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火灵道友,都是称职的师父,那丹药仅对初入仙道之人有奇效,神仙吃了,便是豆,称不上稀奇。”
碧云说着,随手一抛,便丢过去三瓶十五粒纯阳筑基丹。
“令徒躯壳异气,乃是天生,与胡雷相比,病灶更深,选一处清气充沛,且无异气之地,初时一日一粒,服食三粒之后,放缓进境,改成十日一粒,再食三粒之后,改成一月一粒,待十五粒丹丸都吞入腹中炼化,煞气也就消散了。”
余元挥袖将丹药接去,拿出一瓶打开,发觉无半点丹香,定睛一看,瞧见药气凝成龙虎之势,知晓药力内敛,玄妙无穷,暗暗惊异。
“素闻宁道友剑术、遁法双绝,又有一手不俗丹法,那时还半信半疑,今日亲眼得见,才知世间真有全才。”
余元得了丹药,知晓徒弟修行关隘将破,心情愉悦,不吝赞美之词,说罢,继续带碧云往前行去,过了悬空石桥,到了另一处洞穴。
“这却非我有什么过人之处,全仗前辈高人妙法,不过是照搬照炼罢了。”
碧云清楚自己斤两,要是没有道书,就算有改命之心,也难在十余内成就仙身,更别说什么炼出一手剑术、丹法了。
余元见碧云甚是谦逊,又将对他的评价提高了几分。
“本以为是无数元会以来,那类昙一现的散修天才,如今看来,其人大道成就,未必逊色玄门嫡传,兴许又是一个陆压……”
余元暗暗思忖,脚步也渐渐加快,到了一处火行元气格外纯粹的洞穴。
只见丹炉悬空,被真火裹挟,火舌贴在铸有八卦、龙凤纹案的炉壁上,肆意吞吐。
天遁镜映照之下,却见炉中丹丸,非止蕴含星斗光华、金行之气,还有种种阴煞阳煞。
碧云看出那丹丸玄妙,日精月华从天生出,阴煞阳煞由地养就,合天罡地煞,吞入腹中,种种异气相互磋磨,渐渐便能将肉身、体魄锻成金铁一般。
封神世界,混元大罗教主之下,仅有三人炼就所谓金刚不坏之身,分别是杨戬、袁洪、以及余元。
其中,前两人练的都是玄门秘传八九玄功,那是对根性要求极其严苛的一部功诀。
余元并没有练玄功,却不惧神兵利刃,自然是有独门秘术。
不过,说是金刚不坏,也就是能抵御寻常法宝、兵刃,譬如化血神刀、斩仙飞刀、钉头七箭书之类,依旧无法用肉身抗衡。
碧云心念起伏,一时想到紫府道书中的种种记载,炼罡煞成丹,打磨出金刚不坏之身的法门,与蜀山一些旁门之法有些类似,却更加玄奥。
封神重五行、肉身,蜀山重阴阳、元神,阐截两教有金刚不坏法门,乙休、邓隐之流,也有不死之身。
当然,与那金刚不坏之体相似,不死之身,也非万劫不灭,只是将元婴炼到某种高深境界,纵然躯壳受损,再重的伤势都能复原,要是实在治不好,还能用元婴做真身,行走世间,继续修行。
“这是我以碧游丹法做根基,结合吾师秘传攒聚日精月华、星斗光彩之法,另辟蹊径创出的一种丹药,对淬炼肉身颇有裨益。
我那徒儿暂时无福消受,道友服食几瓶却无妨,那时,纵难达金刚不坏境界,寻常兵刃却无法着伤。”
余元说着,祭出一个玉瓶,收了二十四粒丹丸,转身相赠。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