝香炉灰,不就是希望他俩能考上学吗,甚至现在还想着考上大学也有她香炉灰的功劳。如果两个都没考上,说不准就开始骂了,以后再也不信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农村人朴实,李和更想仰天大笑了,别以为苦出身就朴实,长得拧巴就不花心了。
人啊,挺复杂的。
“二哥”。
“燕子,你怎么不跟老四在屋里玩了”,李和笑着问道,这李燕是他堂妹,是三叔李兆辉家的大丫头,年龄也就比老四小两岁。
燕子靠在墙角,低头摆弄着衣角,脚底在地上来回摩擦,然后才道,“哥,你说我还能复读吗?”。
“复读?什么复读?”。
“我高中没考上”,燕子很不好的意思的说道。
“你初三都毕业了?”,李和很是惊诧的问道,又一个因为他而改变人生轨迹的人,燕子上辈子可是连初中都没上的。
包括李冬去当兵这样的事情,也是他回来才知道的,他又不知不觉的影响了周边的人,李冬上辈子又何曾去当过兵。
“恩,毕业了,没考上”。
“那你想继续读吗,想继续读就读是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爹不乐意了,她说要给我找婆家”。
李和皱皱眉头,“你才多大,三叔着急啥子要给你找婆家”。
“翻过年就十七了”。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uc书盟,或者直接访问网站
|【啃书虎】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你是不想嫁人还是真的想读书?”,李和问道,如果真的想复读,初中一毕业那会就应该要求的,这初三的上学期都过了,怎么才想着复读。
“我想复读,更不想嫁人。四姐都没嫁人,你不也没结婚吗”,燕子还是低着头说道。
李和笑笑,他跟这个堂妹关系其实一般,甚至回来都很少说话,毕竟还是有年龄上的差距,她后来也是嫁到了上坝村,日子也是一般,只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
“那你想读书,怎么不跟你阿爹说?”。
“我说了,他说考不上就是没福气,再复读也就是白糟蹋钱,给我找了个粮站上班的,非要让我开亲”。
又是粮站的人!
李和都要骂了,张婉婷要换亲的是粮站的,怎么现在轮到自己堂妹,也是粮站的,简直两辈子跟这个单位有仇。
“你觉得复读有希望吗?你这都离学校半年了”。
“我在家也看书呢,没离过书”。
李和揉揉她脑袋,“那你跟阿爷说过吗?”。
他不知道他奶年轻时候长啥样,反正这李家一溜排的丫头就都是长的不错的,条道水灵,中看。
至于男孩子大多就磕碜多了,从他开始到李冬,都是随了李福成那长相,就没一个耐看的,跟帅气是沾不上边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阿奶说念那么多没用,早晚要嫁人的”,李燕觉着说了老太太的坏话,也有点不好意思。
哎,李和对这老太太也是无语,当初老四要念书的时候,这老太太就开始嘟囔了,女孩子识几个字就可以了,不大乐意孙女读书的。
至于孙子就不一样了,孙子是要有大出息的,必须要好好读书的,这种想法是没有道理的,好像是出自骨子里的本能一样,天经地义的。
李和每次去那里吃饭,好吃的菜都是往他碗里去,不管孙女当面,弄的很尴尬。
不要说孙女,老太太对亲闺女李兆云都是一样,有好处的都是紧着儿子,哪里会顾闺女。
所以李兆云和王玉兰是一个样子的,心里对娘家有怨气,可毕竟是娘家,该顾着还是照样顾着。
老话有出人头地,这个人是指“男人”,不是“女人”。
“我去帮你说吧,你等着消息吧”,李和真的也不好不管。
李燕高高兴兴地走了,她知道这个二哥在家里说话还是有分量的,家长要教训孩子,都拿他做例子,早就成了别人家眼里的孩子。
而且她能上初中,大概是因为老四李冰能上学,她爹妈起了攀比的心思,她考上了初中,也就让她继续上了,她只恨自己不争气没考上高中,她爹妈就对她失望了,不愿意继续惯着她了。
刚好眼下又一门有脸面的亲事,索性就不准她继续复读了,找个有端公家饭碗的女婿比有一个高中毕业的闺女体面多了。
“你别都往怀里揽,不然你三叔以为你多能个了呢”,王玉兰在拐角躲着听呢,明显不乐意儿子多管闲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知道了,心里有数”。
李和应付了王玉兰几句,就去找李福成。
他老娘说的对,真不能直接去找李兆辉。李兆辉还会怪他呢,多读了点书,吃了两年公家饭就逞能,管的这么宽。
老太太见大孙子来了,皱纹都笑的散开了,一个劲的嘘寒问暖,大孙子长脸面,不喜欢才叫怪呢。
“奶,我想吃你擀的面筋了,你整一个呗”。
老太太对大孙子的要求自然是没有不允的,更能凸显她老太太的价值。
李和把老太太哄走,才跟李福成说李燕的事,“这才多大就要开亲了,还是个粮站的?”。
李福成对男女没有那么大的偏见,大差不差都是差不多,接过李和手里的烟才道,“你家这两年风光,你三叔还不是跟着沾了点光,他每个黄鳝季都在公社桥头收黄鳝,都知道是你叔,家里有个姑娘有个儿子,一人传一句,不就有心人想着做亲了吗,有什么稀奇”。
“我就是个老师,他们跟三叔开亲也没好处啊”。
李福成笑着道,“架不住你爹能吹啊,天天跟张瞎子后面胡扯八扯,说你住着多大的宅子,一个月赚着多少钱,雇着几个保姆,还说跟哪个领导称兄道弟,有鼻子有眼,我都被诈唬的一愣一愣的,何况外人”。
李和张张嘴,他真的想掐死这亲爹算了!
“胡说呢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燕子真的还想着上学?”。
“那不想,还能找我,我也不好跟三叔说”,李和又从口袋掏了200块,递给李福成,“就说这钱你出就是了”。
总归就是钱的问题,李兆辉两口子还是舍不得把钱花闺女身上
“你这孩子厚道,他们有你一成就不错了。不要了,自己留着花吧,你自己都是光棍一条呢,想这想那呢干嘛。钱我有,这两年你也没少给钱,燕子的钱我给,你不用管了”。
这个“他们”自然是指代的李兆坤三兄弟。
“那退亲好退吗,人家还能同意吗?”。
“只是见了面,门头都没开呢,没事。再说,你这是一个人回来的,也没你爹说的那些又是轿车又是司机啥的,人家还不熄了心思,又没傻的,人家哪里能找上乡里丫头”,李福成很是老辣的说道。
李和一听这样说,心里就觉得安稳了。
老太太的面筋做了一大锅,李和不吃也得吃了,还得装作特别喜欢吃的样子,吃了三大碗,自作孽啊!
回到家的时候,家里乱糟糟的吵作一团。
老四老五姐妹俩杠上了,正院子里互相拽着胳膊,谁也不相让。
老五这一年个子疯长,也是十三岁了,认为与老四有了一拼之力,再也不肯吃亏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四更是有苦说不出,遇到叛逆时期的老五,这个姐也只是空有虚名,想出手又不敢真出手,她都二十了,老五肯定不是她对手,不出手吧,一不注意老五就露出了洁白的虎牙。
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
李和从来就不会和李隆打架,因为他想打了,李隆根本还不上手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uc书盟,或者直接访问网站
|【啃书虎】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兄弟姐妹间打架的原因也无法说出个一二三四,无非就是看对方不顺眼了,脚前跟碰上脚后跟,非要玩命的较劲.
但是往往都是大的吃亏,为什么呢,因为大的会让着点,下手有分寸,可小点的未必就有分寸了,得了机会就要下死手。
眼下老四和老五就是这状况,一个有心让,一个拼命要怼对方。
李和进了院子,王玉兰在院子里洗菜,对姐妹俩打架好像也习惯了,只是说了句,“都松手啊”。
结果没有一个松开的,她也就索性不管了。
李和也没吱声,蹲门口抽烟了。
随便她俩折腾吧,闹玩了两个人照样晚上挤一个床,好的跟一个人似得。
老四道,“你松手”。
老五死死的拽着老四的袄袖子就是不松手,个子比老四矮了一截,踢又踢不到,就用指甲抠她的手,然后就开始飙脏话了,李家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
“我妈就是你妈,我奶就是你奶,你骂谁呢”,老四着急了。
“骂你,就是骂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四狠了,把她的手腕使劲掰开,一下子给她推倒了在地上。
老五躺地上懵了一下,一下子爬起来,左瞧又瞧,见靠在墙根上的火钳子,跑过去一把抓了起来,就要冲老四过去。
李和吓了一跳,慌忙过去从后腰搂住老五,“出息了啊你,火钳子打人是闹着玩的吗”。
“谁让她打我”,老五的火钳子又朝身后的李和晃过去。
李和抓住她手腕,夺了火钳子,立马就变了脸,提着后脖子,“真皮痒了是吧,这几天没管你,是不是当我好说话了”。
老五这样子被悬在半空,又哭开了,“你们就是偏心”。
“行,想跟你四姐一样是吧?”,李和把她松开,“那简单啊,你四姐上初一的时候是一个星期四块钱,你现在一个星期是十块钱,那你想一样,以后也就四块钱了,行不行”。
老五响亮的叫道,“那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了?”,李和反问道。
老五道,“反正就是不一样”。
李和道,“我看都一样,以后就给你按照一周四块了,省的你四姐再说偏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