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庆,有三个节日最为重要。 第一个便是正旦日,俗称的春节。 第二个是冬至日。 第三个,就是万寿节,又称万寿圣节,也就是庆皇的生日。 开朝之时,庆皇忙着打仗,并没有过万寿节。 直到开朝十三年,李山长上书,庆皇觉得江山基本稳定了,也该庆祝庆祝了。 再加上民心如此。 才开始过这万寿节。 只不过庆皇定下了四不,即是不受献,不赋诗,不赐酺,不斋醮。 前两个好理解,第四个是不向神佛祷告,只保留最基本的祭天。 凌晨代庆皇祭天的官员,现在还在低着头打着摆子昏昏欲睡。 至于不赐酺,意思则是不许聚饮。 这跟秦汉之人,三人之上不得聚饮的禁令有关。 因为三人之上聚饮,很容易出现乱子。 后来一些重要节日,皇帝为了彰显恩典,便出现了赐酺这种说法。 多在一些重要节日,会出现特设的赐酺三日,赐酺五日。 也就是说,这三日,或者五日内。 可以聚众喝酒。 民间少有放开后,一般也会聚集,感谢天恩,然后一堆人聚在一起喝酒。 至于到了前朝时。 宴会众多,赐酺这基本玩坏了,皇帝有点喜事儿就赐酺。 可以说。 皇帝的威严,以及诸多的威严制度。 在前朝时,便已经被玩坏了。 就跟泰山封禅一样。 只不过今日庆皇六十大寿,秦标安排的一切,办的喜庆。 最为重要的。 是一家团聚。 随着鞭响,有太监高声唱道。 “跪!” 呼啦啦的,一群官员便再度跪拜下去,整齐有序。 秦风站在高处,眼睁睁的瞧着这一幕。 早晨来的时,跪着算是请安,毕竟今日庆皇大寿之际。 但百官朝跪,兄弟五人却不需要跪。 因为他们也是这些官员的君王。 “拜。” 随着又一声响起。 百官齐唱。 “恭送圣上!” “再拜!” “恭送圣上!” “山呼!” “恭送圣上!” 一连三声,庆皇早已离开了御座回去了。 甚至趁着众臣子低头之时,还向秦标秦风等招了招手。 意思很明显。 一起走。 “走。” 秦标更是低声招呼了声,兄弟四人跟着秦标,就跟着去了殿后的门。 即便出了奉天殿,后方仍旧能听到百官恭送的声音。 秦标忍不住道。 “被恭送的感觉怎么样?能聚集这么多官员的次数可不多。” 秦风忍不住掏了掏耳朵。 “震得耳朵有点痒,喊的是真卖力。” “不卖力不行,十多个监察御史盯着呢,若谁没大声喊,被监察御史发现了,那监察御史的政绩可就来了。” 秦标哈哈笑着。 “不过大胜在即,百官对父皇的感情应当也是发自内心的,是父皇,让汉人们再次强盛起来,凌驾于四海之上。” “昔日的汉人身上的屈辱,当今也彻底被洗刷。” “如此,这群人如何能不敬畏父皇呢。” 闲聊着,几人也来到了庆皇的身边。 “你们兄弟嘀咕什么呢?” 庆皇一边往銮舆处走着,一边问着。 秦标拱手。 “在赞颂父皇的功德。” 庆皇听得相当意外。 “老大什么时候,也学会百官谄媚的这一套了,咱都不适应了。” 庆皇虽然这般说着,但看的出来。 秦标这谄媚的话,听得庆皇是当真开心。 其实令人最开心的事儿。 不是当面夸。 而是背后里夸,然后被正主不小心听到了。 只不过对于庆皇来说,儿子的夸赞认同,反而是更令他开心的,特别赞颂他的还是秦标。 这个他寄予了多年厚望的长子。 “儿臣真心实意之言,父皇在兄弟们心中,素来仰止如望山岳。” “行了行了,你再说下去,朕都不好意思了。” 庆皇笑得更开心了,转头又望向了秦风。 “老六饿了没?” 在庆皇的印象里。 他总是觉得秦风会饿。 这也是根深蒂固的印象,因为庆皇年轻时,就总饿肚子,也总怕吃不饱饭。 他年轻时吃饭,哪怕成了吴王,成了皇帝,吃饭时仍旧跟饿死鬼投胎一样,猛猛的吃。 直到多年之后,上了年纪了,饭量下来了,这才好些。 故此庆皇觉得秦风与他最像,当年辽地悲惨之时,应该是挨过饿,所以才会这般的能吃。 庆皇也总怕秦风饿到。 而且在每次见秦风时,都会提前让人准备些吃的。 “父皇这么说,儿臣还当真饿了,儿臣觉得自己就能吃三桌。” 庆皇大笑不已。 “那怕是不成,御膳房那边刻意准备了八百多道菜,朕都未曾如此豪奢过,这也是你母后刻意安排的。 秦标听此,更是忍不住笑着插话道。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今这宫中,更是称这为辽王全席,只有辽王来了,宫中才会如此豪奢,筹备这么多的饭菜。” 秦风忍不住揉了揉肚皮。 “八百多道,儿臣怕是也吃不完。” 庆皇却不在意。 “要的就是老六你吃撑了,如此最好。” 言谈间,父子六人也上了抬舆。 因为这身庄重无比的衣服还穿着,锦衣玉带,怕是得有十多斤重。 秦风倒是还好,秦标带这个重量久了,会成为极大的负担。 而这…… 穿的还不是龙袍。 据说秦标新绣的龙袍,远比庆皇豪奢多了。 庆皇当年龙袍,用的只是南方的材料。 而如今,皇宫中四海珍宝应有尽有,甚至连美洲的物产都有一些。 秦标的龙袍,也将是有史以来最为华贵的。 而龙袍上的金色。 可都是黄金拉成了细丝,编制而成。 会有多重,自然不言而喻。 父子六人坐着抬舆,队伍拉的极长,倒也不便于交流。 庆皇更是摸着崭新的抬舆,万分感慨。 “朕那抬舆都用了二十多年,没想到过个大寿,都置办了新的。” 庆皇为此万分感慨。 “朕节俭了一辈子,如今倒也借了儿子们的光,东西都是老大命人做的,珍宝大多都是老六出的,上面也有老二老三送来的一些好物件。” “至于老五……” “听说是老五监的工,也行,老五这小子没有在这上面偷工减料。” ……喜欢无敌六王爷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无敌六王爷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