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一顿饭的功夫后,郭氏带着回春堂的章大夫回到了自家院子。 “劳烦大夫给仔细看上一看,我家元宝到底是何病症,为何会咳嗽得如此厉害?” 郭氏满脸担心。 而章大夫在看到刘元宝咳嗽的架势时,也是眉头微皱,从药童拎着的箱子里翻出轻纱,挂在自己的脸上,更拿了布条放在刘元宝的手腕上,这才开始搭脉。 一看大夫这个架势,唐妈妈顿时心头一惊,趁着郭氏不注意,急忙出了房屋,再次到了院子。 到了院子之后,便赶紧从院子里面的水缸打上一盆水,洗洗手。 忙活完之后,更是站到了院子门口的位置,探着脑袋,只等着看最终的结果。 很快,唐妈妈听到了屋子里面传来的哭声,紧接着是郭氏的喊声,“大夫,就算是我求求你,救救我儿子吧。” 而后,唐妈妈便看到了章大夫从屋子里出来。 逃也似的。 一边走一边道,“见谅在下医术不精,病人已是药石无医,再无任何治愈之可能,还是尽早安排后事吧。” 说罢,急匆匆地离开。 因为走的过于匆忙,连走的时候撞到了唐妈妈都没有做任何反应。 看这个状况,那刘元宝是不成了? “大夫怎么说?”唐妈妈询问,但脚步却犹豫着不敢上前。 郭氏眼泪止不住地往下落,哽咽道,“大夫说是肺痨,治不好了……” 果真是肺痨? 唐妈妈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但也庆幸她方才并不曾靠近地过于厉害。 “事情既已至此,郭妈妈你也别太伤心了,不如听大夫的,尽早安排一下后事。” 唐妈妈道,“二夫人那边,我去说上一声,你这几天也不必来院子里面当差了,先好好照看元宝吧。” “二夫人那边还有许多事情要忙,我也就先告辞了,郭妈妈你节哀……” 说罢,唐妈妈便快步离去。 直到走远之后,唐妈妈还能听到院子里面传来的郭妈妈的哭声。 悲切凄厉。 唐妈妈叹了口气。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确是十分残忍之事。 但话又说了回来,这人活在世上,不就是一个接一个残忍的事情吗? 唐妈妈回到宋家之后,先回到自己的住处,洗了个澡,换了身衣裳,又用艾草好好熏了熏,这才敢去见方氏。 二老爷今日歇在了书房,并不在方氏处,方氏正在摆弄一盆开的极盛的茶花。 见唐妈妈进来,且带着满身的艾草味,微微皱眉,“状况不大好?” “夫人明鉴。”唐妈妈福了一福,“请了回春堂的大夫来瞧的,说是肺痨,药石无医,只能等死。” “幸好,当初刘元宝刚刚有些咳嗽的时候,二夫人便一片仁心,允了那刘元宝回家歇息,少爷那里,大约并不会有所牵扯。” “但为求稳妥,老奴这就着人去请个大夫回来,给少爷看上一看,顺便也梳理一下少爷身边跟着伺候的人,以防不测。” 唐妈妈考虑的十分周到。 方氏点了点头,“便按着妈妈所说的去办吧。” 而后又紧皱了眉头,“还真是晦气的很,早知道有这档子事,就不该安排了那刘元宝去少爷院子里头,只在外面做些粗活就是。” “夫人也是仁心,想着刘庄头和郭妈妈两个到底是家中的老人,给他们的儿女安排个好的差事而已。”方妈妈垂首说道。 “是啊。”方氏换上了一副笑意,“本是想着家生的奴才稳妥,我既是他们的主子,自然也要为他们谋划个好的前程。” 只是,在奴才不中用的时候…… 方氏顿了顿,“打发人给郭妈妈送上十两银子吧,这段时间让她不必来院子里头当差,等料理完刘元宝的事情再回来吧。” “是。”唐妈妈应声,“夫人,老奴方才回来的时候,听到底下人议论说老夫人这两天不太舒坦?” “这人上了岁数,不舒坦也是寻常事。”方氏不以为然,“你去问一问,看要不要给老夫人请个大夫看看。” 唐妈妈没有立刻应声,而是看向方氏,“夫人,三夫人那边似乎已经去老夫人那边了,若是夫人这边只派了老奴去,会不会显得……” 对老夫人不够重视? 方氏正在修剪花枝的手顿时一顿,愠怒爬上脸颊,片刻后,将手中的剪刀放到了桌子上头,“这三房,竟还是不死心?” “三房从来都是面上看着柔顺听话,可老奴总觉得,那两口子,怎么都不是省油的灯。” 唐妈妈低声道,“尤其是三夫人,素来也不用张罗管家这样繁琐的事情,落得一身轻松,平日大把闲暇的时间,不是陪着老夫人用膳,就是陪着老夫人焚香礼佛,要么便是带着自家的哥儿姐儿的,在老夫人跟前玩闹。” “老夫人上了年岁,最是喜欢这种含饴弄孙,清闲中又热闹的日子,难免会对三夫人多喜爱几分。” “若是这般下去,老奴害怕……” “怕什么?”方氏不以为然,“她再如何讨老夫人欢心,老三却是一个扶不上墙的,老夫人虽然上了年纪,却还没有糊涂,不会想着把家业交到三房的手上。” “无外乎便是老夫人高兴了,从自己的私房里面,拿上些东西,随手给了三房罢了。” “这跟随手给猫儿狗儿一根骨头似的,为的是让猫儿狗儿多陪着她玩一玩罢了。” “这个道理,我们懂得,老夫人自己更懂得,大约唯有老三两口子看不懂,还以为往后有可能呢!” 方氏对三房夫妇完全不屑一顾,“不必理会这两个跳梁小丑,待会儿你去的时候,只跟老夫人说,我身子不适,早早歇下了,待好一些了,再向老夫人请安。” “是。”唐妈妈应声。 待出了门后,让底下小丫鬟带上方氏院子里头的小厨房做的牛乳绿豆糕,往老夫人的院子而去。 此时,老夫人正坐躺在塌上,旁边的三夫人柳氏,正端了一碗汤羹,亲自喂老夫人食用。 更是笑道,“知道母亲喜欢喝莲子羹,儿媳特地亲手剥的莲子,为母亲熬煮了汤羹。”喜欢我在古代种田招婿斗宅门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我在古代种田招婿斗宅门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