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哉,妙哉!” 刘辩直视下方的诸葛孔明,面露微笑,拍手称赞。 “孔明计谋无双,虽居于学宫,却能知晓天下大势,朕甚是佩服!” “还有这夜观天象的能力,当真能够看透万里之外的事物!?” 这个能力不可谓不逆天! 那以后只要自己御驾亲征亦或是发生国战这样的大事,只需让军师诸葛亮夜观天象。 便可看透敌方的破绽,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计策,即可无往不利。 诸葛亮拱手回道,“陛下谬赞了,学生确有夜观天象之力,然想要实施条件万分苛刻,唯有天时地利人和之际,方可施行。” “而且夜观天象之力不仅学生能够拥有,其他智谋妖孽之辈亦可学会,若遇到天赋胜过我的,还不知谁胜谁负呢!” 原来想要夜观天象还有限制条件,怪不得史书中的诸葛亮并非天下无敌。 五次北伐,输多胜少,被另一位妖孽之子司马懿拿捏的死死的! 不过即便如此,诸葛亮也是整个大汉数一数二的谋士了。 他不仅智谋无双,能够出谋划策,而且内政无敌,擅长治理国家,堪称全才! 得此一人,胜过百万雄师! 念及此处,刘辩心情激动不已,举杯邀请众人共饮。 抹了抹嘴角处的水泽,刘辩接着问道:“方才孔明还提到了开辟商路一事,不知有何见解?” 说到开辟商路,不得不提此举的必要性了。 如今大汉境内商品种类丰富,数量庞杂,丝绸、瓷器、玉器等特色商品在国内已经是供过于求的状态。 若能远销海外,则能为大汉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助力大汉经济的快速发展。 孔明不愧为内政“专家”,一出山便要为大汉赚取钱财,作为治理天下的基石。 诸葛亮白皙的面庞上露出一抹笑意,他手中羽扇微微扇动,面前桌案上摆放着的茶杯白雾缭绕。 随着羽扇摇动,茶雾也随之缭绕,幻化出一片滚滚黄沙卷动的画面。 黄沙弥漫之地,几声驼铃声响起,定睛望去,确是一支商队骑乘着憨厚可掬的骆驼行走在西域荒漠之上。 “陛下可重组西域商队,重启张骞旧道!” “一来可将大汉的丝绸、青瓷等物换成金银物;二来可彰显大汉国威,引得万邦来朝!” 诸葛亮嘹亮的声音在殿内散开,引得众人皆低头沉思不语。 “可张骞旧道此前为西漠三十六国叛乱所破坏,那条道路如今危机四伏,又许久未去探索,贸然行动恐怕太过危险。” 蔡邕捋着长须,皱眉沉声道。 “先生所言极是,学生亦是这么想的,可先派使者再走一道,若张骞旧道可通行,陛下便可不费周折再次启动这条旧道。” “况且学生此前夜观天象,看到了西域之地,危机较之前弱了不少,可以复行。” “好!” 上首的刘辩发话了,重重点头。 重启张骞旧道,他此前也不是没有想过,但每次都被其他事情所耽搁。 加之此前北边异族强敌环绕,不敢贸然轻举妄动,故而屡屡打消复行张骞旧道这个念头。 如今北方异族已被大汉强军击溃,逼得远走他乡,成为大汉疆土的一部分。 倒是没有了这个后顾之忧,也无需再担忧商队遭遇异族突袭,损失惨重。 是时候重新启动陆上丝绸之路这个“暴富计划”了。 “朕早有此意,只是奈何未寻到良机,如今强敌已灭,朕再无后顾之忧。” 诸葛亮看着野心勃勃的刘辩,心中暗暗点头。 从善如流,方为人主。 羽扇再次晃动,弥漫黄沙的幻境缓缓消散,化作一片汪洋大海,海面上几艘巨大海船正乘风破浪,一路南下! 海船之上人影攒动,密密麻麻的货物堆积在甲板之上…… “这是……” “陛下,陆上丝路终究路途遥远,大费周章,虽有收益,但不能将收益最大化。” “何不另外再开辟一条海上丝路!?” “学生听闻大汉南下往西行,有一国度,名为身毒(古印度),此国内物产资源丰富,有象牙、珍珠、香料等大汉未曾盛产的其他物产。” “如今大汉又有海船这等利器,何不派遣使者前往身毒等海外国度寻找商贸合作国。” “这……朕只能感叹孔明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能无所不通啊!” 刘辩欣然大笑道。 海上丝绸之路,他也早有规划。 远的去不了,近一点的东南亚难不成还去不了嘛! 顺便再让商队带回来一些身毒异域美女…… 当然,最重要的是身毒的香料、珍珠十分丰富,可以将这些特产卖给达官显贵,赚取贸易差价。 若能同时运营好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不敢相信届时国库将会有多么的丰盈。 只要国库里面满满当当的,刘辩根本无惧与任何国家开战! 无论是持久战还是闪电战!!!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因此,这两条商路的成与败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事关大汉未来的经济血脉! “孔明之言,让朕醍醐灌顶!” “陛下言重了,以陛下之才,想必早就想到了这些,学生只不过多提了一嘴。” 诸葛亮谦虚回答。 “这商路一事,不知孔明可有推荐的人选?” 想法有了,计划也有了,那就涉及到具体实施的事儿了。 此事设计颇多,需心思缜密、精通外语、聪慧机敏之人方能胜任。 诸葛亮沉思片刻后,方拱手回答道:“陛下若是放心,不如将此事交给我、士元、元直三人吧!” 哈!? 让这三位顶尖谋臣去干这外交的事儿? 而且这活儿挺危险的。 刘辩不放心让这三位天才去干这么危险的活儿。 “这……此事虽干系甚大,但危险程度太高……” 刘辩望向三人,意有所指。 见天子犹豫,始终一言不发的徐庶拱手回道, “陛下且宽心,学生不才,也从小习武傍身。” “陛下,学生也可以提前预知危险,不必担心。” 这时,诸葛亮亦是补充回道。 正因为此事极为重要,他才毛遂自荐。 若能干成此事,大汉国力将会与日俱增,他和二位好友也能因此晋升。 这也是彰显他们能力的投名状。 “还有一事,陛下,学生想通过此事探查中州各国……” 诸葛亮临近尾声时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 中州,是一个很陌生但也很熟悉的名词。 陌生在大汉这么多年来并未对除东荒大陆之外的各个大州探索,因此十分陌生。 甚至连具体有哪些大国都不知晓,更不知晓各国的具体实力强弱。 熟悉则是最近几年,因中州大秦而让刘辩逐渐将目光放在了其余大州之上。 刘辩不是没有探索过其他大州,但终究因为路途太过遥远,得力人手数量不够等各方面原因进度缓慢。 但如果能够开辟商路,商贩之人最擅长打听消息。 通过此路,可助大汉了解东荒之外的诸事。 滋事甚大,不容有失! “这……好吧!” 刘辩略微思索,终究还是同意了下来。喜欢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